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及内膜通透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ml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对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活性及内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γ-32P掺入法检测动脉MLCK活性,免疫荧光检测内膜通透性,同时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动脉壁的形态结构.结果:在喂饲胆固醇膳食4周的动物组,动脉MLCK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但在喂饲胆固醇膳食12周或同时添加VitE后,动脉MLCK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兔动脉内膜通透性在喂饲胆固醇膳食后4周有所增加,12周后显著增加;12周组膳食中同时加VitE后,通透性有所下降.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内膜屏障完整性的改变可能与MLCK活性增强有关,VitE可能是降低动脉内膜MLCK活性的因素,并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内膜通透性.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犬颈总动脉(CCA)侧壁型囊状动脉瘤(AN)模型,评价微弹簧圈行动脉瘤腔栓塞前后影像学的改变.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16个CCA侧壁型动脉瘤,术后2周对模型组、微弹簧圈栓塞组和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建立14个模型,制作成功率为87.5%,DSA结合无创影像学可以提高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