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道德家(四)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三十一 张骞 张骞(?—前114),西汉武帝时首通西域的使节。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公元前138年,以郎应募出使大月氏,欲相约共攻匈奴。途中为匈奴俘虏。匈奴“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后寻机西走大宛,经康居入大月氏。大月氏不愿与匈奴为敌,未能缔约,张骞又至大夏。留岁余,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后,乘匈奴内乱得脱,于公元前126年归汉。“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公元前123年,张骞从卫青出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张骞建议武帝联结被匈奴赶出故土的乌孙,
其他文献
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目标不仅是将其打造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也要将其打造成中国主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因此,基于网络
<正> 道德比喻,以自然美比喻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是自然审美观与再现自然美的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美、善融合一体,可称伦理美学的一个具体内容。我国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擅长运用道德比喻。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以傲霜挺雪的
<正> 正义的思想起源于原始人报复的渴望和平等的感情。这种思想虽然不同于私有制社会建立在财产私有基础上的正义与非正义。但也完全是当时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原始人的平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氏族内部的平等,一是同外部落、氏族之间的平等;任何违反平等的行为则被看成是非正义的。如果这种行为的后果严重,则产生了报复心理,这种报复应当被看成是完全正义的。氏族内部的平等是维护氏族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表现英
<正> 一个青年沾染了种种不良恶习,应该怎么办?从日本作家鹤见祐辅的《拜伦传》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拜伦出身于贵族之家,二十四岁时就以出众的才华登上了文坛的高峰。由于受当时贵族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沾染了贵族子弟豪华放荡、纵情声色的恶习。这给当时英国贵族社会找到了迫害拜伦的口实,终于使这位文坛奇才在婚姻破
<正> 山东省伦理学研究会于1983年1月14日在济南召开理事会议。会议就如何开创山东省伦理学工作新局面进行了认真讨论。会议简要回顾了1982年的工作。在党的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在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宣传、普及和研究工作中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如编写出版了《职业道德浅谈》一书,印行20万册;在报刊上共发表伦理学论文30余篇;在许多单位作演讲、报告;烟台、泰安、淄博等地市相继成立了伦理学小组。会议对1983年的工作和长远规划作了初步安排。
创卫是什么?是捡起一张废纸的弯腰;创卫是什么?是关紧滴水龙头的旋转;创卫是什么?是增添一抹绿意的爱心;创卫是什么?是家庭禁烟总动员的责任.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和妈妈
【正】 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不少学科正在认真开展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研究材料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问题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七十年代至今“
<正> 今天,我谈的题目是漫谈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方法。我考虑得也很不成熟。中国伦理学史有几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分几个小题目,就是: 一、学术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想写好一本中国伦理学史,应该注意达到的,一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二是资料与观点的统一;三是阶级分析与理论分析的结合。现在分别谈一谈。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要倡议,在回应世界深刻变革发展的同时,也回应了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口因素、资源因素和社会结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了“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更高要求。围绕新的发展目标,景德镇市只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