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交流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长久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初中英语的教学处于与母语文化的“断链”与“失语”状态中。本文通过探讨以交流为目的母语文化渗透,是达到文化交流、语言互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母语文化 意义 现状 策略
  一、母语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分析
  包天仁教授对这一现象深表忧虑:“现在的教学、培训几乎都是这个理念,把母语当作洪水猛兽。各种优质课、观摩课,如果用汉语做点介绍、讲解或分析,都是严格禁止的,这就大错特错,成了不可饶恕的罪过。”包天仁教授的这一段话,无疑道出了目前英语教学中母语的尴尬处境。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存在着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难免受到母语“图式”的干扰,导致中国式英语非常普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这种不利的负面影响,强化了人们对母语负迁移作用的认识,忽视了母语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导致我们的英语课堂完全排斥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渗入。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习得不同语言的目的其实质是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母语文化在英语中的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汉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而笔者曾在所授课学校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已经结束了初中词汇学习的初三学生,对其进行关于母语文化的小测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中国传统的节日、饮食、文化英文表达方式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味注重西方英语文化的引入,却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渗透,导致两种语言难以得到交流和转换。
  二、母语文化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教育意义
  提到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影响,教师首先想到的现象,就是所谓的母语负迁移。认为用英式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其学习效果应该是最佳的,中国式的英语教学受到批判。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母语对英语学习不仅有负迁移的影响,更有正迁移的作用。学习者通过对母语语言的习得,可以将获得的语言技巧及其对世界的認知直接融入到英语学习中,从而降低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例如,语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和汉语发音部位和方法相同或者相似的对等因素,拼读英语音标;词汇教学时,可以利用汉字的构字法和规律,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构词方法和规律,通过词根、词缀巧记单词;语法教学时,利用母语的语法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句型和结构。
  此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语言的社会意义更加重要,注重交流,感知交往的魅力,成为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向。我国开展英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更是为了用英语這一门国际性语言向其他国家传播我国的母语文化。在英语教育中,如果母语文化的地位得不到重视,那么学生就不能够很好的用英语来正确表达中国文化,更不能自如的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翻译,导致沟通交流不顺利。
  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文化学者查根斯就曾经对我国的母语文化作出过可行性研究,认为汉家文化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具有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符合中国式教育逻辑的文化理念。可见,在英语教育中渗透母语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巧,还可以加深其对母语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母语文化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重要性,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推行渗透中国的母语文化,是新时代社交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母语文化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进行中西比较研究
  对教材的深入发掘,是指在词汇、语法及课文的讲授上,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现行的英语教材其文化性多偏向与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对英文的内涵把握不清晰,介于英文语境和汉语学习方式的夹缝中。对教材的分析,应该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化分析上,给学生一个拓展的平台,既西方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一个词汇的词源意义,不单单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更加使学生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这样做的意义是让中西方文化产生比较,给学生展示出我们母语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放开眼界,用更加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其他的不同文化,也更加重视我们的母语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视野。
  2.改变教学方略,重视文化审美
  将母语文化渗透到初中的英语教育中,最直观的方式不外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知识进行碰撞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桎梏到单一的知识学习中来,枯燥的词汇记忆、语法背诵和篇章翻译已经不适合新的课程改革方针,更不要说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接受力强的青少年一代,每天都会在网络和生活中触碰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母语文化的对比学习,并且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就成为了深入母语文化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电子课堂教学,将学生从桌椅上解放出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情景对话,加入最平常的母语文化,进行中国人之间的英文对话,在新的英语评价方式中,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实践改革,结合该地的校本课程进行课后的英文社团、合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活学活用,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将母语与英文进行结合。
  四、结语
  母语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渗透,其意义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中西方文化交往能力的要求。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仅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还应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母语文化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蔚莹;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中学生英语, 2015(2):63-63
  [2]杨琴;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及其途径[J],未来英才,2015(5):80-81
其他文献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中职院校连续扩招,办学规模也随之日益增大,中职院校的发展占据着教育行业极为重要的部分。本rn文就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辅导员专业素质展开论述,提高中职辅
期刊
新时代,新环境,新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方面面临的新形式、新任务、新特点,针对新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
佳能和尼康,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相机品牌。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当球场上的各路豪强为争夺“大力神杯”而惨烈厮杀时,佳能和尼康在绿茵场的边上也在为争夺“世界
期刊
“抓质量、严管理、创品牌”主题活动,从项目部到生产班组、从干部到工人要始终把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坚持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走质量效益型道
险被坍塌的树木砸到    热带的许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树的主干常具富有特征的外表: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长着稀疏的疣突,有的披着密密的尖刺。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在土面的板状根;板状根由粗大的侧根发育而来,构成扁平的三角形的板,有时高达3-4米,显得颇为壮观。它们大大加强了巨树的支持力,抵御风的侵袭。  不过,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板状根固定着植物本身,丛林中树木坍塌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有一次我正
期刊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在发病驰缓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康复,观察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效果。方法:将14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康复训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肩负着民族的重托、人民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育和教学质量,就成为当务之急;认真做好
期刊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也更为紧迫,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