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石窟 藏传佛教前弘期的遗存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孜石窟位于日喀则地区拉孜县拉孜镇的木扎山上,学者认为石窟开凿于藏传佛教前弘期,是西藏现存较少的古代文化遗存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宗教研究价值。
  
  出了拉孜县城,跨过中尼公路,宽阔的农田扑面而来。从县城到拉孜镇11公里的沙土路,都穿行在这片农田之上。雅鲁藏布江在拉孜镇前面拐了一个小弯,慢了下来,与来自萨迦县的冲曲、忙嘎普曲等河流互相纠结,形成了西藏少见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拉孜镇因此成为雅鲁藏布江上游最大的镇。
  春天快到了,勤劳的人们正忙着引水入田,进行冬灌。三五成群的黑颈鹤忙着在农田中觅食,它们对人们的出现并不太介意,我已经靠得很近,才懒洋洋地飞去。正忙着拍摄这可人的高原精灵,一阵狂风夹杂着沙尘向我袭来,打在脸上、手上隐隐作痛。黄尘漫漫,蔽日遮光,对面不见人影。浮尘到处弥漫,空气浑浊,呛鼻迷眼。狂风吹过,身上、脸上、背包外面,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沙尘。连嘴巴,鼻孔里也全是。
  狂风过后,天又蓝得一丝不苟。似乎冬日的下午,从拉孜县去拉孜镇的人们,都要经过几次沙尘暴的洗礼,当地人早已见怪不怪。灰头土脸地到达拉孜镇,身上一拍,尘土飞扬。
  拉孜镇是古时拉孜宗宗政府所在,它东连萨迦县、西南接定日县,西靠昂仁县,北邻谢通门县,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拉孜宗历史悠久,敦煌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中就有关于拉孜的记载。松赞干布曾建有镇边四大寺仲巴江寺,元代时作为萨迦法王子孙拉康喇章第二代大乘法王的统治地,随后的帕莫竹巴、藏巴第司和噶厦政府等历届西藏地方政权,均在此设置了拉孜宗。
  木扎山将拉孜镇与雅鲁藏布江分开。说木扎山为山,还不如说是个巨石。拉孜宗遗址就“长”在这突兀耸立在平原的大石块的上面。它与木扎山结合得如此的严密,只能用“长”在山上来形容的。拉孜藏语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似乎就说明了拉孜宗的这种地势。
  
  “纳浦曲隆”
  当地人叫拉孜石窟为“纳浦曲隆”,开凿在木扎山西南侧的山腰上。在石窟东侧山下,是有着300年历史的拉孜曲德寺。曲德寺是格鲁派寺院,由17世纪的五世达赖喇嘛责成修建,现有规模是于1985年重新修复而成的。拉孜石窟没有专门的文物看管人员,现由曲德寺僧人负责照看。
  掌管匙钥的曲德寺僧人十分好客,请我们喝酥油茶,还分享了他的午餐——军用红烧猪肉罐头煮挂面。因为不懂藏语,向他说明我们想参观拉孜石窟是件痛苦的事。我们口沫横飞、手舞足蹈地解释,他也不解其意,最后拿出拉孜县旅游宣传手册,指着上面拉孜石窟的照片,他才恍然大悟。
  掌管钥匙的僧人在同意去参观拉孜石窟前,兴致勃勃地带领着我们去礼拜曲德寺的各个重要场所:护法神殿、主供释迦牟尼佛祖的大殿、还有四层楼高的强巴佛。从强巴佛殿下面的侧门而出,约五十米就到了木扎山。山下修有“之”字形的台阶路到达拉孜石窟。沙尘暴的积尘与山上风化而掉落的小碎石,让攀爬高海拔陡峭的石阶增加了难度。
  石窟寺的外形,为人工开凿凹进楔形的小切面,小切面上原来筑有房屋现已不存。房后设三级石阶可上宽约半米的甬道,甬道后端为石彻墙面,设有门窗各一道,甬道与墙体都涂成红色,以示神圣。
  门很低,只能弓身而入。虽然僧人打开了窟内的电灯,但是窟内外强烈的光差让人感觉窟内漆黑无比。窟为无中心柱的马蹄形小石室,宽2.65米,深3.5米,高3.2米。上面是长方形藻顶。右壁裸露的岩体上有个空荡荡的方形龛。左壁较平整,曾经用灰泥抹上一层当墙面,现已脱落大半,没有脱落的墙体被熏得漆黑;设有二龛,龛顶皆为拱形,龛内原造像已不存;在靠门的龛内放着一尊只剩躯干的木雕,据僧人说,是原先供奉在石窟内的护法神雕像。只是木雕太残,分辨不出是哪尊护法。正对面的窟壁外,罩着用木头与玻璃窗做成的佛龛,龛前有供桌,上面摆着装满水供水碗、点亮的酥油灯与塞满纸币的黑钵。
