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旅(随笔)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的打底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
  我缺少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三步一叩、五体投地的虔敬,甚至一路上都在抱怨山高路远。平均一天十二个小时以上的车程,从拉萨到昌都,走了七天。没有走过西藏的人,你如何知道天地之高远?她有多么美,就有多么忧伤;有多少洁净,就有多少孤独;有多少冰肌雪骨,就有多少苦寒荒凉。冰雪荒凉的世界让人明心见性,——我的眼睛被装满了,我的心却被清空了。我想记录经历的一切,一切却又无从说起。它的开示来自你陡然间的警醒。
  同行中的一个人说他来过西藏数次,一次都未看见过南迦巴瓦峰。我算是幸运者,十年前第一次进藏,曾经清楚地看见她的真容,却并不惊讶她的高贵绮丽。这一次我们从山下的公路上穿过,一车的人正在遗憾着山中缭绕的云雾,回眸之间却窥见半天中出现一点点洁白无瑕的峰头,半拢云袖半遮面,恍然间明白了为什么她会被称作“羞女峰”。原来她的美更应该衬托在云遮雾罩、似有若无之间。
  到拉萨的第一天便结识了一个叫刘萱的奇女子。她写诗,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雪域萱歌。萱歌很美,但她的美是那种知性而又有点沧桑的清秀之美。她已经不再年轻,北京人,原在国务院新闻办工作,是个局级干部。2004年、2010年两次援藏。2013年援藏结束,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朋友的规劝,毅然将工作关系调至西藏,任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如今她已过了退休年龄,却仍然长期生活在西藏。该有怎样的深情厚谊,才能将自己全部奉献给一片土地?在她面前我突然觉得自己所谓的空,竟是何等的满!我又与她隔着怎样的心理距离!我总是悄悄地窥看她,直发,素颜,穿深铜色暗纹斜襟藏式上衣,配牛仔裤,踩着一双短靴。看起来都不合适,一切却又如此合适。她的美是需要耐着性子打量的,是一种忧郁的安详,是一种沉静的热烈。我替她设想了一万种理由,可那只是我的设想而已。我在尘世洇染太久,无论如何都不能掰扯清真正的无用之用。她热爱西藏,不需要任何条件,她化身成为这里的一片云、一汪水、一块石头。西藏有多神秘、有多少绮丽多少壮美,可否在“萱歌们”的热爱里找到答案?其实,答案是如此简单,只是需要我们直视而已。爱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大多数人一生都不能遭遇生死之爱,难道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缺乏勇气?我生性固执,不肯被驯服,我甚至在很多年里觉得自己有着藏羚羊的野性。其实,那不过是一种狭隘、是一种自私、是一种计较之后的安逸。我们或许没有真正得到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从不肯真正付出。这个女子的前半生或许和我们一样不堪打量,但有一天,她遇见了这座高原而突然开释。于是,这片土地成就了她,她也用自己的生命之爱回报着这片土地。
  不禁想起让我在深夜恸哭的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与其说它是一部爱情小说,不如说是一个女人的史诗。想想凯伦遇到丹尼斯后写的那句话:“在绝望之后……”在古老而原始的土地上,动物不会被驯服,热爱自由的人也不会,但爱会驯服灵魂。“你并非你所拥有。”你是你自己。当凯伦失去情爱,舍弃了给予她身份的丈夫,舍弃了家园和其他一切,却得到了她自己。
  “萱歌们”的高原就是凯伦的非洲,她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以及生命的全部意义。
  很多人以为去过拉萨就是到过西藏,不曾在高原上行走能算完成高原之行吗?昌都人说,你若来了西藏,一定得到昌都走一趟。
  雪山、森林、草原、山峦、天空、雄鹰、落日、寺庙、村庄……有些地方你从未去过,却觉得自己曾经见过。真的有前世今生之轮回吗?自拉萨去昌都的一路,我们翻越了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在茶马古道上仰望,在古长城上徘徊,在然乌湖的观景台上聚餐,在七十二拐天路上驰行。走入古冰川,相见千年古盐田。那一路,在观景台上恰逢雪山崩塌,雪瀑缤纷,气象万千。那一路,我们在多拉神山上驻足,傍晚的山边突然挂起彩虹,世界瞬间被点亮。幸福就是这样不期而遇。
