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媒体语境下的危机意识与强国之路

来源 :中国外资·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年来,“美国衰落论”使得美国人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不时警醒,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传媒行业的价值不单体现在引领舆论怀揣对理想世界的憧憬,还应使公众意识到现实社会存在的潜在危机与缺陷,才能让一个国家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危机意识 媒体导向 社会舆论 美国衰落论 中国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似戏谑,实则不然。媒体行业的舆论导向作用不应只体现在引导舆论怀揣对理想世界的憧憬,还应使公众关注到现实社会存在的潜在危机与缺陷,才能让一个国家的未来“不骨感”。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叫做“鲶鱼效应”,说的是曾经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于是有人尝试在沙丁鱼群中放入一条鲶鱼,情况立即得到改观,沙丁鱼的成活率也大大提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鲶鱼在到一个陌生环境后就会十分不安、四处乱游,这对于一群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危险信号,于是沙丁鱼也出于紧张开始加速的游动。这样沙丁鱼就不再缺氧,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大大降低了。其实在现代社会中也正需要这样能起到“鲶鱼”作用的媒体导向,时刻关注社会变化,使得一个国家保持生机。
  以做好莱坞大片式的“美国梦”著称于世的美国人,偶尔也能做几场“美国衰落”的噩梦,这使得美国人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不时警醒,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在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60多年里,“美国衰落论”一直在世界主流舆论中从未消失,据统计还出现过高达8次的高潮期,分别是:朝鲜战争后,苏联人造卫星升空后,越南战争后,20世纪70年代滞胀后,苏联扩张和日本大国崛起后,冷战结束后,“9·11事件”后以及金融危机后,而一次次提出“美国衰落论”的正是美国人自己。每当遇到内政外交等阶段性危机,就会引发一场美国是否衰落的大辩论。政府在辩论中更理性的分析国情,力争做到高瞻远瞩。这一曲曲“衰落歌”作用不亚于“振魂曲”,“美国衰落论”并未唱衰美国,而是一次又一次的为美国政府和公众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凝聚力。正是美国人的忧患意识,使其能理想很丰满,现实仍如是。
  反观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风险与机遇并存。在我们“自强”、“求富”的中国梦正做得热火朝天之时,却曾把发展的基础——“资源”全然不顾的抛在脑后。危机意识的淡漠必然导致“一碗冷水”浇面而来。
  曾几何时,我们以地大物博自诩;曾几何时,我们毫无顾忌的挥霍着不可再生资源。仿佛突然之间,地不再大、物不再博,像一场从天而降的困境,人们惊慌,从“地大物博”到“地小物薄”,不过弹指几十年。现实的“骨感”让我们懊悔当初的没有远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千年前《资治通鉴》里的谆谆教诲终于又占据了主流舆论。拥有危机意识,是确立了一条走向未来的道路;拥有危机意识,是选择节约才能避免一场资源枯竭以致再无发展机遇的梦魇。
  200多年前,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直接给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的经济学定义。也许是因为真的经历过现实的“骨感”,亲身领略过饿殍满地的凄凉,切身尝试过食不裹腹的苦不堪言。在驾驭土地财富方面,我们的危机意识则彰显的淋漓尽致。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孩童时期的启蒙书便开始宣传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在房价高涨不落的趋势中,国家依旧死守耕地资源。粮食危机虽未波及中国,但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庞大的人口基数依然引起我们的警觉。2008年春夏之交的干旱灾害就是教训;乌克兰危机推动国际粮价暴涨,有关国家限制和减少粮食出口就是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现阶段食用油行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高、国内企业缺乏定价权就是亟待谨慎解决的问题。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说:“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条红线不仅是生命线,更是一道紧箍咒,提醒我们未雨绸缪,科学应对,才能让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不是危险。如若没有这种危机意识,媒体引导舆论空喊“家家奔小康”,共建和谐社会,我们不过是用理想喂饱了自己的大脑,却无法用现实填饱自己的肚子。
  没有梦想的民族便没有未来,但只做美梦的民族却难以清醒。媒体身兼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重任,当然不能将中国现状妄自菲薄的一无是处,但更不能妄自尊大,理想化的认为一好百好。在我们高唱“走向复兴” 凯歌的时候,理智、谦虚更弥足珍贵。危机意识——哪怕以一种矫枉过正的方式,我们仍要刻刻不懈怠,让未来丰满起来。
  参考文献:
  [1]王瑞平、庞中英:《否认“美国衰落”: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新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6月20日
  [2]于新東、牛少凤、艾思宇:《关于当前全球经济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启示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2月11日
  [3]李承红:《重温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界有关“美国衰落论”的争论——兼及当下的“美国衰落论”》《当代亚太》2011年2月20日
  (责任编辑:李科鑫)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刘振国)记者2月17日从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获悉:2015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启动1个多月来,全国已有28个省份印发通知或工作方案,对卫片执法工作进行较为
近年来,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实施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老油田持续发展的新路子。3月的北京午后,虽然依然春寒料峭,但阳光很好,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两会”召开之际
世界范围内正在酝酿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升级。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努力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将其作为
期刊
妥善处理减排与发展的关系rn“气候变化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只能在发展中正确应对和不断推进.”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阐述的观点.
一、景区水环境的基本特征rn1.湖泊型景区生态系统rn岳阳市是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的所在地,景区与城市高度融合,难以分割.翻开岳阳市域版图,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
阐述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建立起经营管理应用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经营管理全过程的自动化,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而且可以应用电
大庆油田经过46年的开采,已进入高含水期,即从油井里产出100吨液体,只有5吨是油或更少.生产难度越来越大,产油成本越来越高,而产量逐年遗减.面对这种形势,大庆油田提出了精细
在过去的一年中,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作为一个包袱重、压力大的老企业,实现了产值和销售收入双高。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2011年,南京化学工业公
0引言  人的身体有很多腺体,它们具有分泌,平衡,抑制作用起到人体的各器官,组织中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调节,如果在内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这些腺体的内在调节功能出现紊乱最终在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