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条件下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1010ping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有着知识碎片化的特征,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教学一线的教师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高这种能力的混合教学模式,如教学过程融入“思政”元素,“前中后”三环节紧密结合,“因材施教”层级过程考核等方法。有收获的同时还面临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 自主学习;移动互联;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085-02  
  大数据、移动互联、区块链等科技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商业模式、资本市场等经济环境的改变,法在变,制度在变,准则在变……越来越多的变化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新要求与挑战。江小琴(2017)认为面向未来的管理会计人才要具備技术、人际和决策能力。CGMA、IMA、MPAcc教指委等组织分别对面向未来的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用型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要有危机意识,要迎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面向未来的会计人员。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会计专业开设的“数据统计分析”这门课程为例,探讨移动互联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
  一、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
  课程结合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将单一的教学知识点拓展到当前各类热点话题中,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后等各环节设置讨论主题,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教学中,既避免了刻意为之而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又在无形中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财会工作离不开数据,数据所包含的各类信息为企业的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和监督提供了依据。而会计人员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将数据变成资产,帮助所在的组织创造“价值”,是会计人员受当前环境变化影响所面临工作的转型升级。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去探索规律,同时它也可能会“说谎”。数据千万条,甄别第一条。在数据分析界1%的错误等于100%错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所以在课堂上不仅要叮嘱同学们数据分析要讲诚信,更要在非课堂上关爱学生的思想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工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以“学”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本身就已经很难,知识的应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才能传递给学生,多元化的灵活教学方法更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本课程尤其重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其中,在课前准备方面通过超星平台事先发布旧知复习资料,新知预习任务目标,为学生课前自我学习指明方向,进而为课中教学内容的展开奠定讨论交流基础;在直播教学上以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求知欲,保证课堂教学有热度、不冷场,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点掌握和认识;在课后思考方面,注重发散思维,不拘泥形式,提高学生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基于情景、基于问题、基于案例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有益于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和掌握知识点背后蕴藏的原理和规律,实现意义建构。
  (三)“因材施教”的层级考核方式
  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针对这一事实,本课程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考评考核上,都抛弃了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因材施教、分层考核,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利用课后时间传递知识是在线教学更为重要的一环,需要细心的准备,针对学生要因材施教,软件操作如何让学生动起手来,数据分析如何能够和专业结合,又如何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去应用它。因此要分类设置课后作业,第一类基础篇:将课堂理论知识和软件基本操作练习存放在超星平台“课后复习任务”中;第二类专业篇:将数据分析和会计专业知识结合的作业保存在超星平台的“实验报告”中;第三类创新篇:数据分析结合社会经济学习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的讨论体现在超星平台的“课后重点话题讨论”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所以在每次课程后在超星平台上设置“课后问题讨论区”,方便答疑解惑。从课后的反馈来看,这一教学思想对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大有益处。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初步掌握和了解理论知识,再到结合实际问题撰写出高质量的课后报告,循序渐进,于无形中增强了学习的自律性和自信心。
  二、基于“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高
  课堂讲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比较习惯老师讲授——问题练习——老师答疑的方式摄取知识养分,这样不用预习。而数据统计分析课程是以课堂软件操作问题——学生练习——老师操作答疑解惑——提取知识点讲解的方式讲授教学内容。部分学生不习惯这种方式,降低对课程的喜爱,主要原因是旧知不牢新知较难。统计学是数据统计分析课程开设的基础铺垫课程,至少一半的同学以前是学习文科的,本身对数学、数字不感兴趣。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已经忘记,所以课前设计复习统计学知识的任务,帮助学生预习十分必要。
  (二)过程性考核体现成绩公平,但“费力不讨喜”
  数据统计分析课程的平时练习和测验主要是碎片化的知识点,期末的考核是对学生这门课程学习情况的综合检验。由于该门课程平时的任务较多,所以调整成绩占比数据统计分析课程的成绩构成包括(1)平时成绩构成70%,课前(预习测验12次等)+课后(测验5次、实验报告3次、重点话题讨论2次)+课中参与(考勤+腾讯课堂参与度+超星平台学习参与度)+额外加分项;(2)期末30%,个人心得体会1份+小组作业1份,学生并不是很适应这种方式,如何降低任务强度而不失质量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三)任课教师数量少,“堂外”服务及时性不佳
  “数据统计分析”主讲教师1名,无法发挥团队作业的优势。数据统计分析的课程需要软件操作,更多地需要课下的时间来练习,根据设置的作业类型,发现第一类作业学生很少出问题,比较容易提供“课堂外”答疑服务。而第二类和第三类作业的涉及面广,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处理数据的思维不一样,软件等出现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需要老师线下答疑的时间翻几番,一个人教授这门课,答疑的及时性差了很多。
  三、提高“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实施效果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营造环境,热点话题引导思维扩散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使得当代大学生相比前辈而言自我意识更强烈,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且更务实、更开放。创新管理模式,会计专业(管理会计)班施行辅导员和班导师双轨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适应高校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培养兴趣爱好,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并在教授课程内容的时候,在部分知識点中提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包括“电影票房”“网购”“减肥”“就业因素”等,并设置一些有助于扩散思维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科学构建多元化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嵌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评价主体、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首先过程性考核类型方式多样化。如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综合性大作业、团队作业、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期中考试等,但总数不能少于5种才能达到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其次过程性考核类型频率的科学性。过程性考核各类型的出现频率要科学,如测验考核12章的知识内容,测验数不宜超过8次,以免过重的学业负担加重学生的厌烦心理。最后过程性考核反馈数据信息及时分析预警。根据教学平台中学生不同的学习行为特征,进行多维动态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助学、促学、督学分类管理。
