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肢体Ⅲ导联异常Q波与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部位对应关系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电图上Ⅲ导联异常Q波与超声定位诊断心肌梗死的对应关系.方法 观察临床与超声确诊的27例心肌梗死心电图Ⅲ导联Q波形态、大小等特征及其与声像图的对应关系.结果 24例下壁心肌梗死与单独存在的Ⅲ导联Q波有对应关系.结论 单独存在的Ⅲ导联异常Q波与超声定位的下壁心肌梗死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超声评估下肢浅静脉手术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0例住院治疗的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70条患肢),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下肢浅静脉手术后深静脉瓣膜功能的总体改善率为65.7%,股浅静脉和腘静脉的瓣膜功能亦均得到了改善,且二者在改善程度上没有差异.激光腔内闭合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大鼠肝肿瘤前后血清TGF-β1、外周血IL-10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瘤块包埋法制作SD大鼠Walker-256肝肿瘤模型30只,随机分为RFA 1周组、RFA 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两组分别在RFA后1周、RFA后2周处死动物,对照组不做RFA即处死动物并取外周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
本研究对产前诊断的11例胎儿法洛四联症(TOF)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总结性分析并与儿童TOF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OF胎儿期与儿童期超声心动图特征的不同点,提高产前诊断率。
期刊
期刊
患者男,55岁.既往健康,无石棉接触史,1个月前因消瘦、恶心、腹胀、腹痛,近几日乏力、低热就诊.体格检查:恶病质,右上腹可触及鸭卵大小包块,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收穑日期:2008-06-02
期刊
患者女,35岁.因上腹部疼痛和烧灼感3年,并伴随暖气、腹胀、纳差就诊.1年前曾在外院做X线钡餐检查,胃十二指肠未发现病变;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即用抗生素、抗溃疡病药物及中药治疗,症状好转后近期复发.患者本次主因腹痛无规律,进食后疼痛加重,左侧卧位疼痛减轻,右侧卧位疼痛加重而就诊。
期刊
随着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拓展,经颅超声以其特有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通过经颅超声床旁监测胼胝体发育可以间接了解脑发育,Anderson等[1-3]研究证实早产儿运动发育迟滞和脑瘫与2~6周龄时胼胝体生长率低下有关,而未对2~6周每周胼胝体生长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孕妇,24岁,孕1产0,孕39周5 d.当地卫生院产前检查未见异常,因拟行剖宫产于当地县医院行超声检查,股骨无法完整显示并见弯曲,故转诊我院.孕早期在鞋厂工作,发现怀孕即辞职在家,孕期无药物服用史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无孕期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超声检查:双顶径92 mm,头围310 mm,股骨长51 mm(相当于26周),肱骨长47 mm(相当于26周),胫骨长41 mm,腓骨长
期刊
心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影响,关系十分密切.心脏的泵功能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其能除与心肌位移有关外,还受心肌运动时相的影响,不同部位的心肌产生的收缩力因时间差异而相互抵消,致使心输出量下降.同步性是反映心泵输出量的重要指标.Navin等[1]发现在心力衰竭患者和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均存在右室非同步运动,并与整体心脏功能有紧密关系。
期刊
孕妇,29岁,孕2产1,妊娠30+3周.超声检查:胎儿双手呈屈曲外翻,双足呈屈曲内翻,检查过程中未见明显活动.前壁胎盘,胎盘边缘呈片状突向羊膜腔内,突出部分内测及片状低回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