  昌都,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茶马古道的重镇竟然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我心中的净土。是否如歌词里描述的那样:“没有痛苦,没有忧伤,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浅薄者说,要在西藏寻找一次“艳遇”。他们哪里懂得,在西藏的每一刻都是“艳遇”,而且是那种刻骨铭心的生死之恋。你已经没有了分别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诸相非相,一得万得。可不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在昌都,在被当地百姓称为“神女峰”的达美拥雪山脚下,我们品尝到了藏地葡萄酒。此酒是用达美拥雪山的雪水灌溉的葡萄酿出的,冠以雪山之名。广告词上写着:“达美拥——離太阳最近的葡萄酒”。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西藏的波尔多”。相传十八世纪中叶,法国传教士来到西藏芒康盐井传教,带来了葡萄种子和“波尔多”酿酒技术。天山雪水、洁净的环境、天然的气候风云际会,成就此佳酿。小小的酒杯中,似乎能品味到藏文化和法兰西文化巧妙融合之后的厚重。
  盐井的天主教堂是西藏地区唯一的天主教堂,虽几经修缮,骨子里的情怀还在,日常的世俗里隐藏着饱经风霜的神圣和庄严。在伸手可以触摸到太阳的高地上,不,是在半天之间,倚一片云彩伴酒,仙子一样微微地醺着,真的被“西藏波尔多”纯正的味道和细腻的口感征服了。
  万物的起始,必先抱持一个坚定的信念方得圆满。想必种葡萄有种葡萄的信念,酿酒有酿酒的信念。而有关唐卡的信念,因为意蕴万方更是让人浮想联翩。唐卡被形象地称为“流动的壁画”。相传两千多年前,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开始修心观想,但那时没有足够的寺庙,于是就有了在洞窟里闭关修行的传统。由于西藏部分地区天气恶劣,不宜在同一地长期居留,需要经常迁徙。但人们带不走留在墙体上的壁画,于是,他们便把菩萨佛像画在布上带走,这即是早期的唐卡,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此衍生。藏族人的历史、政治、文化、传说、民俗、天文历算、医药、地理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集中在一张张唐卡中,称其为藏地的百科全书一点也不为过。从公元七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唐卡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唐卡丰富的色彩是普通绘画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画一幅好的唐卡至少需要三十种以上颜色,它的配色层次十分繁复细腻,在观者眼中变化无穷。唐卡的色彩既是形式,也是内容,其本身就是藏地的历史人文和环境的投射,它关乎藏族人的历史传承、文化传递、宗教信仰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敬畏。因为敬畏,唐卡的绘画颜料非同一般,多采用松石、玛瑙、珊瑚、金、银、珍珠、朱砂、琉璃等贵重的宝石矿物原料,因此它的珍贵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更是艺术的。
  到昌都旅行,对人们最大的诱惑是拜谒唐卡的故乡、西藏最重要的唐卡三大流派之一的藏东噶玛嘎孜画派,它就发源于昌都的嘎玛乡。据说画师画一幅唐卡要像修行一样耐得住寂寞,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用几个月的时间磕长头,是对神的顶礼膜拜。用几年的时间描摹一幅唐卡,更是一心向佛的一种信念。我们走过画师身旁,亲历一眼神奇的绘画过程,虽然并不能真正进入那种大隐隐于市的忘我境界,但轻轻触摸一下承载着生命真谛的圣洁之物,是不是也能感受到高原艺术家们心中的慈悲和安详?
