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或将行至十字路口

来源 :商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句话说,再印那么多钞票,没地方可用了,有可能成为“以人民币命名的印刷品”。
  
  有人说,看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观察三方面的数据即可:用电量、铁路货运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而这三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减速的态势仍在延续。
  自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中国经济第四次出现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低于8%的局面。前三次分别出现在亚洲金融危机、网络泡沫破裂和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因此,如果单纯从GDP增速数据而言,中国正在经历次贷危机以来的“二次衰退”。
  从长期而言,从1978年开启的高速增长的运行轨迹,可能已经行至新的十字路口。其中集中表现在三个转变:
  转变之一:中国货币化进程已行至拐点
  截至2012年7月底,中国人民币贷款余额已高达60.1万亿,较2008年底的30.3万亿,翻了一番。但中国特有的危机期间信贷高速增长现象,实际上在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就曾出现过:1995年底中国信贷余额在5万亿左右,到1999年底信贷余额已经超过10万亿,信贷总量4年间翻了一番,年复合增长率也有21%(央行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底信贷余额9.37万亿,但若将当年从四大国有银行一次性政策剥离的1.4万亿信贷算上的话,实际信贷总量为10.8万亿)。可见,反危机下信贷的非常规增长实际上是中国宏观调控的一个特有现象。
  除了上述反危机下的信贷投放特质之外,中国货币供给增速加快还源于自身的货币化过程——持续的超额货币供给并没有带来持续通胀,即伴随中国市场经济范围的不断延伸,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货币化进程也相应经历了商品吸纳、资产吸纳两个阶段。
  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一方面触发了政府的反危机公共干预,但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轮政府反危机干预之下,客观上也加速了中国货币化进程,表现为原来能够吸纳超额货币的商品领域、资产领域已经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趋势,而在新的吸纳货币领域出现之前,即经济运行新的增长点形成之前,超额货币则一定会形成通胀压力。
  换句话说,再印那么多钞票,没地方可用了,有可能成为“以人民币命名的印刷品”。
  转变之二:中国的外需依赖模式行至拐点
  截至2012年2季度,净出口对GDP的负向拉动已经连续6个季度,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2008年危机爆发时,成为自1994年中国“双顺差”形成以来,外需最差的时期。
  但当前外需对于经济的负拉动,不仅仅是因为欧美国家对于中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吸纳的暂时性疲弱,更本质的原因则是维系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成本“三低”局面已经结束,即原有的低劳动力成本、低资金成本和低环境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消退。伴随居民对于货币实际购买力的诉求、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保护以及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过去人为压低资金成本的环境已经很难维持;劳动力成本伴随人口红利的结束以及未来老龄化的压力,逐渐上升的趋势已经形成(此前“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就是矛盾的极端表现);环境成本就跟不用说了,各地方政府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筹码了(近期的“什邡事件”、“启东事件”就是最鲜明的实例)。
  转变之三:中国实体经济规模扩张模式行至拐点
  当前经济运行中第三个变化,就是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参考日本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大衰退中表现的研究显示:经济衰退是由于股市以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渡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会将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即实施资产负债表修复工作,而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合成谬误——即便银行愿意放贷,但也找不到借贷对象的异常现象。
  可以说,在经历危机爆发下的快速下滑和反危机干预下的快速复苏之后,中国经济已经行至新的十字路口,即在经济周期性运行、经济结构内在式调整之下,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开始资产负债修复下的自我调整,这种新情况是自1992年中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首次出现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进入拐点期。
