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醛固酮瘤患者生化指标的异常及临床特点与腺瘤直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47例醛固酮瘤患者临床资料,以腺瘤直径2.0 cm作为切点分为2组:A组(直径<2 cm)和B组(直径≥2 cm),比较2组间的生化和临床特点.结果 (1)347例患者平均年龄(43.8±9.9)岁,病程为(7.5±7.0)年,87.9%(305/347)患者血钾低于正常水平,腺瘤平均直径为(2.0±0.9) cm.与A组比较,B组患者年龄更小[(42.8±9.9对44.9±9.8)岁,P<0.05],血钾水平更低[(2.7±0.6对2.9±0.5)mmol/L,P<0.01];然而,2组间体重指数、性别构成、高血压病程、血压水平、吸烟饮酒史以及高血压家族史等均无明显差异.(2)A组卧位血清醛固酮[637.9(478.6 ~776.9)对693.7(519.1 ~987.5) pmol/L,P<0.05]及立位血清醛固酮[710.6(532.9 ~ 892.9)对791.7(572.7~1 177.0) pmol/L,P<0.01]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醛固酮瘤直径与卧、立位血清醛固酮水平均呈正相关,与血钾水平呈负相关.(3)2组患者血管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7.7%对41.9%).进一步分析显示,A组心绞痛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7.4%对1.7%,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绞痛事件仅与年龄相关(OR=0.865,P<0.05),与腺瘤直径、血醛固酮和血钾水平等无关;2组间左室肥厚、室间隔肥厚、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发生率均没有明显差异.脑血管事件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在2组间相当.(4)术后2周内,53.4%患者的血压和90.0%患者的血钾恢复正常,2组间血压、血钾恢复率相当.结论 醛固酮瘤患者腺瘤直径与血清醛固酮及血钾水平明显相关,与高血压病程、血压水平、血管并发症及术后2周时预后无明显相关。
醛固酮瘤腺瘤直径相关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 要】
:
目的 探讨醛固酮瘤患者生化指标的异常及临床特点与腺瘤直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47例醛固酮瘤患者临床资料,以腺瘤直径2.0 cm作为切点分为2组:A组(直径<2 cm)和B组(直径≥2 cm),比较2组间的生化和临床特点.结果 (1)347例患者平均年龄(43.8±9.9)岁,病程为(7.5±7.0)年,87.9%(305/347)患者
【机 构】
:
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出 处】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29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对2320名早期妊娠(孕周<12周)妇女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统计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 320名妊娠早期妊娠妇女中,临床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共234例,患病率为10.1%,其中临床甲减8例,占全部妊娠妇女的0.34%;亚临床甲减226例,占9.74%.甲状腺功能亢进14例,患病率为0.6%.亚临床甲减组中有33.3%发生妊娠糖尿
人体性腺(卵巢和睾丸)可分泌多种激素,在调控生殖功能和性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机体的衰老,性腺结构及其功能均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本文分别就男性和女性老年期性腺的改变及其相应的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阐述。
总结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大量腹水并伴有血CA125明显升高患者的诊治经验,探讨大量腹水生成、CA125升高的机制,提出诊断线索和鉴别要点。
分析近14个月确诊的6例阿德福韦酯(ADV)相关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结果显示,服用ADV 10~20 mg/d,2~3年后出现全身多处骨关节疼痛.均有低磷、低尿酸血症,成骨指标明显升高,1例血肌酐升高,5例有低血钾、肾性糖尿,4例有蛋白尿,影像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骨软化、假性骨折.确诊后停用ADV,经补磷及活性D3后,3~6周疼痛缓解,1~2.5个月血尿酸正常,1~2个月肾性糖尿及蛋白
目的 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方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纳入2003 ~2013年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诊断为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病理明确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181例.通过评估术前内分泌水平、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资料,分析术后糖皮质激素替代剂量及替代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需要激素替代,醋酸可的松平均替代时间为12个月(6~ 15个月),平均替代累积剂量为
目的 分析开滦集团职工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9 4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5年,记录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死亡等事件的发生,分析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病的累积发病率,评价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9 498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63.3%,显著高于无糖尿病组患者高血压病患病率(42.0%,P<0.01).年龄增加、吸烟、肥胖、甘油三酯、总胆固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糖尿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中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常伴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易发生低血糖等特点,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尤其需要安全有效的药物,并且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很难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需要个体化,目前普遍使用的口服药物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促分泌剂(磺脲类和非
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是基于肠促胰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近年来临床应用发现其除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作用外,尚具有降糖外效应,本文着重讨论了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 了解和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对NAFLD的治疗作用及其内在机制,对于认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与NAFLD的相互关系,对糖尿病及NAFLD的药物研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GLP-1受体激动剂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cute suppurative thyroiditis,AST)是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罕见,多以不典型症状起病,易与颈部其他感染性疾病或肿块混淆而被误诊.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多变,若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可迅速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本文详细介绍1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诊治经过,以使临床医生重视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诊治。
ELISA法榆洲大鼠血清TSH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及3T3-L1脂肪细胞NF1-kBp65、肿瘤坏死川子(TNF)-α蛋白水平。结果显示TSH与NF-kKBp65、TNF-α蛋白表达正相关,与胰岛素作用指数负相关.TSH促进情眈细胞NF-KBp65蛋白表达及TNF-α分泌呈剂量依赖性(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