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的分析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7792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电能不断增加的需求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我国加大了对电网建设的力度,扩大了电网的规模,不断完善我国的电网线路建设。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配电网故障跳闸率相对较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就有必要研究配电网故障跳闸的原因,从而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配电网跳闸率,进而满足人们的需要。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
  一、故障原因统计和归类
  10kV配电线路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是难免的。例如由于线路损坏而减弱配电网的负荷能力。一些地区,长年来没有对线路和配电设备及时进行大修或改造,最终出现线路绝缘强度严重降低的情况。根据统计显示,某地区某市一年内就出现160多次跳闸故障,具体的故障分析结果参见表1,并对事故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在实际的调查中,外力机械性破坏和设备电气性损坏都是配电网的主要线路故障原因。其中,前者包括断杆和倒杆、断线、线施工破坏、汽车碰撞以及自然灾害天气造成的滑坡、雷雨大风等原因;后者则通常是指线路短路、接地、缺相、避雷器及绝缘子老化等线路故障。
  二、10kV配电线路故障防范措施
  2.1加强10kV配电线路施工的结构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10kV配电线路施工技术的深入发展,而且具備一定实力后,我国也加强10kV配电线路结构的设计人才的培养,虽然现在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够成熟,但是,相信在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下,10kV配电线路的设计问题会不断完善,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制。所以应大力加强设计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发展潜在的人才,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培养一线的设计人才,增加后备人才的储量。
  2.2防雷、防风方面的措施
  2.2.1防雷措施
  通过前面对10kV故障原因分析发现,引起跳闸故障且几率较大的原因之一就是雷击。所以,要想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措施之一就是加强防雷工作。第一,对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的地点进行接地补强,降低接地电阻;第二,对易受雷击的如安装于河、渠边的杆塔加装避雷器;第三,对接地引下线不满足要求的进行更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线路防雷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防雷的措施也不断的创新。首先,避雷器尽量安装在雷击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段,并且设定自动定位系统(一般设置在主控室)。这样可以在发生雷击时,及时且准确的确定其地点,并根据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从而将雷击事故的损失率降到最低。
  2.2.2防风措施
  为有效降低因大风引起线路跳闸的机率,在设计、施工及运维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尽量增加导线之间的距离;第二,尽量避开风大的区域;第三,尽量缩短塔杆的距离;第四,在档距较大的地段设置间隔棒。
  2.3强化线路设备的管理
  供电企业在对配电线路的相关设备和构件加以采购时,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厂商,与其进行长期合作,从而有效保证设备构件的质量,促使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提高。同时,供电企业应积极储存和保管相关的电力设备,在设备正式进行工作时,应该要认真详细地检查其质量,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有效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由于配电系统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其在长时间使用后往往会出现损坏现象,因此,检修人员应对设备的受损和老化等现象进行事先检查,这样能够在发生电路故障前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当然供电企业可加强管理线路管理工作,对其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并积极组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对线路故障档案记录加以完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效落实线路故障管理的相关工作。
  2.4技术方面的措施
  第一,从用户层面,要认真做好用户设备管理和设备巡视工作,发现设备缺陷要及时要求其进行整改,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性;第二,提高配网的抗外力破坏水平,加强设备日常巡视和维护,发现故障做到及时排除,在配网周边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第三,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工程规划,完善配网结构布置,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不规避问题,不偷工减料,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还要提高配网中线路的绝缘水平;第四,合理的安装线路开关设备,有效控制故障影响范围;第五,雷雨季节做好配网中各设备的避雷工作,及时排除设备缺陷,避免由于自然因素对配网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总之,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供电可靠性,是与用户密切相关的事情,供电企业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故障的发生和及时消除缺陷之外,还应该要积极和当地政府、传媒和广大群众配合起来共同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减少故障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建波.农村电网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问题浅探[J].机电信息,2011(36):63-64.
  [2]罗大强,许志荣,唐军,等.根据历史跳闸记录对10kV配电线路防雷现状和问题的分析[J].电瓷避雷器,2012(2):40-45,50.
  [3]董亚文.10kV配电线路跳闸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J].科技传播,2010(21):66-67.
  (作者单位:莱芜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工作的开展,智能化技术的相关应用也不断变得广泛,同时电网开始逐步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及应用提升了电网的供电效率,但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就对水电行业以及水电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从某种程度上成为推动我国水电行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新形势
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试验区,探讨在ArcGIS中进行DEM总体精度计算的方法,并分析不同比例尺DEM对地面坡度分级统计的影响。为有效校正地面坡度分级统计的误差,构建高精度的1∶2 000地面坡度与1∶1万地面坡度的"地面坡度转换图谱"。在此基础上根据回归统计得出各级别对应的二次拟合曲线,校正能够大幅度提高地面坡度统计的精度。
为有效监督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的绿化进展情况,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实施了对绿化隔离地区2000~2003年现状绿地的钉桩。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Overlay)技术,产生了不在绿化隔离地区内的绿化地块以及虽在绿化隔离地区内但与规划严重不符的绿地地块;对各区的规划绿地指标、实际绿地指标、不合格地块以及地块合格率进行统计。研究表明2000~2003年全市绿化隔离地区范围内新增绿化面积89 km2,基本完
摘要:就我国目前电力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一些抄表、收费及核算工作都交由基层的电力企业内部人员完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用电量的增多,大家对于用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电费管理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电力企业在电费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弊端,不仅严重阻碍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还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创新电费抄核收管理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就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管理及其创新策略展开了论述,以供
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京一号"小卫星和"调查之星"作业系统各自的技术优势,研究探索"月清季累"的土地变更调查新模式,改变以往完全依靠国外卫星进行遥感监测,辅以常规调查方法进行土地变更带来的诸多不便。通过北京地区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应用,验证"双星"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摘要:近些年,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了我国对用电的需求量。这就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对电力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电表作为用电计量以及计费的重要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实现智能电表产业链优化整合,对智能电网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智能电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表;
对于广播电视台的经营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和阻碍了电视台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效率。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认识到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基础上,
农民投入须引导□于瑞祥\陕西近年来,农村资金短缺已成为一个共性问题。尽管目前自上而下实施“向农业倾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但“倾斜”的资金还未能从根本上
九江市加大向贫困宣战的力度1996年11月20日,江西九江市委、市政府在南湖宾馆召开了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市委书记熊承忠同志在会上向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县(市)老建办主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