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剖系统引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long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双Lasso导管标测技术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隔离预防心房颤动复发.方法 13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56±8)岁,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导管消融.其中,8例为频发的阵发性房颤(1~20年),5例为持续性房颤(1~4年).窦性心律下起搏远端冠状静脉窦或房颤发生时,利用电解剖系统进行左心房重建.然后,将两根Lasso多极导管同时置于右(左)上、下肺静脉之内.在距肺静脉口1 cm左右处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消融终点为左心房-肺静脉/周围组织完全性阻滞,表现为放电时肺静脉电位消失.结果 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下电隔离成功,5例持续性房颤和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窦性心律和房颤发生时电隔离成功.3例患者放电时房颤终止:左肺静脉隔离时房颤终止1例,右肺静脉隔离时房颤终止1例,左肺静脉隔离完成后54 s自行终止1例.其余3例需体外电转复.消融术时间为(256±56) min,X线曝光时间为(39±11) min.无并发症发生.在术后平均随访(104±50) d,只有1例患者在第71 d时出现不典型心房扑动,自行终止.其余12例患者均无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结论有明确心电学隔离指标的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肺静脉既可为房颤的诱发机制,亦有可能参与房颤的维持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特发性左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电图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对5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左心室流出道室速患者行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5例患者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呈R波;Ⅰ导联呈rs或QS波,振幅大于0.5mV;V1导联呈rs或RS波,胸前导联R波移行发生于V2~V3;aVR和aVL导联呈QS波,3例患者的消融靶点在左冠状窦口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有关脑血管病研究、预防和治疗的专业性期刊。于2004年1月18日创刊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11-5126/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921。邮发代号:80-155。
期刊
期刊
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文对我院1997年6月至2003年6月期间植入或更换的478例次永久心脏起搏器中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7个病例进行分析。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精确定位是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成功的关键。
周芳凝  2021年度的诺贝尔奖近日陆续揭晓,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两位科学家因发现温度与触觉受体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这意味着,日常中我们对于冷、热,和触觉的感受能力,可以在被引发的神经冲动中被观察和定位到。我们喜欢去关注诺奖的研究成果,因为它们往往是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文明下能给我们未来生活带来福祉的希望之光。今年的医学生理学奖发现,似乎也引起了大家
期刊
QT间期指体表心电图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是心室电兴奋过程的标志.QT间期受心率影响大,生理状态下,心率快时QT间期短,心率慢时QT间期长.心率在60~100次/min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44~0.32s.影响心室电兴奋过程的各种生理和病理因素均可引起QT间期缩短.短QT指QT间期短于正常范围.
目的评价慢径改良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访了184例房室结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的AVNRT患者[男性82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48.8±15.2)岁],平均随访时间(32±2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PR间期、心动过速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接受随访的本组患者慢径改良术成功率99.5%(183/184),
目的 了解某单位特定人群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单位抽取24个调查点,共231308人,于2002年5月至10月,抽取2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面对面向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房颤及相关疾病史,化验血常规、血糖、血脂等。结果 共调查4139例,男性3631例,女性508例,平均年龄(45.09±10.71)岁。诊断房颤13例,患病率0.31%;高血压625例,患病率
为了让广大的心电图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了解心电信息学的新进展,提高心电信息学方面的水平,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承办了2006年度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心电信息学新进展研讨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