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劳模马武良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省地勘局418队2011年召开的劳模表彰大会上,一位80后的年轻劳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该队地勘院评估所储量报告编制组组长、地质工程师马武良。
  马武良2005年7月从河北地质学院资源勘查专业毕业后,就招聘来队工作。那时地质工作正处于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关键阶段,由于一大批老同志退休,地勘单位正需要一批年轻人承前启后,马武良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到了地质队。当时,队上正在开展“湖南九嶷山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正需要年轻人到该项目内开展工作。于是,马武良被安排到了这个矿调项目。该矿调项目位于我省南部,是有名的南岭地区,工作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是我省锡、钨的重要成矿远景区。艰辛的矿调工作,不仅锻炼和培养了马武良的业务技能和吃苦精神,而且使他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并在一年后就担任了作业组长。
  2009年,队地勘院评估所需要挑选一名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挑起储量报告编制的任务,并为今后的评估所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大家在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马武良是最佳的人选。于是,马武良在矿调项目工作结束后,来到了地勘院评估所。评估所是地勘院负责承担对外各类报告编制的窗口,在技术上虽然要求没有项目负责人那么全面,但同样要求各类报告的编制都要拿得下来。马武良深知这碗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但他立下决心要在一年之内把评估所所有的业务技术学到手。家不在娄底的他,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工作也不分8小时之内,还是8小时之外,跑野外、下坑道、资料收集、室内报告编制,每天都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功到自然成",通过一年的扎实有效的工作,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是在评估所领先的,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的好评。
  2010年,省地勘局418队承担了55个矿区的储量核查任务,是全省地勘单位中承担任务最多的一个单位。储量核查既是国土资源部“十一五”期间的三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队地勘院201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省国土资源厅为此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求各承担单位务必在年底前完成报告的编制、评审和数据库的建库、检查任务,与其说是一项经济任务,还不如说是一项政治任务。储量核查在技术标准、方法等方面都还是一项很不成熟的工作,更是无前人经验可以借鉴。马武良同志作为储量核查项目组组长,与项目组的其他同志一道,通过向省国土资源厅储量核查项目办及身边的专家请教,不断地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化解了在矿区边界划定、前人资料如何利用、储量计算方法、数据库查错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确保了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由于有了马武良同志带领一班人的忘我工作,储量核查报告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2010年10月底全部完成了初审,12月底全面完成了数据库的建库和检查。其工作成绩得到了省国土资源厅主管领导和相关市级国土资源局的高度评价,并多次在省、市储量核查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介绍。
  从2010年5月20日储量核查全面启动,到12月底数据库建库和检查全面完成,马武良和项目组的其他同志一道,每天坚持工作到深夜,节假日更是没有休息一天。马武良全年出勤342天,包括春节在内仅休息了13天,夜晚加班在200个以上,几个月没有回过邵东的家,多次收集资料路过家门而不入。全年产生的工效是平均定额的2.4倍,相当于一年干了2.4年的活,创造产值达110多万元。作为一个80后的年轻人,能做出如此出色的成绩,不能不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其他文献
冷水江市是一个工业城市,全市面积430多平方公里,在这狭窄的土地上,承载着37万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承载着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公司、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央和省属及其他各类企业近2000家。市委对工会工作寄予厚望,明确提出要“围绕经济做好工会工作,做好工会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市总工会不负重托,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拚搏,围绕“一转三化”战略目标不断
期刊
找工作是一种竞争,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这种竞争艺术的人,才能为自己谋得好工作,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进城务工有哪些类型?    农民进城务工的类型有多种,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技术工。即包括工厂、建筑工地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工作,如瓦工、木工、焊工、管工、电工、车工等生产领域的技术工人,也包括厨师、理发师等服务业的人员。   个体劳动者。如开报亭、特色小吃店,从事家
期刊
斗笠山镇地处涟源市东部,毗邻娄星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万余人。各类工业企业110多个,其中煤炭生产企业12家,年产煤80万吨,产值达4.6亿,年创税利4000多万元。全镇现有年税收超过100万元的企业11家,超过300万元的4家。  斗笠山镇工会联合会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
期刊
日前,江西省贵溪市塘湾镇赛前村黄家村小组黄雪朝家来了一批特殊客人。  原来,他在上海务工的儿子黄胜发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儿子务工的所在单位——上海市徐房集团工会及徐汇区有关领导,特意从上海赶来对家属进行走访慰问。  黄胜发从“农民工”到“上海市劳模”的传奇经历,在贵溪城乡一时传为佳话。    苦学技术成能手    自小生长在农村的黄胜发,1994年初中毕业后前往上海务工。由于一无文凭,二无技术,
期刊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原芳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国税战线上一名劳模的责任和义务。    谦虚谨慎勤奋好学    “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是她做人的资本。无论是担任人事科长、综合业务科长,还是担任副局长,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的态度,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自己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她坚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和财务管理等业务
期刊
李江南深入恒源村调研建设扶贫工作  本刊讯4月22日,娄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江南率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等有关单位负责人,深入冷水江市矿山乡恒源村调研建设扶贫工作,冷水江市委书记刘小龙等参加调研汇报会。恒源村地处冷水江市最北端,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受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村民仍以原始的农业方式耕作,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元,没有任何集体经济。  李江南
期刊
在闻名遐迩的世界锑都、美丽动人的资水河畔,活跃着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迎着朝霞出发,踏着落日归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终日奔波在全市的大街小巷、企业煤矿、工厂超市,他们就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冷水江地税人,冷水江地税人用自己的勤劳与勇敢书写了一部催人奋进的创业史,唱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蓝色咏叹调”:2009年组织入库各项税收突破4亿元,2010年达到了历史性的4.88亿元,预计2011年各项税收任
期刊
她是一平硐煤矿乃至金竹山公司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队长;她带领员工,挑起了矿井后勤管理的千斤重担,班中餐食堂还获得了省级先进荣誉……她就是金竹山矿业公司一平硐煤矿福利队队长段红汝。二十年来,她凭着对矿山的一腔热忱、对矿工的一片深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赢得了领导的称赞和职工的好评。她多次荣获涟邵局、娄底市“三八”红旗手、“芙蓉百岗明星”称号,2007年5月,她带领的福利队班中餐食堂获得了省总
期刊
一个长相帅气的小伙子,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单车穿梭在生活区与生产区的道路上,十八年如一日,他就是现任湖南神斧集团一六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机电副主任——颜轲。自1993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电工工作,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颜轲就立志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也深知作为一名技术工人,最关键的是要掌握技术,只有掌握技术,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才能不被残酷的竞争淘汰。为了尽快掌握电工技术,坚持从零做起
期刊
2005年,新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成立,谢元甫担任中心主任。由于国家监督体制改革之初的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健全和完善,使得成立之初的新化疾控中心各项工作开展举步维艰。谢元甫对外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取得广泛支持。对内他稳定人心,规范管理、狠练内功。根据单位实际情况,邀请老卫生防疫工作者共同制订、修改疾控中心各项规章制度,使得单位从卫生防疫到疾病控制顺利转型。五年来,在以他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新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