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孙女叶晴晴:学霸变身音乐人

来源 :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颇具音乐天赋的留美精英
  今年28岁的叶晴晴出生在北京。她聪明活泼,从小就具备音乐天赋。13岁时,考虑到作为大家族的后代在国内成长永远有人照顾,虽然不用担心没饭吃,却难保将来能够靠自己做人做事,叶晴晴的父母决定把女儿送出去读高中,让她在海外开始普通人的独立生活。
  虽然当时叶晴晴有点想不通,但时间不长就明白了父母当初的苦心。她说,在美国读书的日子对她有很大的启发。在中国,像她这样的后代是在前辈的庇护下长大的,外人因为尊敬你的家人,自然而然,对你格外照顾,这往往令人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在美国,没人认识我,我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样生活,什么都靠自己。”那段时间,令她真正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跟人相处,知道很多事不是必然的,而要靠自己努力争取。
  叶晴晴在高中时就进入了美国一所学校的合唱团,课余时间还自己写歌:“我没有学过什么乐理,写歌作曲就是凭感觉,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后来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西北大学,主修心理学。在此期间,叶晴晴参加了无伴奏合唱团,不仅获得过音乐比赛冠军,还曾被邀请到新加坡等地进行表演。她给妈妈和暗恋的男生写过歌,还给自己得了忧郁症的朋友写过歌:“我希望他们都能快乐。”彼时的她从未想过要将这些歌卖出去,纯粹是直抒胸臆、自娱自乐。
  大学毕业后,原本计划读博士的叶晴晴,后来因种种原因来到香港一家自闭症儿童训练中心做语言治疗师,照顾自闭症儿童。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感到疲惫:“跟孩子们沟通的时候,我们用嗓都很厉害。回到家再唱歌就会觉得很累。”相比学生时代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现在音乐却与她渐行渐远。
  为了给单调的生活加点料,叶晴晴开始把一些弹唱的视频发到网上,“我发现这才是我快乐的来源。相比照顾自闭症儿童,我发现自己可以用音乐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就希望专心做音乐了。”幸运的是,叶晴晴的“转行计划”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们希望我快乐,所以很支持我。”
  一个偶然的机会,叶晴晴结识了和自己同岁的香港女孩Kendy。2011年初,刚刚从英国回来的Kendy第一次见到叶晴晴,“觉得她很善良很清纯,像仙女一样,弹琴唱歌的时候超有魅力。”相比叶晴晴的“仙”,Kendy则多多少少有些像假小子。
  叶晴晴记得,当时在香港一间排练厅里相见时,Kendy穿着一身运动装就来了,进门就问“昨晚有没有看球赛啊?”当时,两个姑娘也没想多远,就是弹着吉他唱着歌,合音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经交谈得知,相比自己的随性,Kendy的音乐之路就相对“任性”一些。她15岁就开始自学吉他弹唱,课余时间会去咖啡厅和酒吧驻唱,伦敦的地铁车站也曾经留下她的身影。大学毕业后,Kendy接受过短期的音乐教育,从写歌唱歌,再到吉他和乐理。在此期间,Kendy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创作,没想到第一次写歌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首名叫《呼吸需要》的歌曲最后成为了电影《志明与春娇》的主题曲,由杨千嬅演唱。
  Kendy告诉叶晴晴,这次的成功给了她很大的勇气,也让她觉得为什么不能勇敢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有段时间,Kendy从事的是金融工作,每天需要面对繁杂的表格和数字,非常枯燥。于是她就做了一个很任性的决定,放弃工作从英国回到香港,于是碰到了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
  Kendy说,父母一开始不太同意,但她是一个爱玩的人,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有青春就可以放肆!对方的直率,逗得叶晴晴不由哈哈大笑。
  曾拒绝“好声音”和马年春晚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叶晴晴和Kendy发现彼此的音乐风格和性格越发有默契,在一起“很舒服”,所以自2011年夏天起,她们就决定组成一个女声组合。
  第一次把组合的视频放到网上去,两人在注册账号的时候犯了难,“想了很多名字都觉得怪怪的,很别扭。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就用自己的名字吧。” Robynn是叶晴晴的英文名,为了保持低调,她专门给这个组合起了个名字:Robynn
其他文献
