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房地产行业“低气压”影响,今年以来,多家中小房企资金链吃紧。穷则思变,冲刺IPO,借助国际平台融资成为许多中小房企的“生财”法门。
7月7日,国瑞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瑞置业”)正式挂牌香港联交所,成为今年以来第五只成功在此地挂牌上市的内房股(内资房地产股)。然而,国瑞置业上市后遇冷,市场对其核心资产、发展战略以及家族式管理质疑迭出。记者曾致电国瑞置业,截至7月中旬记者发稿,并未收到回应。
优质土储偏低
由于楼市“不景气”,资本市场对于冲刺IPO的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也没好“脸色”。
7月4日,国瑞置业公布其配售结果显示,国瑞置业仅获得281名投资者认购,共认购1304.6万股,相当于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17.8万股的19.71%。国际发售部分,最终认购数为6.487亿股,约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98.03%,获轻微超额认购。
由于公开发售仅获近20%认购,国瑞置业只得以招股范围近乎下限定价发行,将发售价定为每股2.38港元。以发售价计算,经扣除公司于全球发售应付的承销费及估计开支后,国瑞置业全球发售的集资净额约为14.83亿港元。但上市首日,报价2.32港元,较招股价仍低2.5%。
在国瑞置业上市之前,阳光100、光谷联合、亿达中国等四支内房股也遭遇市场“冷脸”,有的上市就破发,有的严重认购不足,不得不大幅调低招股价并推迟上市。
国瑞置业执行董事葛伟光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能说这反映了大家一致的看法,主要是对这个行业的判断吧。”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小型开发商逆势成长难度较大,投资者对国瑞置业上市仍存有疑虑。安信国际在报告中指出,这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有关,加重了资本市场对中小房企的不看好。
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优质土储占比偏低亦是国瑞置业发行即遇冷的重要原因。
国瑞置业招股书显示:“我们是北京市二环路内第二大物业开发商,拥有4.1%的市场份额,并且为全北京第45大物业开发商,所占市场份额为0.34%。”其引述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报告描述,截至2014年3月31日,国瑞置业是“北京二环路内第二大物业开发商,占据4.1%的市场份额。”
虽然国瑞置业一再强调其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但记者查阅其招股书的土地储备发现,国瑞置业所拥有的680万平米土地储备中,北京实际上只有39.05万平米,占比仅为5.8%,平均地价为8378元/平米。其大多数土地储备位于二三线城市,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廊坊(31.3%)和沈阳(22.7%)。
盛富资本与协众国际总裁黄立冲表示,对于内房股,香港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是企业的土地储备。今年以来,国内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动荡,投资者对于土地储备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地产商估值更为小心。
负重前行
国瑞置业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向全球发售6617.8万股,集资总额约16亿港元,其中所得约60%用于公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约30%用作未来物色和收购合适的地块作为公司的土地储备之用。国瑞置业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章笋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会继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增加土地储备,开发精品住宅及综合体项目等投资性物业。

计划很美好,但国瑞置业目前的经营及财政状况是否能支撑其扩张的步伐呢?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瑞置业2013年的负债比率已经高达120%,净负债与权益比率为106%,如果未来继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拿地,其资金链无疑将承受巨大的压力。此外,一二线城市越来越高涨的拿地成本也将对国瑞置业造成不小的负担。
去年国瑞置业拍下了国瑞购物中心北侧哈德门饭店原址地块,就用了27.778亿元,这一土地款已经相当于去年国瑞置业全年销售额的55%。照此计算,如果国瑞置业希望在一线土地市场再下一城,所需资金或将不少于十亿元。
“除了拿地成本激增的负担外,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许多中小房企销售不佳、回款速度减慢,资金链十分紧张。”在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看来,国瑞置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同样不小。
在国瑞置业的招股书中,用了极大的篇幅来描述其北京核心地段的项目,以及二环内的土地储备,似乎在向外界传递“我们的项目卖得好,有库存,不差钱”的信号。不过据记者调查,国瑞置业在东二环内开发的富贵园和国瑞城(又叫国瑞紫金台),虽然的确算得上北京核心区排得上号的大项目,但前者已经清盘,后者也接近清盘。该项目最新房源去年9月入市,开盘的价格为6.8万元/平米,目前均价为8.5万元/平米。记者查询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得知,项目2011年4月转现房销售至今,5号楼共计323套房源仅签约了142套,去化率不足44%,成交均价也仅为5.69万元/平米。
