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郭有个玩乐器的“名星”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十年前,新郭大队宣传队排演的京剧《沙家浜》在我脑海里依然印象深刻,那熟悉的场景和旋律仿佛还在眼前回放、耳边回响着。”徐金水声称。今年74岁的徐金水是土生土长的新郭村人,老人家性格谦虚内敛,殊不知,他可是吴门桥街道新郭社区名副其实的乐器达人,他还擅长小家电的维修,深受着当地乡邻的喜欢。古稀正当年,上了年纪的人,还能够坚持自己的爱好,自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从民兵队到民乐队练就的“十八般武艺”
  在40后、50后的印象里,每逢春节时的宣传队演出是乡村最热闹的一道风景。
  徐金水自幼跟着父亲学习过吹拉弹唱,他的父亲擅长二胡,过去他的二胡声在村上乡里乡亲之间经常传唱。12岁那年,徐金水加入了新郭大队的宣传队,“新郭地区,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尤其文艺方面的人层出不穷。过去村里也经常开展文艺活动,在附近十里八乡颇有些小名气呢。”徐金水回忆。记者在采访时,从吴门桥街道新郭社区的不少老人那里也了解到,那时候不知是上级的政治宣传任务,还是为满足乡民们的娱乐需求,每个大队都有文娱宣传队。自然,这些宣传队的队员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也只有在农闲时才聚到一起排练节目,演出也都是集中在春节前后。那时各大队的宣传队流行“互访”,今天你到我们大队演出,明天我到你们大队演出,有时一天要演出两三场。
  徐金水说,当时新郭宣传队办得红红火火,所有演职人员白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晚上进行排练表演,不计报酬。他记得50多年前他和宣传队队员一同排演《沙家浜》,当时还到处展演。他在其中负责演奏笛子。后来他又参加了村上的民兵队,民兵集训时,他负责吹军号,那只军号一直保存至今。说到军号,可能很多人未曾去了解,战场上,吹军号就是一道发起冲锋的命令。它就像是一把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更是鼓舞将士取得胜利的宣言。画家颜文樑先生少时就喜欢吹军号,其父生性好静,对他的这一爱好颇为反感,不许他在家吹,颜文樑便爬到屋顶上去吹。
  军号之外,徐金水还会拉二胡、演奏扬琴,尤为擅长京胡(唱京剧时用的二弦、胡琴)以及笛子。他后来从事了电工行业,闲暇时依然不忘吹弹心爱的乐器,他爱自己琢磨研究。10多年前,新郭村里几位平时喜欢吹拉弹唱的村民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这时有一位村民提议,是否可以将有着共同爱好的退休老人组成一支民乐队,发挥各自特长排演节目,逢年过节为村民表演。这一提议获得了大家的响应。最后徐金水和蔡炳耀、徐金和等一共8个人组成了一支草根民乐队,新郭这边5个人,横塘那边3个人,他们自发组织了这个民乐队,在一起玩音乐。徐金水说,当时村里有喜事都会喊他们去表演。经典曲目有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沪剧《芦苇疗养院》,还有哄堂大笑型的沪剧《阿必大》,以及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锡剧《珍珠塔》选段等,不过后来因队员凑不齐,民乐队也就慢慢解散了。
  徐金水随手拿起了二胡,拉了一曲《南泥湾》,老伴在一旁说道:“他现在年记大了,曲谱也记不全了,不过他只要看着谱子,依然可以演绎得惟妙惟肖。他弄起音乐,整个人都精神百倍了。”
  经典曲目里的时代回响
  京剧《沙家浜》的故事,讲述了抗战时期,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的十八名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地下党员阿庆嫂,同标榜忠义救国军的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等假意抗战,暗投日寇的人斗智斗勇,紧紧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施计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一举歼灭。据徐金水介绍,当时民兵队排演京剧《沙家浜·智斗刁德一》,他在其中负责拉二胡。为了使演出达到最佳效果,动用了很多能工巧匠之力,制作服装、布景、刀槍等道具。
  “芦苇疗养院,一片好风光。天是屋顶地是床,青枝绿叶作围墙,又高又大又宽敞,世界第一,哪个比得上……”熟悉的沪剧唱段今又在徐金水口中响起。红色经典沪剧《芦荡火种》作为一部沪剧传世经典之作,剧中人物艺术形象闪烁着熠熠光辉。经典唱段“智斗”“办喜事”“芦苇疗养院”等,凝结了广大观众共同的红色记忆。
  “还有《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曲子,时下很流行。此曲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芳香,呈现的是老百姓最平凡、日常的生活样式和劳动场景,流淌的是老百姓最感同身受、喜闻乐见的诗意语言和音乐旋律。”徐金水翻开他的这本“二胡伴奏曲”,里面收录了1700多首曲目,如《梅花三弄》《杜十娘》《唱支山歌给党听》《大红枣儿甜又香》《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快马加鞭送公粮》等,其中不少歌,他都会演奏。
  新郭村没动迁之前,徐金水还经常帮助乡里乡亲免费维修小家电,偶尔在新郭老年活动室当电工志愿者。徐金水的故事是吴门桥街道老年人文化养老的一个缩影,在辖区,还活跃着不少这样的文艺达人。他们的幸福生活,寄托在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乐中。