  有人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中国经济:“中国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格局产生的影响是自上世纪冷战结束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它创造了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成长历史;它极大地改变了占全球20%人口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它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成为全球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加工业、能源和矿产品需求的最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尽管存有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总体而言它仍处于进行时状态,而不是一个完成时,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在未来的12至15年内中国有可能在总量上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编辑陈翔
  《商道》杂志QQ⑤群号:184484127
其他文献
“如果一个医药产品能流行上百年不衰,那么,这个药品一定有他独特、神奇的疗效。”  ——济世堂李占标膏药第四代传人李瑞成。  2010年11月12日,洛阳晚报A08版刊登了一篇报道——“济世膏药美名传”,该报道大篇幅讲述了位于洛阳老城明代鼓楼下一个叫“济世堂李占标膏药”百年老店的发展历程。  报道显示,济世堂李占标膏药距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曾为古今中外多位名人治愈疾病,入选“中国四大膏药”之一,
期刊
夏天的时候,我还经常在路边看到打太极的老太太,打篮球的少年以及卖烧烤的路边摊。如果张择端还活着,这些景象足够他再画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因为时不时发点牢骚,被一个朋友教育:“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好呀!你看——”顺手往窗外一指:“到处是高楼大厦!比国外很多地方现代多了!你看我们现在这个餐馆,还有周围的餐馆,全是满的……”  我承认,虽然空气能见度有限,顺着她的手指,我的确看到了窗外很多熠熠发光
期刊
“摔炮”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娱乐品,但也是国家出台禁止条例的烟花爆竹类,所以就有人看准了商机,他就是退伍军人“王裕岱”研制发明了摔炮的替代品——霹雳闪光豆(专利号:ZL810000137.1),也是献给孩子们的巨礼。  此产品是响声玩具不含炸药火药成份,又是国家扶贫项目在2010年第十二届北京博览会上评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小本投资项目第一名,不必办任何证件即可生产销售,项目上市几年来为社会解决了上千名无业
期刊
本组合被《现代营销》杂志社评为“金牌产品”、“2012年最受读者关注项目”、“十佳创业明星”等誉名。  由于我的性保健知识、方法都是来源于实践,经证实真实可靠,对比之下,我发现性学专家、学者、权威们有很多说法、结论是不切合实际的,至少可以说不正确、不准确。如他们说“性生活的好坏与阴茎的大小无关”,有关无关女人最清楚。又如他们说“无论什么办法也不可能使阴茎再度生长,所以阴茎短小者,你就别枉费心机了”
期刊
邓通,西汉文帝宠臣,凭借与汉文帝的特殊关系,依靠当时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  邓通被西汉司马迁《史记》和东汉班固《汉书》分别列入《佞幸列传》,佞幸就是善于拍马屁得君主宠幸,和奸臣差不了多少。邓通本是未央宫中一个不名一文的小人物黄头郎,也就是划船的船夫,无意中因为当时的皇帝汉文帝刘恒的一个梦而得到了宠幸。《史记·邓通传》记载:“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
期刊
[摘要] 绩效管理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诸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有效激活员工的潜能、聪明才智,进而实现员工未来发展与组织绩效的一致。我国加入WTO后,很多企业都在或准备实施绩效管理。然而经过中国企业这几年的实踐,绩效管理在中国却犹如一座围城,城外的企业如饥似渴地祈求这幅灵丹妙药,而城内的企业却对药效信心渐失,问题在哪里?我们如何应对?本文就此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绩效管理
期刊
以iPhone4为例,它在淘宝商城的售价4400元,在淘宝集市的售价约4100元。它在香港官方网站上售价是4688港币,折合人民币3845元。也就是说,淘宝集市的最终售价就是从香港买过来的手机价格再加上200元利润。  近年来,我国网购零售额增长速度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网购市场交易总额是5231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还多。按照2010年的数据,我国网购已经占全球网
期刊
在山东省东平县有一家天宇特种防水培训公司。公司的老总叫王裕岱,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防水大王!一个不怕挫折,愈挫愈勇的退伍军人,自1992年复员回家创业开始, 十多年里一心扑在建筑防水领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泰安市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帮贫济困先进个人”。他所创办的山东天宇特种防水公司,也成了国内隐形防水企业的领头雁。主要产品有:防水王(防水抗渗精),J
期刊
彭序的爸爸说,把彭序放在智新超越,培训完后再看效果付学费,当场让耿军写了一份“军令状”,大体内容,彭序如果培训效果不好,智新超越将双倍返还学费。  网上网下三位一体 智新超越扎实跟进售后服务  智新超越的思维特训,自2009年开始面向全国招商推广以来,如今,已让数以千计的学子,找到快乐学习的轻松方法;也让无数参加过思维特训的授课者,获得了高人一等的思维方式;同时更让那些慧眼识金、伺机而动的投资者
期刊
如果能有幸再活20年,我一定要在祖国的土地上植树造林一千万亩,这就是阜阳万里常青公司创始人——一个普通中国老汉的心声!  植树造林一千万亩,一句简单但却振聋发聩的誓言,那该为社会提供多少能源!为后代奉献多少森林!为人类改善多少生态!  为此,他精心选优培育出了一个生长快、虫害少、抗性强的优质树种,并把它命名为高峰牌速生竹柳;  他运用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种植密度,提高经济效益,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植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