初中语文教学“过渡性”新定位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性”,即学生成长过渡性,教学内容的过渡性,要求我们客观认识初中教学,重新定位初中教学,从教师个人素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生活关注等方方面面出发,用新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过渡性;新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我们更加关注教育活动主体——学生。中学时期作为青少年成长成熟的过渡期,是青少年综合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定型和二次改造的关键时期。语文是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学习开始,接触的所有科目中最为基础的学科。优质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还能在学生三观、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形成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立足于中学“过渡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
  一、从初中学生“过渡期”重新定位语文教学
  如上所言,初中作为学生人生发展的过渡阶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学生没有完全成熟但又并非完全幼稚的這一时期,其心理经历叠加式、反复式、辩证式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心理特性。在多重心理特性的影响下,中学生易面临执行与叛逆,接受与辩驳,独立与依赖的多重矛盾抉择,若是疏导不当,容易造成自我封闭,甚至极端厌世叛逆的思想。面对这样的现状,中学语文教师应理所应当地承担起教学相长,关爱学生的重任。这一重任如何在课堂中得以解决呢?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变革语文教学:
  (一)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细致观察学生的思绪注意力变化。理解学生对自由轻松课堂氛围的渴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等。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是新型师生关系中必备内容。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变语文课堂为文学交流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课堂气氛活跃化,学生学习主体化。
  二、在“两重过渡性”中定位初中语文教学
  (一)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升初”的过渡
  无论从教材还是从课堂内容上看,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小学语文的内容基础,知识浅显,相对简单容易得多;而初中语文知识点涵盖层面较为广泛,教材内容思维跳跃变化幅度大,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比鲜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时间充足,教学内容主要是语文基础知识,知识点的吸收方式以记忆为主;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时间紧张,那些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的课堂活动由全面记忆转变为重点记忆,并且增加了抽象思维、情感融入等形式。
  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对正处于学业、人生过渡期的中学生而言,可能会很难适应,对学习成长都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立足两重过渡性重新定位初中语文教学有深刻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既有紧密联系又保持相对独立性的教学整体,其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理论知识,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等多个模块。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不同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理论模块教学中,延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全面记忆,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对于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等其他需要学生积极思考,理解感悟的模块,则需要积极引导,传授方式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初中语文教学是“初升高”的过渡
  初中既然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过渡期,也就意味着学生完成初中学业后还要面临更复杂、难度更大、范围更广的高中语文学习。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要求学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越来越难的学习,中学语文教师更应当注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循序渐进,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缓慢而牢固的纠正。一步一步地改正学生身上残留的不适应初中学习的小学学习方式。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有些教师对于刚刚小升初的学生要求过高,甚至潜意识里希望学生具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这无疑是不切实际揠苗助长的表现。正确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课程中,进行适当的课前铺垫,课中思考和课后消化,引领学生形成自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健康地提高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开发。缺乏兴趣的学习行为只是任务式学习,不仅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长久如此,也会让学习本身失去趣味,甚至成为学生恐惧厌恶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常见的小组问答、情景剧、课本剧排练等新型教学方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提高教师个人修养和魅力。一个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和他所教授课程的成绩是成正比的,教师本身受学生喜爱,爱屋及乌,从而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自主学习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目的之一。只有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积极思考;课堂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课后复习,完善对课文的理解等,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才能帮助学生在充分吸收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积极提问的好习惯,为学生日后更长时间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过渡性”,即学生成长过渡性,教学内容的过渡性,要求我们客观认识初中教学,重新定位初中教学,从教师个人素质,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生活关注等方方面面出发,用新型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兴趣。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需要兴趣,需要情感投入,需要我们老师的用心思考,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学习习惯、心理和能力,借助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流程的实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的认同和愿意参与、提高的情感,从而愿学、乐学和会学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学习情感;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典诗词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么做才能使初中古典诗词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
【摘要】只有创设引导契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才能让学生把这种创造性极强的精神劳动当作一种乐趣,进而去积极主动地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引导契机;写作热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活动,需要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表达的热情。而浓厚的刺激,正是一种良性的
文章通过对十洞地区的岩洞寨(黎平县)与九洞地区小黄寨(从江县)的鼓楼大歌的构成、竞技原则、竞歌实况、唱法、音乐形态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以探索侗族大歌在表演中如何获得生命活力
<正> 新编中学物理甲种本和乙种本中,都增加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学生实验。实验时要用到导电纸,且用量很多。但大多数学校并未配备。有些杂志介绍了一些土法制造导电
【摘要】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出现课堂上热闹非凡却收效甚微、语文课被上成其他课、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化且越发不受重视等现象。语文教学中语文因素的逐漸迷失、语文味变得越来越淡,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有对新教改的误读、对考试制度的迷失等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集体备课来确定语文因素、给学生更多的原始阅读时间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够较好的让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因素;语文味  
<正> (一) 1.初中物理第一册55页中说道:“在物理学中,更常用的说法是飞机的速度是600千米每小时,因为飞机飞行的速度既与时间有关,又与路程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用上路程和
<正> (一) 《物理教师》杂志编辑部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受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委托。于1985年4月21日至4月26日,在安徽省马鞍山联合召开了“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教师必备的技艺。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地运用、总结、反思,唯有如此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革新气息,使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但从平时的校际公开课上来看,笔者发现仍有很多老师对教学中的相关提问没有潜心地研究,疲于应
【摘要】作文教学中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老师对写作教学缺乏定位思考。写作是什么?写作教学的目的何在?我认为写作是应该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一、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大力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三、尽力加强写作的重视程度;四、全力打造教学的系统规划。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