  一趟漫长的西藏之旅,像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样。我们行走在高原,也遭遇了暴风雪、泥石流、雪山坍塌,可回首看来,这些经历肯定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我感动着我的感动,对西藏的体悟只能化在心里。很多时候、很多东西无以言说。
  那天,在昌都,我们醉了。不醉酒,无以面对高原。那个深情的夜晚,我终是被一首诗所震撼:
  极目相接之处,
  让风引领随意远行,
  或者有一段歌声如约而至,
  漂浮于头顶停留的云端。
  关于西藏,一路陪伴我们的吉米平阶,这个谦和的著名的藏族作家,用他的诗歌《纳木娜尼的传说》给了我一个最好的回答:
  因为你的降临,
  天与地会在某处连接,
  有了神秘沟通的唯一通道。
  责任编辑:索朗卓嘎
其他文献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不够关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不够认真,不利于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敬业精神不强,责任感不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偏低。其次,教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问题。教师自身缺乏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内容摘要:神女峰历来被视为女子不嫁二男、贞节的象征,在当代诗歌舒婷的《神女峰》中,却劝导世人要面对现实,尊重人性,不能盲目追求所谓忠贞的爱情道德观,狠狠砸碎了桎梏妇女几千年的精神枷锁,本文将从古诗词中找寻几千年来诗人们企图追寻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健康的人性的足迹,分析舒婷《神女峰》主题思想。  关键词:神女峰 古代诗词 主题思想  神女峰,千年以来被世人赋予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象征——神女因为
叔叔出殡那天,当大伙儿把棺材从楼上往下放的时候,我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不过,我说不清楚这眼泪是为谁流的。  从最初探病开始,我一直想让自己的心肠变成石头。按我自己的想法,由于叔叔夫妇曾经对我们家的伤害,特别是自父亲去世后对我们的凌辱,我不愿意为他的病痛多愁善感,也不想为他的遭遇擦脸抹泪。  探病,是看在堂弟的面上。然而去了,心境不由自己,还是发生了变化。  知道叔叔得了重病,而且是不治之症,是听母
一块路碑 又一块路碑  就像不远处的雪山、冰崖  莊严地站立  一块路碑 又一块路碑  迎着扑面而来的暴风雪  坚定地站立  这岂止是一块块路碑  也是一群顶天立地的汉子  一支进军拉萨的军旅  那碑上的一个个数字  不仅记载着筑路人的心愿  也记下青藏高原前进的步履
真是惊鸿一瞥  你以素净与典雅的美  惊喜我迷离的眼睛  带走我目光的  還有你手中转动的经轮  从你清澈的大眼睛里  我闻到了一股信仰的味道  和勃勃青春的气息  真想阳光在这一刻凝住  将青春、信仰和我融在一起  走在大昭寺外的藏家少女  这一刻在八廓街的叫卖声中  你走向何处
青稞酒  一粒一粒的青稞  一滴一滴的水  沉浸在新婚蜜月里  爱情在发酵  幸福一杯就醉  一杯接着一杯  阿妈的皱纹开始舒展  阿爸的话儿飞了起来  姑娘唱起了歌  小伙跳起了舞  丰收的酒,祝福的酒  孤独的酒,欢乐的酒  我一次次喝醉  在梦里回到  那青稞和思念疯长的地方  风干肉  一头牦牛从远古走来  从冰雪中走来  从寒风中走来  此刻,面对一堆风干肉  我不知道它是谁  每年霜降
风沙趁火打劫  在荒凉、贫瘠的大漠头上  鬼哭狼嚎  从不曾更改的初心  有着三步一拜的虔誠  深一脚,梁也承托  浅一脚,地也平稳  牛粪垒积着  生活的厚度和高度  地平线上  阳光把老阿妈的背影  剪辑成一帧照片  ——青稞田的守望者   责任编辑:子嫣
一位“老拉萨”凝望着拉萨河水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一天的不同时间中变幻无穷的色彩,他常自问自答:“拉萨河水究竟是什么颜色?”“哦,美丽、温暖如有颜色,那就是拉萨河的颜色。”是的,我也有同感。  那是1956年初春的一天,我第一次见到拉萨河,至今59载过去了,那次见面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十多名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调往西藏工作的干部,由北京乘火车到青海省会西宁,由西宁再乘敞篷卡车沿着青藏公路
内容摘要:医学院的教室服务于学校师生们的身心。教室的构造犹如人体解剖。教室与教师同音,其意义也相近,“孝”与“文”组成的“教”字寓意深远。教室的阶梯折射出学生与教师晋级的十级台阶。教室的人文品质正是教师以及在校同学未来成就的真正品质与内涵。  关键词:教师  医学院校人文文化遗产  1.教育与教室  世界各地。无论城镇乡村与都市,总有教室。无论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与研究院.院内总会有教室,学校
内容摘要: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课、主干课,是一门典型的“厚积”才能“薄发”的学科。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古文功底薄、阅读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古代文学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弱的课程,在古文教学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成为一大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教改热潮,意在初探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重点阐述如何运用情感教学法解决古代文学的教学难题。  关键词: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教学 情感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