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重门”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对一个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谋生手段,还是价值体现?正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每个人对“工作”都有着自我的解读。而我对“工作”的理解,也伴随着工作对我的历练和我自身的成长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职场的小门
  七年前,我有幸通过考试,成为河北省远程中心的一员。记得那是2007年8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心怀着喜悦和自豪迈进了期盼许久的门槛。之所以喜悦,是因为能从事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可谓殊为难得;之所以自豪,是我当时心里想着,能进入省委组织部的大门,就等于端上了“金饭碗”,能更加进步。那一阵儿,工作给我带来的荣耀感让我自得和欣喜。
  进入中心后,在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下,我开始接触具体业务。党教制片、站点管理、教育培训、网站建设……伴随着对工作职能的逐渐了解,我反而有点迷茫了:这职业虽然看起来很不错,但千头万绪,每天我都筋疲力尽。
  正当我迷茫之际,领导看出了我的思想苗头,主动找我谈心:“小蒋,人如果将工作当成负累,那么就会迷失;反之如果将工作当成自己追求梦想的阶梯,那么就会充实。你将工作当成什么呢?”我愣住了,原来,我只是将工作当成了职业,却没在其中投入热情,看来,我得重新定位对“工作”的理解了。
  事业的中门
  对“工作”的重新认识,让我重拾信心。正在这时,全省2009年远教工作协调会召开了,中心面向全省展示远教工作,我参与了会务筹备工作。那段时间我一直和同事们紧张地忙碌,接触了大量业务资料,从而更深地认识到远程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我感觉这份工作虽累,却十分值得!
  在会上,我还结识了很多基层远教干部,我真心拿他们当前辈,请教他们问题。而他们每个人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提起远程教育——自己的工作,都很激情四射:谈这项工作对基层的作用,谈干工作时的酸甜苦辣,谈自己的挣扎和坚持……我看得出来,他们每个人都是真心热爱这工作的,用他们的话说:“既然干了,就要干好。何况咱远教是真能为基层老百姓谋实惠的,群众欢迎着呢。”由此我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们的区别,我的迷茫就在于我缺少对基层的关注和对信念的坚持。
  那次以后,我把远程教育工作当成了我的事业,全情地投入到工作中。既然是事业,那就要有事业心。我开始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习制片知识、了解设备维护方式、熟悉站点管理常识……虽然日子变得更加忙碌了,但我充实了很多。对我来说,远教工作已经不是那份仅供“糊口”的职业,而是一份充满激情的事业。
  人生的大门
  记得有句诗说:“激情如薪火,总有燃尽时。”随着我对业务的熟练,工作带给我的挑战和激情也随之递减,我没有了以前的兴奋和解决问题时的快感。也许,做任何事业都会烦会累会习以为常。但我却不想如此,我幻想生活中能拥有更多的快乐。
  而此时,我的工作范围扩大了,走访基层站点的次数多了起来。我想,这样也好,外部环境的改变,应该能让心境也随之变化。在基层,我结识了一群可爱可敬的人:邢台县的一名村站点管理员尚建军,一位朴实的农民大爷,为了能吸引乡亲们到远教站点,年过半百的他在网上学种植技术,建立了第一个大棚蔬菜示范点,以身示范,推广着远程教育工作;三河市段甲岭镇小赵庄的村书记王德江,通过远程教育网学到了为民服务的路子,帮助村民解决了致富难题……这些默默奉献在基层远教岗位上的人,在我走过全省的11个地市、50多个县区、1000余个村庄站点中比比皆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奉献的快乐,体会到了服务的真谛,更汲取了前进的动力。
  如今的我,已经不仅简单地将工作看成事业了,而更是把它当成了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这份工作,我的人生才如此快乐。我喜欢这份职业,钟情这项事业,更热爱这种生活。
  (作者单位:河北省远程中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宣城市为拓宽服务党员群众新渠道,提高远程教育覆盖面,积极打造远教文化广场示范点。一是整合资源促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积极争取多部门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充分利用美好乡村建设等契机,推进远教文化广场建设。二是聚合人才促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远教文化广场的组织领导,把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好、电脑操作水平高的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后备干部选为管理员,制定日常管理使用维护制度,确保远教文化广场有人管、能管
期刊
