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馆员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馆员也称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内既具有某一个学科专业背景,又有丰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经验,能为相应专业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我国专业馆员是近几年才产生的。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实施了专业馆员制度。此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等多家高校图书馆也相继实施这一制度。其中,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图书馆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但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在专业馆员的实践中,结果与初衷相差甚远。本文就专业馆员在对院系教学科研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谈作者的见解,愿与同行商榷。
   专业馆员“不懂专业” 目前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专业背景多为图书情报学,具备其他专业背景的馆员很少。既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馆员,又熟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馆员甚少。这种状况,使得推行专业馆员制度的工作很难真正融入到院系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严重影响了专业馆员工作的正常开展。
   馆藏资源“不专业”专业馆员要很好地开展工作,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文献资料。尤其是一些学科、专业或专题的信息资源数据库。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由于经费等问题,在专业资源建设方面还很不完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专业馆员才有条件利用馆藏对本专业主要的和最新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有效的组织和建立各种专业资源库,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专业研究人员参与不够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服务工作主要是图书馆员独立完成,专业研究人员参与专业馆员工作的很少。这表明专业馆员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专业研究人员的重视。专业馆员在专业知识不完备的背景下,如没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为对口院系提供专业性的快速、精确、高效的信息服务。
   读者对图书馆工作认同不足在读者心目中,图书馆员的工作往往就是图书借书还书的被动式服务,很少了解现代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在这种消极心态的支配下,他们时常对馆员的建议不屑一顾。这种现象影响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教学科研人员不重视图书馆提供的主动服务,他们自己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查询文献资料,效果却不理想。
   发展规划不够专业馆员的产生,加快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传递和交流,提高了馆藏资源利用率,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但许多院校图书馆不管自己是否具备实行专业馆员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的情况下建立了专业馆员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服务水平流于表面,仅开展了些馆藏宣传和使用指导服务。有些图书馆单方面建立了一些专业资料库,至于该库是否符合教学科研的需求,并不完全了解。
  应对措施
   提高专业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专业馆员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成为开展专业馆员工作的瓶颈。结合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现状,提高专业馆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可采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办法。(1)让具有图书情报背景的馆员通过学历深造或进修院系核心课程、参加专业数据库的使用培训等继续教育方式,提升专业馆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和综合素质。让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馆员学习图书情报方面的课程。(2)在图书馆人手不足、培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注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协调。根据本馆服务的重点,学历教育落实到重点岗位、重点培养对象上,他们通过深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既有院系某个学科的专业学历,又有丰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馆员,为对口学科专业提供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3)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形式包括:参加短期进修班,国内外对口交流的访问学者,各种级别的学术讨论会等。特别是各种短期培训是专业馆员专业知识见效较快的途径。(4)在知识更新较快的知识经济时代,专业馆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取新知识。
   调整采访策略,优化馆藏结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文献资源十分丰富,并将成为文献资源的主流。对电子文献资源进行组织管理,提供深层次的专业信息服务成为专业馆员职责的两大特点。图书馆在调整文献采访策略时,应合理安排印刷型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的比例,优化馆藏结构。(1)规划入藏文献的载体类型结构,有计划地逐步增大电子资源的比重。(2)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即以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不同为依据,划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馆藏,确定基本藏书、特色藏书、电子资源库,特别是一些与院系专业紧密相关的专业资源数据库,是学校教学科研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研究、图书馆专业馆员针对本专业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组织和开发的重要保障。(3)资源共享。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价格较高的国外原版书刊、电子文献及部分专业数据库,与相关馆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和遗漏。另外,积极开展馆际互借,尤其是通过网上电子文献转递进行馆际互借。
   积极发展图情教授专业馆员通常应该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深资馆员担任。由于历史原因,馆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深造机会较少。虽然近几年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逐步年轻化、知识化,但基本上都是学图书情报专业的,同时具备某一专业学历和图书情报学历的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这些问题使得开展专业馆员的工作相当困难。也不可能在短期培养出一批学科专业化、业务综合化、工作网络化的“专业馆员”。要弥补这一不足,采用“专业馆员 图情教授”相结合是最好的方法。即在对口院系聘请1~2名专业教授来协助专业馆员的工作,我们把这些专业教授称之为图情教授,图情教授一般为对口院系的教授、主管教学和图书资料的负责人、资料室负责人等,他们熟悉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和发展动态,能弥补专业馆员专业性不足的缺陷,能帮助专业馆员顺利展开工作。通过这些图情教授,还可以了解院系师生的信息需求和变化,给图书馆提供有益建议和具体支持。
   树立现代图书馆新形象读者之所以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往的印象中,主要原因有:一是图书馆对其服务项目、馆藏、工作性质等宣传不够;二是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没有真正解决读者的切实需求。图书馆应经常宣传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与服务内容,特别是对口学科专业领域的特色文献,并经常征询读者的意见,了解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通过专业馆员来了解特定专业学科读者的文献需求,按照具体专业学科领域去组织实施文献信息服务(进行文献检索、课题咨询、建立学科导航、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建立专业信息资源指导库服务等)。为对口院系提供专业性的快速、精确、高效的信息服务,解决他们的难题。使读者且切身体会到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性,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同时要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始终把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放在第一位。要有甘为他人做嫁衣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型劳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起现代图书馆新形象。
   制定战略性的规划鉴于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有必要为专业馆员事业发展制定一个适宜的战略性长期规划,明确专业馆员工作的目标,确定方向和发展重点,提供一个有利于专业馆员事业发展的政策和环境。个人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1)制定专业馆员工作计划。(2)建立专业馆员队伍的培训机制。图书馆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情况,为专业馆员制定一个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动态培养目标,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积极吸收培养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专业馆员。还应该建立某个专业学科的培养对象梯队,以保持专业服务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建立专业馆员薪酬制度。专业馆员从事的是一项具有开拓性、主动的服务工作,专业馆员的付出不仅体现在服务的深度和工作量上,还体现在必须不断学习上。图书馆管理者应建立专业馆员薪酬制度,提高专业馆员福利待遇,使专业馆员的收入高于非专业人员,从而吸引人才,稳定队伍。
其他文献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是一类少见的子宫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组织起源为子宫原始间叶细胞,其肿瘤细胞在形态上类似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近年来,随着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