而国瑞置业另一处物业,号称“黄金地段小豪宅”的京禧阁,去年年底因承诺的私有花园、地下车库等均无法实现,引发了80多名业主的维权。该公司在二环里已取证的项目只剩下14万平米的“北京国瑞中心”(哈德门饭店拆除重建地块),由购物中心和甲级写字楼组成。
“国瑞在北京的项目主要是持有型的商用物业,包括国瑞城、富贵园购物中心、哈德门饭店旧改等项目,持有型物业前期开发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认为,持有商用物业在资金上确实会承受相对较大的压力,而且培育市场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此外,该公司目前还在祈年大街西侧进行一级土地开发项目,但不得不提的是,祈年大街旧改项目也被认为是国瑞在北京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自2007年启动拆迁以来一直都拆不动。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瑞要继续扩张,显然需要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今年楼市销售放缓,货币市场仍将延续紧缩常态,上半年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流动性趋紧,融资难度增大。相对来说,香港市场资本活跃,IPO和发债等融资较为畅通。此外,中国证监会有意取消境外上市的行政审批,也利好房地产企业在港上市融资。国瑞置业此次冲刺IPO,正是意在借助国际融资平台,利用IPO的廉价资金支持其扩张战略。
家族式管理遭质疑
上市之后,对于国瑞来说无疑多了一个融资平台,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香港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每半年要发布一次正式的财务报告,对公司的资产规模、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制度等内部制度的建立、健全、披露制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都不能靠包装解决。
黄立冲认为,对企业而言,上市是一次历练,成为“公众公司”后,有千百万双眼睛在盯着,千百条规则在管着你,尤其是从家族企业走出来的房企,上市就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其靠血缘和亲情构建的管理形式必须改变。
目前,国瑞置业董事会中执行董事为四位,分别由国瑞置业董事长张章笋、国瑞置业副总裁葛伟光、国瑞置业副总裁阮文娟、国瑞置业副总裁张瑾四人兼任,而这四人中,除了葛伟光外,其余均是“一家人”,阮文娟系张章笋配偶,而张瑾则是张章笋的女儿,另外有一位副总裁林耀泉是张章笋的妹夫。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董事会的人员结构看,国瑞置业的家族色彩浓郁。此前很多家族企业管理绩效低下,治理模式遭到投资者的质疑,许多投资者对此类公司的投资兴趣不大。
对于国瑞置业来说,如何平衡家族利益和职业经理人权益是上市后将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在此背景下,国瑞置业能否在港股“吃得开”还有待商榷。不过可喜的是,张章笋将国瑞置业的未来发展锁定在北京、环渤海区域及珠三角地区,集中发力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区域。京津冀一体化及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7月7日,国瑞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瑞置业”)正式挂牌香港联交所,成为今年以来第五只成功在此地挂牌上市的内房股(内资房地产股)。然而,国瑞置业上市后遇冷,市场对其核心资产、发展战略以及家族式管理质疑迭出。记者曾致电国瑞置业,截至7月中旬记者发稿,并未收到回应。
优质土储偏低
由于楼市“不景气”,资本市场对于冲刺IPO的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也没好“脸色”。
7月4日,国瑞置业公布其配售结果显示,国瑞置业仅获得281名投资者认购,共认购1304.6万股,相当于香港发售股份总数6617.8万股的19.71%。国际发售部分,最终认购数为6.487亿股,约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的98.03%,获轻微超额认购。
由于公开发售仅获近20%认购,国瑞置业只得以招股范围近乎下限定价发行,将发售价定为每股2.38港元。以发售价计算,经扣除公司于全球发售应付的承销费及估计开支后,国瑞置业全球发售的集资净额约为14.83亿港元。但上市首日,报价2.32港元,较招股价仍低2.5%。
在国瑞置业上市之前,阳光100、光谷联合、亿达中国等四支内房股也遭遇市场“冷脸”,有的上市就破发,有的严重认购不足,不得不大幅调低招股价并推迟上市。
国瑞置业执行董事葛伟光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能说这反映了大家一致的看法,主要是对这个行业的判断吧。”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小型开发商逆势成长难度较大,投资者对国瑞置业上市仍存有疑虑。安信国际在报告中指出,这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有关,加重了资本市场对中小房企的不看好。
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优质土储占比偏低亦是国瑞置业发行即遇冷的重要原因。
国瑞置业招股书显示:“我们是北京市二环路内第二大物业开发商,拥有4.1%的市场份额,并且为全北京第45大物业开发商,所占市场份额为0.34%。”其引述第一太平戴维斯的报告描述,截至2014年3月31日,国瑞置业是“北京二环路内第二大物业开发商,占据4.1%的市场份额。”
虽然国瑞置业一再强调其一线城市的土地储备,但记者查阅其招股书的土地储备发现,国瑞置业所拥有的680万平米土地储备中,北京实际上只有39.05万平米,占比仅为5.8%,平均地价为8378元/平米。其大多数土地储备位于二三线城市,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廊坊(31.3%)和沈阳(22.7%)。