伊恩·厄舍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银行家,年收入达两百多万美元,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游艇和豪华别墅,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8年,伊恩卖掉了自己的私人飞机、游艇和豪华别墅,辞去了堪培拉银行总裁的职务。  伊恩的惊人之举令许多人大惑不解,他的生活可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啊,他居然说放弃就放弃了。  面对人们的困惑,伊恩解释:“在许多人眼里,我是一个成功人士,拥有体面的工作,优越的生活,可这
我和老公相识于四年前。四年来,相濡以沫,同甘苦共患难,感情极好。他83年出生,家是农村的,家庭条件苦,共有姐弟三人。我84年出生,家是城市的,独女,条件较好。我和他相识两年后领了证,因为父母反对,是瞒着我父母结的婚,只在他家办了酒(酒席的费用是我出的,他们家收的份子钱我一分也没见着),至今我的亲戚朋友还都不知道我与他的事。  知道他家穷,我没要婆家一分钱,坚信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会好起来的。婚后,我们
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战场上的一场惨烈的阻击战中,20多岁的他永远地失去了双手,下肢从小腿以下都被截去,他变成了一个“肉骨碌”,住进了荣军院。  看到自己变为处处需要别人照顾的“废人”,他心情极为沮丧。绝望的他几次企图自杀,都没成功——那时,他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  后来,在别人的讲述中、在影视作品中,他认识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海伦·凯勒、吴运铎等一些中外钢铁战士,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永不屈服的坚
@世界500强生存法则:【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1.主动积极(个人愿景的原则);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5.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Pasorina:一个苦者对禅师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禅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放不下的。”苦者说
一盘棋的胜利,容不得任何的猥琐,像爱情,更像人生。    第十一张图纸    助手拿过来图纸的时候,海明并没有抱多大希望。眼睛依旧停留在他的棋盘上。  可是,他只瞟了一眼,只一眼,就被击中了,似乎是在遥远的地方,又似乎在眼前,那么熟悉的样子。淳朴的田园设计,一下子就让他想到了,那个暖心暖肺的小山村。  海明抬头问助手,这是谁的作品。  助手小宋说,这是一个叫“蓝色记忆”设计室的作品,公司不大,但看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网上说,娶老婆一定要看她在淘宝上的等级是几颗星,那种钻石级别的打死也不能娶。看到这个说法时,我已经和钻石级别的林代代打得水深火热。而且,沉浸在恋爱中的男人对眼里独一无二的女人的缺点基本处于屏蔽状态。  何况,人家林代代总能出手惊人。碰到朋友穿着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衣服,对比价格,我的竟然便宜好几百。朋友羡慕道,还是你老婆好,实在是个省钱高手,经济达人啊!  这样的事情多了,我
有位年轻的女博友问我:老公其他方面都还可以,就是经济方面特别小气,平时只给她一点生活费,家里的日常开销他也不出,俩人为此发生不少争吵,可是吵吵闹闹也没能让老公改变多少,如果离婚的话,孩子又很小,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首先,抠门不算品质问题,如果因为丈夫抠门就想到离婚,可能把问题想得过于严重了,而且也太草率,并非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有一点,我觉得她想到离婚的原因,表面看上去像是因为丈夫太小气,实际
她父亲的眼神,让我感到害怕  苏娅是我在此前供职的那家外贸公司认识的。因为同在一个部门,又出奇得投缘,所以当我后来决定辞职离开、另谋高就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了几乎无话不谈的闺密。  苏娅的家在外地,我和父母亲同住。于是有了什么心事,譬如和男友生气了、不想听爸妈的唠叨了等等,我都会去她那儿住上一晚。两个人喝着红酒,直到聊得山穷水尽,才会在半醉中睡去。  这样难得的友情,一直顺风顺水地向前走着,或者花香
上个月后半段,小刘工作显得心不在焉,偶尔还能听到小声叹息。有人猜测他可能遇到了什么烦心的事儿,但又不太可能,因为小刘一直是个大大咧咧的爽快小伙子。我想问问他,但又不便直接开口,便叫另一个小伙子帮着问问,结果小刘言辞闪烁,说只是遇到了点小事。  月末的时候小刘居然自己跑来找我,想利用午饭时间跟我说点事儿。他请我去了外面一家很小的饭店,点了两份午餐,说了两件事情:他知道我开着博客,想跟我说说他眼下比较
生活中有些爱情长跑多年最终却遗憾地以分手告终,这不免让人唏嘘。但这还真不是个案。虽然也有爱情长跑七八年还顺当结婚的案例,但确实有不少情侣在同居四五年之后就告别分手的。于是,婚恋专家常告诫人们说,恋爱时间不宜太短(时间短了不足以互相了解),但也不宜太长(时间长了则容易失去结婚的动力)。  与女友开始同居生活之后,男人会真切地感受到同居比单身生活美妙、轻松多了。男人不像女人那样善于沟通,这使得他们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