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在时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旋律。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逐渐成为21世纪最具现代化的课程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体育课程在改革中的基础,并在原有教学模式中进行改变,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化的安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课程;课程结构
  中国分类号:G423.07
  引言
  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组成部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体育课程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在积极改革中,使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体育课程由原先的身体素质逐渐转向体育素质发展,并且在体育课程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中都发生重大的改革,因此,为适应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体育改革,体育教师要从根本做起,以竞技体育为基础,以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动下,体育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新的体育课程观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为体育课程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育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除此之外,体育课程在发展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带来的影响,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育竞技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不仅包括了体育活动,也包括了体育理论,其中,体育课程的含义以及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所谓的体育课程主要是指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主要包括了在体育课程之外的经验以及体育课程之内的经验。并且在体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把体育课程与其它课程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其成为有机结合体。
  (二)体育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隐蔽课程,这种课程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体育知识,并且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内容进行课程的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课程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体育教学观念对体育课程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教学观念得到改变,在以新理念为指导思想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发展有利于学生的体育教学观念。
  (一)对体育教学中“重教轻学”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我国传统体育课程之中,教学观念主要采用单一的方式,往往会形成学生在教师的思想中前进,在教师的思想中发展的局面,这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动力,会使学生在被动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1]
  (二)对体育教学中“重传授轻发展”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这种情况虽然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文化有所了解,但是却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了忽略。在素质教育理念中,教师要对此现象进行改变,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体育课堂中,要积极唤起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體育知识由传授向发展进行转变,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又能对自身起到良好的放松作用,对智力起到良好的培养作用。与此同时,对体育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康的身躯。[2]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体育课程不单单是针对体育教材,而是在利用体育教材的辅助中,把教材中的功能得以发挥,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体育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模式进行转变
  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传授学生体育动作与动作要领,而对于在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很少有教师教给学生。虽然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会很多体育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不会利用学到的技能进行身体锻炼,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时的动作要领,没有告诉学生这些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的过程,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对体育教学中“重统一轻差异”的模式进行改变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需要学生按照相应的模式与格局进行发展,但是,现如今,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会从根本上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3]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在改革中要改变传统“重统一轻差异”的基本模式,要根据学生的性格与特点进行教学,只有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中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与特长,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念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模式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清晰化
  体育教学作为一项具有目的、计划的活动,在课程改革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在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中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在开展中具有方向性。教学目标作为整个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是评价体育课程是否顺利改革的标准,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要实行体育教学的清晰化,根据教学的对象以及教学的对象的水平进行划分,其中,体育教学目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分别为体育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体育教学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这四个表现形式中,体育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的系统。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合理化
  体育课程不单单是对体育知识进行积累,更重要的是对体育方法进行总结与讨论,要想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就要使体育课程改革更具合理化,并且要认清课程结构的主要影响要素。[4]体育必须课与选修课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相互配合与相互结合中进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
  结语: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下,体育课程作为诸多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在传统课程的模式中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因此,在对此改革中,要对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拜托课程的惰性特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我国体育课程以及体育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姝皎.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研究[D].郑州大学,2010.
  [2]夏成木. 转型期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 宜宾学院学报,2006,12:116-11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清热痤消胶囊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青春期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用当归苦参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选用清热痤消
【摘要】近几年,随着文化课的所占学生学习比例越来越重,学生对体育课存在很重的厌学情绪,而学生在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感到枯燥甚至是反感。而这就成为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直接原因,也因此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成为现阶段迫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体育;改革;兴趣;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9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对此深有体会。体育训练,是苦差事。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确诊后行前哨淋巴活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改革在日本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一系列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从其国家利益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最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的水平变化情况,探讨其在诊断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至2015年1
中国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工业档案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第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10年1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理事长于清笈主持,名誉理事长贾成炳到会并讲话.学会副理事长陈启
摘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工作已逐步展开,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改革,政治课教材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手段现代化,不仅强调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而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对政治课的考核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当然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依从性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剂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近1年的50例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6例。由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强化宣教指导;对照
目的:探究牙列拥挤矫正后的稳定性问题,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择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入院行以牙列拥挤矫正的患者100例,使用牙弓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所得上下前牙不齐指数平
目的:探讨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维生素 C 注射液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64例有输液指征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