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k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并重,通力合作”的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通过实践平台的搭建,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利用各种知识素材进行创新实践训练,结合校外联合培养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58-02
  一、前言
  我国于1999年起开始试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工作,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在职人员,采用非脱产的方式学习学位研究生课程,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进行毕业选题与论文撰写工作。2009年开始,国家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并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又一次明确指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协调发展。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满足国家对信息技术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近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然而,计算机技术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如何培养该类硕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
  (一)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专业学位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实践是提高实践能力和增强创新意识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表现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创新意识普遍不足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日新月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来自应届本科生,虽然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因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经历,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淡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师资结构单一,导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导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引导能力。在现有计算机专业学位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队伍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任课教师的学历普遍较高,基本上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这些直接来自海内外高校的博士教师,却很少拥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因此,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仍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大多重视理论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案例或项目较少,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考核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没有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测试,从而最终形成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三)专业实践基地不足,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
  对于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虽然有些学校实行了校企联合培养,但一些企业的实践环境与资源不足。它们大多注重经济效益,而学生的培养有时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一些重要项目和核心技术层面的东西,一般很少让学生参与,学生大多从事公司琐事、测试、客服和售后处理类的事务,真正地从事实践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机会很少。
  (四)双导师制大多流于形式,企业导师积极性不高,疏于指导
  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多采用双导师制。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培养过程要结合行业和职业特点,正确处理好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的关系,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外导师应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或研究方法的指导,企业导师实践经验丰富,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实践创新指导。但我国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双导师制浮于形式。分析原因有三:其一,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企业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其二,学校往往对企业导师有职称和学历的要求,有些实践经验和能力丰富的员工达不到导师要求。其三,没有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很多导师只是挂名,并没有真正进行指导。其四,校外导师的劳动报酬缺乏明确的规定,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疏于指导。
  三、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根据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现状,当前十分迫切需要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方法。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培养方法及学科特点等因素进行研究,我们提出“校企并重,通力合作”的计算机技术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校内培养方法
  大学作为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承担单位和主体,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全依靠联合单位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不明智的。因此,校内必须建立适应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模式及硬软件平台。
  其一,搭建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平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实践平台包括两个部分: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硬件系统平台属于专业核心技术交叉集成平台,在该平台上,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可进行项目的自主学习、综合设计、应用开发,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平台包括模拟电子、数字电路、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单片机技术、网络通讯编程、网页制作、无线电通讯、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嵌入式技术等的多项融合。在软件平台上,学生可构建软件系统,为学生实践提供集成和优化的控制接口界面,包括集成开发环境、二次开发环境、编译环境、软件集成设计等。   其二,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项目驱动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综合实践平台包括能力训练与提升所需的软硬件素材,共同形成知识素材库。在此素材库上,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师可设计若干不同的项目集,建立能力培养项目库;学生可根据项目需求从素材库中选取所需知识,通过设计与实施不同项目,达到创新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形成能力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研究与协作,发现、获取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素质,完成自我创新素质库的建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以研究生能力培养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平台建立、项目实施、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等环节的训练,最终提高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二)校外培养方法
  除了校内注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外,学生更应该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去。企业中的项目,通常是解决生活与生产实际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典型性与代表性。参与这些项目,能培养研究生解决社会重要与热点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
  其一,重视和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开创与精选项目多、业务精、责任心强、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与学生培养任务的优质企业作为专业实践基地。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机会的同时,也为他们更好地了解现代企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方式。同时,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与社会接轨的良好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融入社会。通过校企产学研的合作,研究生可参与到基地的生产实践和应用开发,这些都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得到保障。
  其二,通过健全企业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实时兑现待遇,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合作导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双导师制在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优势。结合计算机技术学科特点,不断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建设,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力求构建和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师资队伍。遴选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时,既要体现原则,但也要有适当的灵活性,不要把优秀的企业员工因为学历和职称的原因拒之门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要求校外导师全程参与,在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听取校外导师的意见。
  四、结束语
  本文对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校企并重,通力合作”的计算机技术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学校通过开设系列创新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课程,搭建创新能力综合训练平台;学生以项目实现为目标,通过自主、协作与研究性学习、系统综合设计与编程实现等系列活动,显著提升研究生的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校外联合培养单位的实践基地与师资建设;通过创新机制与体制,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双导师”的优势。该培养方法的落实与实施,将有利于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我国企事业单位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和高层次的实践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英密,张乐平,朱敏.试论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6-10.
  [2]朱晓芸,杨潮.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104-108.
  [3]崔少国,李梁,黄贤英,王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J].福建电脑,2013,(2):183-18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 (Hcy)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老年脑梗死患
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告诫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不断地进步,才能趋于完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平时在作业、练习,甚至考试中的
[案情]rn2016年2月9日凌晨,蔡某与朋友一同到KTV包厢喝酒,期间,KTV经理毛某到该包厢敬酒,因其他包厢客人叫毛某去打招呼,毛某中途离开时,将外衣、对讲机和一部苹果手机等物放
摘 要:思想与艺术之间产生的冲突性,促使服饰包装的过程中街头涂鸦艺术能够以富有冲击力的视觉美感展现潮牌服饰形式美、节奏美、写意美的特征,这对于表现特色的服装艺术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服装包装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阶段服装的特点,将情感因素融入至体验模式当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街头涂鸦艺术的应用方法,并提出对应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街头涂鸦艺术;服装包装;潮牌  正如潮牌服饰的
【摘要】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重难点所在。本文首先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图能力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83-01  从广义看,地
【摘要】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多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式沉闷、缺少趣味性等弊端,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初中数学创新教法的构建原则及具体的措施,从而幫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 ; 数学 ; 课堂教学 ; 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创新。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课本知识领域里,应该是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后,进一步的深化和熟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课本的知识举一反三,达到“温故而知新”,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题:(苏科版教材八上第25页)  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身高的范围和整体分布情况,抽样调查了八年级50名学生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cm)  
日本禅宗的高僧一休宗纯是一名著名的五山文学时代汉诗人。他喜欢在诗中使用“风流”一词及其意象。风流这个词里既看出一休超越世间礼法束缚的决心,也有作为一名僧侣,超越所有
【摘要】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但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了探討。  【关键词】小学 ; 数学课堂 ; 教学效率 ;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06-01 在新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