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和探讨了测控专业课程体系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需要改革的方向,阐述了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理念与原则,着重就构建基于学习结果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群、课程教学作内容、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说明。
[关 键 词] 学习结果;课程体系;课程群;改革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0-0038-02
一、序言
基于学习结果的课程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项目课程可用于文化基础课教学,学习领域一般特指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早在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订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我国很多的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寻求一种使用于各专业市场人才要求的培养模式,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理念与原则
开发基于学习结果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认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于学习结果的课程开发,按照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内容最为合适,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
因此,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理念与原则是:以项目为导向的培养理念,教学计划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形成以“一级项目+二级项目+若干三级项目”的个人及团队项目设计为导向的教学计划。以项目的具体实施为主线贯穿专业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推理、分析的工程实践能力。如图所示(见下页)。
三、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是体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课程即工作,课程即项目”的基本理念。
(一)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笔者所带领的专业小组通过和企业专家合作,进行了一体化教学的设计。通过企业调研和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专家访谈,得出典型工作任务,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领域。具体目标形成过程如下:
1.目标: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培养的那些特质。
2.课程计划:分解细化培养目标,形成各课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
要求)。
3.专业培养标准: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逐步建立课程体系、明确具体课程、形成课程群模块。
4.教学方法: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教学。

(二)构建基于培养目标的课程群
根据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总结出该 岗位中的六种典型任务:传感与检测,控制与智能,通信与网络,模型与仿真,执行与驱动,计算与处理。每个任务都有相关的工作内容和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学习工作任务的形成是根据企业岗位中的实际工作内容,按照生产过程的要求,将课程设计成若干个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对应一个实际的工作任务,设有 完成每个任务的能力目标。教师的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课程教学工作内容
根据专家的访谈和企业调研,提炼出多个专业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技能需求都不一样,充分体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社会岗位中已形成了一个专业岗位。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订课程学习目标(预期学习结果)。
具体内容:1.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覆盖知识单元及能力要求;2.明确如何实现毕业要求及专业培养标准的达成。
实施者:任课教师与教研组一起研讨制订。
步骤二:确定实现预期学习结果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及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一般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三级项目;另一个方面是教学策略:讲授、问题引导、项目引导、案例分析(原则: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点的获取以及小部分能力的训练;以项目、实验等环节实现知识应用记忆大部分能力的训练)。
实施者:任课教师与教研组一起研讨制订。
步骤三:确定评价手段及评估方法。
具体内容:作业、小测验考试、教学过程访谈等。
实施者:任课教师。
步骤四:实际学习结果的评估和审核。
具体内容:收集、评估个教学环节实际学习结果,设定评估分值,与预期学习结果对比分析。
实施者:任课教师自评。
(四)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 构建可以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活动,包括如课堂教学、三级项目设计、实验实习。
2.教学方法,包括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项目学习等多种方法。
3.评估,对作业、测试、考试、实验结果、项目学习评估、访谈等学习过程的评估。
四、小结
以学习结果作为行动的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根据市场主流人才需求岗位群的分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带着社会实际问题去分析、去判断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学与用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新的教学体系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罗云.高职统计“工学结合”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经济,2010(1):104-105.
[2]葛云生.《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0(1):75-77.
[关 键 词] 学习结果;课程体系;课程群;改革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0-0038-02
一、序言
基于学习结果的课程是经过整体化的职业分析得到的,项目课程可用于文化基础课教学,学习领域一般特指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早在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订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它具有的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我国很多的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寻求一种使用于各专业市场人才要求的培养模式,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进行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理念与原则
开发基于学习结果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校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认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于学习结果的课程开发,按照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内容最为合适,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
因此,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理念与原则是:以项目为导向的培养理念,教学计划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形成以“一级项目+二级项目+若干三级项目”的个人及团队项目设计为导向的教学计划。以项目的具体实施为主线贯穿专业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推理、分析的工程实践能力。如图所示(见下页)。
三、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习结果的测控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是体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课程即工作,课程即项目”的基本理念。
(一)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笔者所带领的专业小组通过和企业专家合作,进行了一体化教学的设计。通过企业调研和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专家访谈,得出典型工作任务,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领域。具体目标形成过程如下:
1.目标: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培养的那些特质。
2.课程计划:分解细化培养目标,形成各课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明确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
要求)。
3.专业培养标准: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逐步建立课程体系、明确具体课程、形成课程群模块。
4.教学方法: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教学。

(二)构建基于培养目标的课程群
根据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总结出该 岗位中的六种典型任务:传感与检测,控制与智能,通信与网络,模型与仿真,执行与驱动,计算与处理。每个任务都有相关的工作内容和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学习工作任务的形成是根据企业岗位中的实际工作内容,按照生产过程的要求,将课程设计成若干个任务,每个学习任务都对应一个实际的工作任务,设有 完成每个任务的能力目标。教师的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课程教学工作内容
根据专家的访谈和企业调研,提炼出多个专业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技能需求都不一样,充分体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社会岗位中已形成了一个专业岗位。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订课程学习目标(预期学习结果)。
具体内容:1.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覆盖知识单元及能力要求;2.明确如何实现毕业要求及专业培养标准的达成。
实施者:任课教师与教研组一起研讨制订。
步骤二:确定实现预期学习结果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及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一般教学活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三级项目;另一个方面是教学策略:讲授、问题引导、项目引导、案例分析(原则: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点的获取以及小部分能力的训练;以项目、实验等环节实现知识应用记忆大部分能力的训练)。
实施者:任课教师与教研组一起研讨制订。
步骤三:确定评价手段及评估方法。
具体内容:作业、小测验考试、教学过程访谈等。
实施者:任课教师。
步骤四:实际学习结果的评估和审核。
具体内容:收集、评估个教学环节实际学习结果,设定评估分值,与预期学习结果对比分析。
实施者:任课教师自评。
(四)构建基于学习结果的评估与持续改进体系 构建可以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活动,包括如课堂教学、三级项目设计、实验实习。
2.教学方法,包括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问题学习、基于项目学习等多种方法。
3.评估,对作业、测试、考试、实验结果、项目学习评估、访谈等学习过程的评估。
四、小结
以学习结果作为行动的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一体化的教学。根据市场主流人才需求岗位群的分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带着社会实际问题去分析、去判断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学与用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种新的教学体系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罗云.高职统计“工学结合”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初探[J].当代经济,2010(1):104-105.
[2]葛云生.《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教论坛,2010(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