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尤其显得急切和迫切,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地理教师的面前。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地理知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需要教师把地理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地参与,使地理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地理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愿学、不想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从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把学习氛围营造起来,将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以前不良习惯的纠正。我们要从身边挖掘课程资源,使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无论结果对与错,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并在肯定的同时帮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辅导,给予恰当的提示,让学生感到“跳一跳,够的着”,有成就感,使之进一步探索下去,有兴趣去探讨,去寻找答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因此,有效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渴望和成就的欲望。兴趣是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高境界是乐学。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听、触觉来接受教师所传来的信息,一般认为以视觉为有效。但实践证明单一的形式不如综合传输的效果好。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用眼接收的信息约占85%;用耳接收的信息约占11%;用鼻子闻接收的信息约占3.5%;用舌头尝占1%;用手和身体接触占1.5%。显然,视听结合多渠道的信息传输是能提高效率的。多媒体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它创设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长江》一课的课前2分钟,首先播放了长江的一段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很快身临其境。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用一段影视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地理课中讲到《日本》时,经济的发展是重要的知识点,这时,播放《岩松看日本》的精彩片段,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学生参与积极,在感知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总之,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说到底,终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1.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理知識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如在学习地图时,引导学生将贵州省地图、贵阳市区地图进行比较,得出比例尺不同,内容详略不同的结论。
  2.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科学记忆
  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名词、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需要记忆。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歌诀记忆、首字记忆等等。
  四、剖析地理事物本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看似没有联系,其实内在存在较强的逻辑关系,教师要通过让学生把各种有关联的事物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使他们能通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具体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分析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例如,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从问题表面分析,万寿塔与地理知识能有什么关系,至多因为塔身太重而江堤地质不硬陷入地下。如果没有仔细思考,这一结论很迎合常人心理,但事实上,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堤上,因年代久远,长江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长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峡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况相对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积。中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使流速减缓,必然使泥沙沉积,抬高河床。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自然界中地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使地理教学取得实效。
  以上只是笔者对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建议,提高课堂有效性涉及方方面面,而且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更应该努力地进行研究,在新课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多想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与能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当下,面对初中学生开展的语文阅读课程教学又提出了先进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给予教学的辅助和支持。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主要依靠的是组合选文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科学的分类和归纳处理方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阅读教学的过程
中职语文老师可能都面临一个困惑,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总是提不起来,回答问题不积极,老师在讲台上就像唱独角戏,怎么打造趣味中职语文课堂,成为了一线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趣味语文课堂内涵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还强调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应该枯燥的说教,也不能机械的把教材的内容不进行任何加工而倾倒给我们的知识接收者——学
摘 要: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其实具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都已经进行过有关生物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在前面学段里,生物知识并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一直没有得到过人们的重视。到了高中学段,生物知识作为了高考内容之一。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一下子就提到“非常重视”的高度。不过学生并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系统。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系统的构建,尤其是在复习学段。本文笔者对高中生物
摘 要: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教育教学方法只要选取得当,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展现无法忽视的优势。习题教学是每一个学科的必备反馈手段,在理科教学中应用的就更多了。可以说任何理科教学每一节课都离不开习题教学。而在习题设计时我们又会发现,每一种题型都有精彩所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判断题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判断题型;应用  高中生物教
摘 要: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味的是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所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到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学生体魄的增强。因而,我将游戏教学引入高中体育课堂,逐渐扭转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困境,为课堂教学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高中;体育;游戏教学  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学生对高中体育缺乏兴趣,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