丰都县素来享有“肉牛之都”的美誉。2015年4月14日,重庆市远程教育视频互动教学走出演播室,来到丰都县社坛镇肉牛养殖基地,举办了肉牛养殖现场教学直播活动。此次视频互动现场教学是市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二期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特邀丰都县电视台吴银老师做主持,并请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畜牧兽医师邹正贵老师从牛犊的接生、棚舍建设、肉牛购买、疫病防治等多个方面为全县广大肉牛养殖户解疑释惑。通过全市远程呼
期刊
黄山胜景引来天下客,徽墨余香浸润古风情。安徽省歙县向来因徽州贡菊产地而闻名遐迩,而歙县杞梓里镇唐里村近年来也因茶走红。该村积极运用远教手段,将唐里先锋网作为打造有机茶种植基地的坚实平台,让清茶的幽香伴随着远教的东风飘散四方。  学 ?有“网”老师!  种茶可是个“技术工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但唐里村村民自有高人指导:“我们有个‘网’老师,这老师可厉害了,把茶叶种植讲得头头是道!”村民口中的
期刊
有句俗话叫“找不到北”,形容人晕头转向、不知所以。请放心,如果你真“找不到北”了,那么就请来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这里,是全中国的最北!只要到了这儿,你就敢拍胸脯说自个“能找到北”了。不过,要论“找北”,生活在这里的北极村人可比一般人都快。在远程教育的指引下,他们正在这中国最北的致富道路上大步向前奔呢。  “王站长”的“帮富经”  在北极村一提起“王站长”王凯,全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不过他这个“站
期刊
阜城县坚持与时俱进开展党务工作,深入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总结基层工作中的新亮点、展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创作出了一批本土气息浓郁、艺术性和教育性兼具的优秀微电影作品。开展“微动我心”活动,让党员群众参与微电影演出、制作,共征集剧本32个、报名演员69名、报名工作人员103名。为方便大家观看微电影,该县一方面打造电视播放平台,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微看天下》栏目,每周循环播放一部党建“微电影”;另一
期刊
为了促进远教学用工作,助推地方产业发展,不少地方都尝试将站点建在产业链上,以提升远教服务的实效性。但是,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远教+产业”这一做法在具体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首先是对当地的产业布局、资源优势、群众需求等情况摸底不透,以致在按产业分班教学时指向不明确、对象常错位,答非所问或学而无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次是对同一类产业内群众的生产规模、资金实力、接受能力考虑不足,
期刊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传统的党员教育工作也必须不断适应现代信息传播和服务日益强调个性化的“新常态”。为此,河南省平顶山市围绕“思想建党”“作风常态”“基层突破”的要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彩信版党建手机报——《平顶山党建手机报》,通过规范化、高效化运作,构筑起加强党员教育、沟通党群关系、推进社会和谐的“掌上桥梁”。  紧贴实际,设置栏目内容  《平顶山党建手机报》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掌握
期刊
如何让远程教育服务落实到农民群众致富的具体实践中?广西凤山县远程办有新招。位于南疆边陲、县域七山一水的凤山县穷则思变,在石漠化山区种核桃发家致富。凤山县远程办及时跟进,针对核桃种植产业的前期宣传发动和后期技术推广,以及形成规模后的产业升级,制定了一整套远程教育“靶向服务”方案。这一创新举措为凤山县石漠化治理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场景一:远教喇叭搞宣传,给群众加油鼓劲  时间:201
期刊
江苏省泗洪县依托远教平台,紧紧围绕远程教育的宗旨,培养造就了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新型农民,使泗洪县富民强县路越走越宽。  “赵书记,自从咱们村成立水产养殖流通协会后,村里搞水产的不再单打独斗了,合伙抱团做生意。现在我们的销售量眼瞅着天天增长呢!”说话的是泗洪县半城镇洪安村的水产养殖大户,赵书记则是村官赵保康。平日里赵保康和所有负责远教管理的村官一样,总会抽上一点时间到各个村
期刊
从那个火红的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对一篇名叫《为人民服务》的文章耳熟能详。毛泽东主席通过对革命战士张思德的悼念,将这沉甸甸而又金灿灿的五个大字,永远镌刻在了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心头。自此,无数党员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来牢记、践行这句话。事贵于恒,也许,做一件为人民服务的事很容易,能在一段时间内为人民服务也并不难。那么,一辈子都为人民服务呢?这个答案无从知晓……然而今天,当我看到了《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