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伦理行为的“近墨者黑”效应——道德推脱的中介过程与个体特质的作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认识非伦理行为"近墨者黑"效应的发生机制,分别检验了该效应形成的中介过程与个体特质(道德认同和内部控制点)的调节作用。来自308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他人实施非伦理行为时,焦点个体会产生较强的道德推脱,进而导致其实施类似的行为。个体的道德认同和内部控制点会负向调节他人非伦理行为与焦点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关系。具体而言,当焦点个体的道德认同较高,或内部控制点较强时,他人非伦理行为对其实施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会减弱。
其他文献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与液化改性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LMDI)的反应动力学,计算了相应体系的反应活化能.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60 ℃时HTPB与LM
合成了对二溴甲基苯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双官能团引发剂,以对二溴甲基苯/溴化亚铜/联吡啶(摩尔比 1/2/4)为引发体系,进行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酯和非极性单体苯乙烯及不同的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