  精彩的是佛龛里面高浮雕的佛教密宗“五方佛”。根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石窟内的五方佛造像均袒裸全身,除面部泥金、眼睛嘴巴彩描之外,都不设色;皆坐于仰莲座上,肌肉浑圆而丰满(尤其是主尊毗卢遮那佛),造像风格古朴而庄重。有人虔诚地给它们都戴上现在红铜皮打制的五佛冠与大耳环。这组五方佛都是高浮雕的杰作,如真人贴石壁而座,呼之既出;应是我在西藏看到的最“立体”大石雕。五方佛的背壁,都用蓝色涂成圆形的身光,用黄白绿三色构画出圆形的头光,这也应是新近之作。
  中央为高达1.5米的主佛毗卢遮那佛,双手结智拳印,面容丰满,双目慈悲地直视前方,坐着的仰莲座下方,还雕有两只狮子,可惜被供桌挡住,只能看到狮头一角。主佛上端雕有两尊背向的佛像,右边一尊张口吐舌,左边一尊已残缺。后壁浮雕两根柱,将壁面分成三个区域。两边区域各有佛像两尊,为东西南北四佛。它们高半米到一米间,结不同的手印。从手印上分析,右上方左手持无畏印的应为北方的不空成就佛,右下方左手结触地印的为东方阿閦佛,左上方左手持宝的为南方宝生佛,左下方的佛像前有新塑的莲花生大师挡着,看不清手势,不过应为西方无量光佛。
  
  石窟疑问
  参观完石窟,我们与僧人兵分两路,他回寺院,我们继续往上爬,探访拉孜宗遗址。到遗址的路鲜有人走,又窄又陡,且布满沙石。艰难爬到半山腰,雅鲁藏布江露出它丰厚的肌体。对岸就是曲玛乡,那里有吐蕃时期的昌木钦墓地,据碑文记载,该墓与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有关。正想再往上爬,一阵风裹着沙尘又铺天盖地袭来,似乎要把我吹到天上去,吹得我站立不稳,赶紧找了块大石躲了进去。
  这阵风也彻底打消了我探访拉孜宗遗址的念想。回到山下,在村民指点下,我们来到木扎山北侧的山脚下,那里有个玛尼石墙。清代时雕刻的玛尼石贴在墙上,其中也有毗卢遮那佛。墙中所有佛像都是线刻浅浮雕,雕工完全没有石窟的神韵,精、气、神全不在了,即便这是西藏政教合一最辉煌的时候。
  而拉孜石窟开凿于何时呢?这个问题一直纠缠着我,虽然现在包括各方专家在内,一直未有最后的结论,但石窟几个有意思的细节,还是值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一,五方佛的手印与现今定形的五方佛手印不太一致,拉孜石窟的五方佛似乎处于转变的过程中,其年代应在雅隆人札巴坚赞和印度人达玛达热翻译的《造像度量经》得到的遵循和运用之前,即13世纪之前。
  其二,据传,11世纪比丘嘎耶达热曾在此洞修炼过。若没有石窟,何来修行,所以石窟的始建年代有可能在11世纪之前。
  其三,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西藏,要在坚硬的石头山上开凿石窟,是十分困难的,既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又需众多的能功巧匠才能完成。吐蕃松赞干布的茹雍妃子所建的查拉路甫石窟,“当盐价(涨至)八十(倍)时,每(雕)崖粉一升,其代价即给盐一升……历十三年圆满完成”,可见开凿查拉路甫石窟的艰难,虽拉孜石窟比查拉路甫石窟小,但开凿它也并非易事。
  最后,与拉孜石窟一江之隔的曲玛乡昌木钦墓地,与吐蕃法王赤热巴巾有关。赤热巴巾又称赤祖德赞,他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三位赞普一起,因大力扶持和尊崇佛教,为藏传佛教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史称“三法王”。拉孜镇江塘村的江寺就是松赞干部所修的镇边四大寺的仲巴江寺,拉孜在古代也被称为仲巴拉孜,拉孜石窟是否可能为赤热巴巾时期所开凿呢?
