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是陌生的,对一切都很好奇,所以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喜欢上数学课,首先就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习数学,所以在小学低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低段 数学教学 良好习惯 培养
  科学家们认为,人一生所学的最主要的东西是老师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老师们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还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性格的发展。而小学低段则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所以从小学低段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现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应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基础。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包括认真看、认真听、认真说、认真想、认真做这五个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坐姿要直,思想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讲话,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对同学的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要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并积极举手发言。最后要认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板书和书上的习题,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上课的开始我要求学生坐姿要直,对坐姿直的孩子进行表扬,低段的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都坐得很直。然后对教学中认真倾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让没有认真倾听和认真倾听的孩子都起来重复同学的发言,这样有比较后,孩子们就知道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把问题回答好,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教学语言要丰富,要儿童化,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如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才愿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很强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也就是对学生的智力教学。所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一生都受益匪浅。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養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要使学生独立思考,就要精心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情景。让学生思考时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回答问题的面要广,问题的难度要照顾好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就必须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学生有敢于提问题的动力,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或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比如,在教学看图写算式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对这个数学问题进行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本”。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客观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启发、设疑、尝试、操作、解惑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我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进行学习。通过学生的自学,找出学习中的难点和不懂的地方,然后教师帮忙解难。低段数学教学,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应用于习题的处理中,先让学生自己去照例子试着做一做,教师检查做的情况,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次,通过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手脑结合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发展思维。
  四、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整理的习惯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所以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的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向学生提出整理的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让学生进行整理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获取更新更多的知识。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小学低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得法,坚持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资源的开放性,课堂的开放性,学习的开放性,实践的开放性,评价的开放性……强调语文教育要从学科独立性、时空封闭性、内容狭隘性转向跨学科、跨领域、跨时空的学习。当今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到了风口浪尖,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呢?本人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将会收到事半
期刊
思維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新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对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当今社会的发展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必要条件  学习兴趣是学
期刊
【背景】  国家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定了“不少于”的底线标准。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而我校(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心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量上质上都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为了能激发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兴趣尤其是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充分利用现有苏教版教材中的与名著相关课文,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可疑点、矛盾点
期刊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线,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主要举措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做好以下三点效果显著。  一、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是学生阅读意识活动的具体反映,也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倾向性的心理表现。  1.创造气氛激发兴趣。通过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影响,研究体育教学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能性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拓展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 促进心理健康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
期刊
摘 要: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教育教学的真谛。作为数学老师,只有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此,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主体性 教学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从之前的“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也从之前的“填鸭式”转变为“引导
期刊
摘 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入手,广泛实施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際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动手操作 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由此可见,通过实验了解物体
期刊
“还剩下几分钟的时间,大家做书上习题的1、2题。”大部分学生立刻翻书动手做题,个别学生好像任务完成似的,笑着“交流”问题。我环视了整个班级,“交流”的同学发现我在看他们,不好意思地停止了,也开始做习题,只有最后一排的一个女生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脸上带着调皮的笑,一只手遮盖着,另一只手快速地写着什么。“一定不是写作业”,我边想边轻轻地走到她的身后,一张小纸条!全班学生突然都转向她,看我如何处置这个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我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一、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