其他文献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父亲以画谋生,他编画册、绘插图、搞设计,还为大中华橡胶厂、万国袜厂等做广告创作了画谜,在苏州、上海的报纸上有二十多期,上海报纸登的幅面较大,画得也精致,共有三次,均由上海宏大橡胶厂主办,奖品为自行车外轮胎一副。记得有一幅画了桃红柳绿池边系着一匹休闲的马,猜当时影片名一,外国人名一,谜底是“翠堤春哓” 和“马歇尔”。苏州的都是“豆腐干式”的,例如画了一个木匠师傅在锯木,路上一人手挟包
期刊
水墨、彩铅、泥人、橡皮章、羊毛毡戳戳乐、艺术气球、立体盒子……这么多不同种类的DIY手工作品,全部出自一位18岁的苏州好少年——吴明盈。在众人眼中,她是学习好榜样、巧手小达人、爱心小卫士,目前就读的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更是以这么优秀的学生为傲。吴明盈身上有着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思辨力与创意感。教育是静待花开,总有一天会收获那份教育的硕果。  视若珍宝的匠心  自幼在吴门画家、外公章致中的潜移
期刊
5月下旬,江苏省第六批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吴中甪直镇湖浜村田肚浜榜上有名!这个位于甪直镇西南的村庄,地处“澄湖国际慢城”核心区,东接澄湖和水八仙生态文化园,2018年11月被列为江苏省级田园乡村试点。凭着优良的地理与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水八仙特色种植,传承水八仙文化,倾力打造水八仙特色田园乡村。  水乡特色风物 更具江南风情  据了解,田肚浜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过程中,重点修复村庄水生环境,打通断头
期刊
时代激荡,风起云涌。  回忆百年之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五四”运动的激荡。你看到的性格软糯只是苏州人的表面,实际上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苏州人民率先觉醒,特别是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不断探求改造社会的新方案。这其中,苏州的这四所学校里的有识之士,得风气之先,立波澜潮头。  传播新思想的苏州中学“人社”  辛亥革命之后,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成立,这所学校也是苏州
期刊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也以节俗内容丰富著称。苏州的端午节活动历史悠久,展示了苏州地区富于江南特色的民俗传统,也体现了吴地文化与江南文化。让我们一起通过双塔街道百步街社区提前举办的端午活动,感受一下苏州人过端午的传统习俗。  裹裹“小脚粽”,品味独有味道  苏州人过端午,不得不先提吃粽子。从前每到端午节前夕,在苏州小巷深处,朱门半掩,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或
期刊
翻开革命英烈名录,每一位烈士都曾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他们激扬着青春梦想,以赤诚赴使命,用热血写忠诚。今天,让我们回顾这些Super star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红色篇章。铭记他们,是感激,是传承,更是致敬。  侯绍裘:一个人不是为一己而生  1896-1927江苏松江人  不幸被捕之后,他面對敌人许以“江苏省主席”官位的劝降许诺,嗤之以鼻,他就是侯绍裘,也是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
期刊
“金师傅,你夜里还在值班啊?”初夏夜晚,居民朱阿姨正路过山塘街同心驿站,向值夜班的桐星社区党员金白元打了个招呼。“晚上游客多,我给大家指个路、支个招。”金师傅笑着回答,不忘邀请朱阿姨带着孙女来“红悦书坊,周末有约”参加活动。这温馨的场景,文化味十足的活动,都源自于一个好听的名字——“海棠U ,花映山塘”。  “一核一轴一圈五级联动”,聚合资源更显力量  “海棠U ,花映山塘”是2021年虎丘街道党
期刊
“感谢钱书记帮我们解决了防盗窗的问题,让困扰居民已久的安全隐患再也不存在了。这真是一位贴近民心的好书记。”住在吴门桥街道福星小区9幢的朱师傅对记者说。朱师傅口中的接地气的书记就是福星社区的党工委书记、社区主任兼区人大代表钱怡。钱怡身上总有一股韧劲和魄力,遇到困难的事,她义无反顾地不退却,为大家办的桩桩件件都是好事、实事。也因如此,她深得居民的信任与喜欢,彼此如同家人一般地相处着。  “悬空老人”接
期刊
运河畔,旌旗飘,锣鼓喧,蚕里闹……5月之初,立夏之际,苏州高新区浒关大码头依旧沉浸在不久前“运河十景——浒墅关古镇”项目开工的喜庆气氛中。历历往年景,分明在眼前,一年前的浒关大码头亦是锣鼓喧天,苏州浒墅关经开区“奋起直追 大步进位”誓师大会暨浒墅关一体化发展正式运行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吹响了浒墅关地区一体化发展奋起直追的“集结号”。  浒墅关一体化发展的首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推动“产
期刊
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上的各类应用程序、电影电视、游戏等占用了人们大量闲暇时间,留给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同时,人们的阅读也不再仅仅停留于纸质书本,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式手段辅助将内容呈现得丰富而立体。随着多种多样的“城市书房”“社区书房”的出现,在金阊街道,有质量的阅读随时可以实现。  商圈里的静谧书房  中午,在石路商圈附近写字楼里上班的蒋如来到银河广场的全区首家“姑苏24小时城市书房”,在门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