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财政制度的一系列的改革,相关部门对各级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核也越来越重视,而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比较创新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很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中运行的实际难点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希望可以对一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事业单位;应用;探讨
  预算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增加单位财政资金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是事业单位严格的按照财政制度的原则,通过目标管理对单位内部的财政支出做出公正公平的评价,在当下,有很多事业单位加强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视,本文就以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为前提,提出几点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事业的几点建议。
  一、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的重要意义
  (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开展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西方开展的时间过早,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实施者是英国政府,在1979年前后,英国保守党执政之后,组建了相关的评审委员会来进行评价政府财政支出,它最初的目的是帮助政府部门进行简单的财政预算,而发展到现在,绩效预算管理已经是受到很多国家的追捧,一度作为国家普遍实行的预算模式,我国绩效管理开始的工作是2005年前后[1]。
  (二)绩效预算更具有可续性
  绩效预算管理是整个全面预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支出的明确规定,从而达到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有效控制,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内部效率。绩效管理的方面是支出绩效,以及对各类项目办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开展工作,按照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计算出项目的成本,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经费的支出,保证资源享用程度最大化。
  (三)绩效管理制度更具有明确性
  绩效预算的控制核心是绩效责任以及绩效目标,通过对预算管理制度的控制,提高其预算管理效益,在传统的绩效管理中,事业单位实行绩效管理就是为了控制成本,其重点在于编制,而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中的一员,不仅要在内部实现经济效益,对社会而言还要实现其社会效益,明确绩效管理目标,完成为社会赋予其的使命。
  (四)预算绩效管理要素要求更全面
  随着国家的财务税收制度的不断改革,政府对与事业单位内预算绩效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是国家实行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以支出的水平来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核算标准,而在预算绩效管理中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要素:绩效实施、绩效计划、绩效反馈、绩效审核、绩效审核结果。
  (五)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管理是建设高校、责任透明政府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对预算绩效的管理是财政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绩效的认识深度不够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运行发展也不成熟,究其原因在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发展的时间不够长,经验也不够多,另外,受到传统经济观念的种种影响,致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推行在我国受到了种种阻碍,事业单位还对其不够重视,各个部门之间没有统一协调的制度,有一些部门只管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利益的体现。
  (二)绩效管理制度难得到有效的运用
  依据现行的法律,事业单位无权对各支出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绩效管理制度执行所产生的结果无法得到实际的运用,因此,相关人员推广绩效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就会不高。
  (三)实际运行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
  在事业单位内部,绩效管理制度的体系中,每一个管理者或者部门都没有进行配合和协调,相关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机制的各个方面的认识都不是很足,各个阶段都没有一定的执行力,在预算的前期阶段和预算的执行阶段,没有按照相关的执行原则,对实际工作的流程缺少重要的统筹,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以至于在最后绩效评估的时候,对最终的评估对象也不明确,因此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工作不能达到一个平衡点[2]。
  (四)绩效管理方面的覆盖面广度不够
  首先是由于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不够完善,因此关于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其次国家未颁布有关于绩效制度的政策,再者由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或专业性的一些要求,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于工作的需要,因此,绩效管理制度运行的广度与覆盖面受到一定的阻碍。
  (五)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实施难度大
  绩效管理评价机制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受到很多方面的阻扰,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事业单位内部和财政部门在实施过程中不够积极,延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进程,第二,绩效管理的实施主体对象不够明确,因此评价机制找不到明确的对象。第三,绩效管理水平的应用程度不高,其应用水平不高也会影响到该项工作的权威性。第四,缺少绩效管理制度的专业人才,管理人员的不专业性影响到绩效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推进[3]。
  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应用建议
  (一)加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对于预算管理体制的认知高度不够,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的意识将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能否达到预算绩效的目标,以及执行后的结果,因此,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有效的提高每一个工作部门的工作质量,使其与每一个部门进行协调的合作。
  (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内部要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培养,要定期组织专门的培训,以此来提高相关人员行动能力和专业素养,当某一些管理人员在与客户进行交流的时候,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而表现出胆怯,致使事业单位内部失去更多创造价值的机会[4]。因此,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深化绩效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应用
  强化绩效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上的管理,合理的分配资源,将有效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健全相关的绩效管理制度,做到在项目开始之前有预算的监控,在执行时有预算的干预,完成时有预算评价的体现。
  (四)强化资金的运用
  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对于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要在预算开始编制之时,就要对资金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安排,确保每一笔资金的合理运用,以备做好资金的统筹工作,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案和考核机制,以确保绩效工作的顺利实施[5]。
  (五)建立相关的创新体制,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流程
  首先要建立一个预算编制有目标,在项目完成后有评价机制,执行过程中有适时的监控,评价结果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的执行过程,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相关绩效目标的申报、项目目标设立的审核。第三,要加强对支出的绩效评价,第四,要重视绩效管理的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制度是公共使用资金的效率的审核机制,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绩效预算管理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通过各国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解决实际问题,对我国而言,最为重要的是要重视绩效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位置,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众多的经验,促进事业单位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颜.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2]王敏.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葛洪朋,韩珺,王云.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以高校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4,11:66-68.
  [4]穆颖.基于有效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外资,2014,03:168-169.
  [5]刘开江,于绍强,糜嘉丽.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析——基于地质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J].财政监督,2013,30:46-48.
  (作者单位: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其他文献
服装行业由于产品种类、规格繁多,很难对产品进行详尽和规范的描述和编码.这就极大的阻碍了服装行业ASP平台的推广.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XML技术的服装行业ASP平台中产品
环形线圈检测器是高速公路中常用的车辆检测器,它具有性能稳定、性价比高的优点.本文从环形线圈检测单元电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锁相技术的车辆检测器框图,并对锁相环路的
本文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方向和会计专业特点,研究了一种以“课程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四个方面为驱动力的“四轮驱动”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集这三种技术为一体的传感器器件。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低功耗自适应集群型分层路由协议(Low Energy
(2)概略图概略图通过展示项目的主要成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来提供项目的总体印象.项目的详细信息应在其他文件类型中表示。概略图可包括非电气的组成部分。概略图通常应强调所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优化促使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成为了当前高校扩招,实现教育大众化的外在动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