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德烈斯断层系北段的地震活动和热构造

来源 :地震地质译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在过去几十年间,已经认识到地震活动模式与岩石圈热构造的关系。在大洋岩石圈,这种关系已良好地作了定量,且发震带深度为700—800℃等温线(Wiens 和 Stein,1983),而大陆岩石圈中的这种情况更加复杂。显著的岩性变化导致流变不均一性,可以表现为复杂的地震活动模式。非均一性主要是分层的,并且地壳和上地幔热构造与物质成分分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地震活动最大深度和观察到深度分布的变化。
其他文献
引言断层泥或断层角砾岩是在浅部断层带中由剪切力引起的脆性破坏所产生的无粘结力的碎裂岩(Sibson,1977)。它存在于很多天然断层带中,部分断层泥与断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粗糙表面的相互作用有关。有人认为断层形成的力学特征可能反映在天然断层泥的细部形态
期刊
大多数地震因脆性破裂和原有断层摩擦滑动发生在地表下数十公里范围内。然而,约占总数20%的地震发生在很大的深处(达680km),那里的高压制止了常规的断层活动。在高压下岩石会流动,而不会破裂,因而似乎不可能发生深震。在20年代发现深源地震之后,很快就认识到这种矛盾,此后一直未解决。
期刊
在加尔姆预报试验场,研究了局部形变、地表倾斜和地下水水位变化,目的是制订预报破坏性地震的方法。这些调查过程中包括取得连续的观测序列,追索试验场各种参数随时间和地区的变化,研究异常效应,并依据所得时间序列的综合解释结果阐明了观测方法和各测点可对比的规律性异常——地震前兆。
期刊
这简直就象智力测验一样以疑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给出数字序列24、20、21、12和32,下一个数字是多少?如果下个数字至少为27,那么如何改变你的答案呢?在缺乏任何可以继续确切回答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容易地想象出许多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数值法到泊松统计法。的确,已经试用了许多途径来预测下一个数,因为这个特殊序列是以年计的时间间隔
期刊
一、背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最初由原美国国家科学院主席佛兰克·普雷斯(Frank Press)于1984年在旧金山召开的第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开幕式上代表大约1500余位地震工程学家首先提出来。他说: "我愿借此机会向你们提出《国际减灾十年》的建议。这一特别提案号召所有的国家共同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后果,使全世界更好地组织起来以减轻所承受的苦难。这是一个多么
期刊
暂时定为奥陶系-志留系的地壳的地震反射模式沿着纽芬兰阿巴拉契亚山脉走向出现。利用不对称挤压系统的沙箱模型,产生了类似的断层模式,倾向相反、逐渐扩大的剪切带被局限于基本波速不连续面之上。反射波模式可能是由于力学上相似的作用产生的,其应力不连续面是由陆-陆碰撞时地幔甚至下地壳的挤离和下冲造成的。相似的震波反射模式也出现在阿巴拉契亚-加里东褶皱带其他地方以及新、老挤压造山带中,这说明导致地壳不对称变形的
期刊
大地震后总是跟随着余震。但大余震本身可能增加破坏性,其发生决不是系统的。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13年期间的震源参数数据组和震源测定结果,及由一个宽频带地震台记录所推算的相应震级M_s值,我们根据主震的断层活动机制,表示大震序列的特性,即逆断层(1),正断层(2)和走滑断层(3)三种机制,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我们指出,线性回归曲线的斜率logM_o=f(M_s),在机制(1)比机制(3)的大。结
期刊
地幔热对流是地球内部的最重要动力作用。本文利用两种不同的途径来提供和分析有关上地幔横向温度变化的信息。一方面,大洋中脊上喷出的玄武岩中主元素化学特征直接受其下的地幔温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可利用震波速度研究结果来绘制全球规模的横向温度变化图(低的震波速度相当于高的地幔温度)。这里我们首次试图通过研究大洋中脊玄武岩化学成分和上地幔剪切波速,把这两种途径联系起来。我们发现,玄武岩化学成分与深度100-
期刊
一般认为浅源地震是由切割地表的断层运动产生的,但近年来几次大震在某种意义上归因于隐伏的冲断层。这种断层的运动导致了地表褶皱的形成,而褶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深部断层的几何形状,这往往在地震危险性评价中考虑进去。本文的目的是利用野外观测的公里级褶皱形式,对位于安达卢西亚山脉东部地区较复杂的地质结构的深部断层运动进行复原。了解地表变形的大致年龄,根据所计算的深部位错值,已可初步估算出断层滑动速率和两个可
期刊
在东喜马拉雅主边界冲断层上进行了两次微震测量。测到微震活动的时间及空间变化。震源的垂直剖面显示出冲断层以南的壳下地震深度为80公里。综合震源机制表明这个地区的走向滑动机制解或横向构造与概念构造模型不一致。喜马拉雅地震活动有趣的方式之一是地壳地震活动的空间模式,但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全部解释至今停留在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全部解释至今停留在喜马拉雅外部的区域性中等震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