  (三)“师生+师师”团队协作,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数据统计分析的课程需要软件操作,更多的需要课下的时间来练习,根据设置的作业类型,发现第一类作业学生出问题的人数少,可以培养“助教课代表”,在超星平台上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可以有效节约主讲教师的时间;其次成立“近邻教学团队”,即相似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课任课老师,或该门课程的前后衔接课程任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针对第二类和第三类作业的扩展性,教团成员可以采取轮班制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趋于碎片化,需要大学生通过“自学能力”对其进行整理、甄别和应用,所以“自学能力”将是新时代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也就要求教学模式要从单一性逐渐向着多样性发展;从以“教”为主向重“学”的方向发展;从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发展。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小琴.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构建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4):98-100.
  (责任编辑:张宏玉)
其他文献
高校社区参与分类是美国卡内基高校基本分类在大学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补充和拓展。由于分类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加之外部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和主管机构的更替,该分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调整和更新。2020年的分类与前几轮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在分类过程方面,申请准入机制逐渐放开,分类框架进一步扩展,分类项目走向国际;在分类结果方面,高校申请分类的具体情况和通过率、社区参与型高校的基本分类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推动美国大学参与社区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进步以及提高国际高等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的启示:要
[摘 要]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但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还会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新媒体的共享性、开放性等特征还会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更多积极影响。文章重点对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新媒体;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工作,逐渐形成了系列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
[摘 要] 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多数刚从大学毕業,初入职场,对于即将面对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充满着未知和迷惘。青年教师要想更好地融入工作,就必须在短期内快速完成学生向教师的转变。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如身份转变的难题、知识融合的难题、时间管理的难题等。在这种情境下,青年教师必须端正态度,调整心态,主动学习,借鉴经验,积极反思,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成长为
[摘 要]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是习总书记在总结思政课建设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指导未来我国思政课建设的科学认识。当前,这支队伍还存在师资短缺、教学随意、教师管理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如不加以解决,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解决思政教师短缺的问题;扭转教研工作弱化的局面;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关键词] 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解决;教师问题   [
[摘 要] 民办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中普遍和长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兼职教师,但兼职教师的聘用和管理滞后于这支队伍的建设需求。文章总结分析了民办本科高校兼职教师的作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7-0065-02
[摘 要]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低,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程度差,职业发展前景暗淡,总的来说身份认同感和职业满意度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至少有如下四个:受就业地域和低学历等因素限制选择了民办高校;受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选择了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高校教师来说民办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不高;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较公办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低。从民办高校教师自身实际出发,尽早提升学历
[摘 要]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高等院校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获取信息的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的转变,指出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等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发展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通过科研动机与师德师风相融合、研究专长与产业需求相融合、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相融合,研究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三融合”路径,激发教师科研的内在和外在动力,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营造可持续、可发展的科研氛围,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产教融合保驾护航。   [关键词] 产教融合;应用型;科研能力;“三融合”
[摘 要] 高师院校作为中小学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为中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国学师资力量责无旁贷。高师院校应当树立“培根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仁为本,以德筑基,以文化人,培养出博雅君子,为他们未来走上基础教育岗位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高师院校应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以及国学师资准入制度等方面优化更新国学教育内容,优化国学师资培养方式。   [关键词] 高师院校;国学;经典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