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ZZ1和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表达及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FIZZ1、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LD)中的表达及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1年1-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首次确诊为DILD的患者3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肺组织中FIZZ1蛋白、FIZZ1 mRNA及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疾病转归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 治疗3个月后27例有效(治疗有效组),10例无效(治疗无效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组肺组织中FIZZ1蛋白、FIZZ1 mRNA和肺泡灌洗液中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0.49±0.12)比(0.71 ±0.18)、(0.68 ±0.19)比(0.92±0.23)、(45±8) ng/L比(105 ±9) ng/L],γ-干扰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无效组[(28±5)ng/L比(15±3)ng/L](均P<0.05).治疗前患者FIZZ1蛋白、FIZZ1 mRNA与IL-4均呈正相关(r =0.637,P<0.001;r=0.624,P<0.001),与γ-干扰素均呈负相关(r=-0.529,P<0.001;r=-0.511,P< 0.001).结论 FIZZ1、IL-4、γ-干扰素在DILD中均有表达,且彼此存在相互作用.不同疾病转归患者的3种因子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通过探索有效方法抑制或调控其表达,将有效抑制早期肺纤维化形成,阻止肺功能减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为疾病转归、预后监测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服务,也在近几年不断的探索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体会到充分发挥互联网特点,需围绕两个基本点,即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
文章以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及经济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进行可具体的阐述分析,随后提出了一些提升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期刊
物联网是近年兴起的朝阳产业,它正在慢慢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农业监测、智能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物
目的分析新发459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为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并为掌握天山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统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