  众所周知,没有直接的证据以及史料的记载,确定石窟寺建造时间等是不现实的,希望今后随着更多文史资料及考古发现,进而确定拉孜石窟的开凿年代。
其他文献
备受争议的人事任命    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常有惊人之举,今年2月中旬,他决定的一项人事变动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任命原联邦税务局局长谢尔久科夫为新任国防部长。舆论将之称为“此次俄政府改组中最具轰动效应的消息”。  之所以该项任命具有轰动性,是因为谢尔久科夫只是早年曾在军队服役过一年半,获俄军预备役中尉军衔,这个军衔也是自1802年俄建立国防部以来所有防长中级别最低的。对此,24日出版的《共青团
应古巴共产党、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厄瓜多尔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和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邀请,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率中共友好代表团于2009年11月24日至12月7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探索前进中的古巴    古巴是加勒比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巴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并谱写了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独立的萸雄篇章。2009年是古巴革命胜利50周年。50年来,在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古巴
一、美关闭多处使馆 反恐成风声鹤唳  8月4日,美国关闭驻西亚北非等地的22个大使馆和领事馆。据报道,美方曾截获的电子通讯显示,“基地”组织准备当日对美国驻外机构发动恐怖袭击。美媒还放风说,在中东的美军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海军陆战队已做好即刻赶赴事发地的准备。早前,美国还发布全球旅行警告,提醒海外的公民注意自身安全,严加防范。奥巴马总统表示,美军和其盟友虽已削弱基地组织的领导力,但其分支机构和其他
2010年3月20~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俄联邦政府总理普京邀请,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双重身份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这是2010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一次重大行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与世界大国大党机制化交往工程建设的重要步伐,是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有机结合的生动体现,是通过政党渠道促进国家间务实合作的成功实践。  在莫斯科期间,习近平同志分别与俄总统梅德韦杰
一、希腊大选终落幕欧元前景难预料  1月25日,一波三折的希腊议会选举终于决出分晓。反对紧缩措施和现有救助协议的激进左翼联盟党大获全胜,获得36.34%的得票率,赢得议会300席位中的149席;而主张继续改革的执政党新民主党仅获得27.8%得票率,承认败选。随后,激进左翼联盟与独立希腊人党宣布组建联合政府。26日,现年40岁的激进左翼联盟党领导人亚历克西斯·齐普拉斯在总统府宣誓就职,成为希腊150
中非关系近十多年在经济合作推动下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俨然,半个世界以来国际舞台上互相支持的友好兄弟关系,正向全球化时代下的“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华丽转身。2006年前后,“中非关系”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最热门的词汇,汇聚了几乎来自于全世界的关切目光。然而,与一个又一个话题的外来关注所不相称的是,中国、每一个非洲国家和急速推进的中非关系,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都还远在彼此公众视野的天边。对于中国
涠洲岛的空间分为两半:一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潿洲岛的时间分为两半: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平时的涠洲岛四面皆水,如一条深海孤鱼,长久地浸泡在时间的海洋,散发出远古时代的寂静气息。  每天下午五点半左右,整个涠洲岛突然苏醒。作为世界上最适合看夕阳的地方,位于石螺口海岸的暮崖,即将迎来观涠洲岛最迷人的时刻。借助于宽阔如镜的海平面,可以看到反射巨大的夕阳似枫叶坠落、花瓣飘零般缓缓沉入大海,完美
把目光从雪域之外放回了高原大地上,重新汲取卫藏勉唐、钦孜等画派中的一些精华,最终流变成为现在的噶玛噶赤·杰秀白嘎画派,以白嘎之名屹立于西藏唐卡绘画之林。  白嘎处于边坝、比如、嘉黎三县交界处,古往今来一直是三地往来的重要一站。旧称“嘉须奔噶”,属霍尔三十九族地区。现杰曲一带的羊秀乡、白嘎乡在古时曾是“杰秀” 部落的重要领地。故而,白嘎也常常被称为“杰秀白嘎”——“杰”指杰曲,“秀”为居住之地的意思
记者:近年来,坦桑尼亚经济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可喜成就,其主要动力是什么?坦桑尼亚政府发展经济的思路是什么?  曼古拉:近年来,坦桑尼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于努力营造一个适当和有利的环境,让所有坦桑尼亚人有机会拥有并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中来。在重振国民经济的建设中,政府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政策和自力更生原则,也结合考虑当前现实。本阶段社会主义要实现的目标是让人
初衷:记录当代藏族的故事  2015年,在复旦大学学习临床医学的我,从一个非常开拓视野与认知的关于社会创新的交流项目归国。在短暂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和几位背景各异的青年共同参访了美国东部许多非营利性机构、慈善机构和社会创新机构。对于一个从小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孩而言,这是一段极具启发的经历,也爆炸性地增长了我对世界的认知。无一例外,我遇到的这些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并用创造性的方式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