盛富资本与协众国际总裁黄立冲表示,对于内房股,香港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是企业的土地储备。今年以来,国内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动荡,投资者对于土地储备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地产商估值更为小心。
负重前行
国瑞置业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向全球发售6617.8万股,集资总额约16亿港元,其中所得约60%用于公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约30%用作未来物色和收购合适的地块作为公司的土地储备之用。国瑞置业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章笋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后会继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增加土地储备,开发精品住宅及综合体项目等投资性物业。

计划很美好,但国瑞置业目前的经营及财政状况是否能支撑其扩张的步伐呢?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瑞置业2013年的负债比率已经高达120%,净负债与权益比率为106%,如果未来继续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拿地,其资金链无疑将承受巨大的压力。此外,一二线城市越来越高涨的拿地成本也将对国瑞置业造成不小的负担。
去年国瑞置业拍下了国瑞购物中心北侧哈德门饭店原址地块,就用了27.778亿元,这一土地款已经相当于去年国瑞置业全年销售额的55%。照此计算,如果国瑞置业希望在一线土地市场再下一城,所需资金或将不少于十亿元。
“除了拿地成本激增的负担外,今年以来,受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许多中小房企销售不佳、回款速度减慢,资金链十分紧张。”在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看来,国瑞置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同样不小。
在国瑞置业的招股书中,用了极大的篇幅来描述其北京核心地段的项目,以及二环内的土地储备,似乎在向外界传递“我们的项目卖得好,有库存,不差钱”的信号。不过据记者调查,国瑞置业在东二环内开发的富贵园和国瑞城(又叫国瑞紫金台),虽然的确算得上北京核心区排得上号的大项目,但前者已经清盘,后者也接近清盘。该项目最新房源去年9月入市,开盘的价格为6.8万元/平米,目前均价为8.5万元/平米。记者查询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得知,项目2011年4月转现房销售至今,5号楼共计323套房源仅签约了142套,去化率不足44%,成交均价也仅为5.69万元/平米。
而国瑞置业另一处物业,号称“黄金地段小豪宅”的京禧阁,去年年底因承诺的私有花园、地下车库等均无法实现,引发了80多名业主的维权。该公司在二环里已取证的项目只剩下14万平米的“北京国瑞中心”(哈德门饭店拆除重建地块),由购物中心和甲级写字楼组成。
“国瑞在北京的项目主要是持有型的商用物业,包括国瑞城、富贵园购物中心、哈德门饭店旧改等项目,持有型物业前期开发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认为,持有商用物业在资金上确实会承受相对较大的压力,而且培育市场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此外,该公司目前还在祈年大街西侧进行一级土地开发项目,但不得不提的是,祈年大街旧改项目也被认为是国瑞在北京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自2007年启动拆迁以来一直都拆不动。
“从目前的情况看,国瑞要继续扩张,显然需要解决资金的后顾之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今年楼市销售放缓,货币市场仍将延续紧缩常态,上半年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流动性趋紧,融资难度增大。相对来说,香港市场资本活跃,IPO和发债等融资较为畅通。此外,中国证监会有意取消境外上市的行政审批,也利好房地产企业在港上市融资。国瑞置业此次冲刺IPO,正是意在借助国际融资平台,利用IPO的廉价资金支持其扩张战略。
家族式管理遭质疑
上市之后,对于国瑞来说无疑多了一个融资平台,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香港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非常严格,除了每半年要发布一次正式的财务报告,对公司的资产规模、可持续发展能力、财务制度等内部制度的建立、健全、披露制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都不能靠包装解决。
黄立冲认为,对企业而言,上市是一次历练,成为“公众公司”后,有千百万双眼睛在盯着,千百条规则在管着你,尤其是从家族企业走出来的房企,上市就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其靠血缘和亲情构建的管理形式必须改变。
目前,国瑞置业董事会中执行董事为四位,分别由国瑞置业董事长张章笋、国瑞置业副总裁葛伟光、国瑞置业副总裁阮文娟、国瑞置业副总裁张瑾四人兼任,而这四人中,除了葛伟光外,其余均是“一家人”,阮文娟系张章笋配偶,而张瑾则是张章笋的女儿,另外有一位副总裁林耀泉是张章笋的妹夫。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董事会的人员结构看,国瑞置业的家族色彩浓郁。此前很多家族企业管理绩效低下,治理模式遭到投资者的质疑,许多投资者对此类公司的投资兴趣不大。
对于国瑞置业来说,如何平衡家族利益和职业经理人权益是上市后将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在此背景下,国瑞置业能否在港股“吃得开”还有待商榷。不过可喜的是,张章笋将国瑞置业的未来发展锁定在北京、环渤海区域及珠三角地区,集中发力城镇化发展迅速的区域。京津冀一体化及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