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种药最易伤老年人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i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卫组织显示:全球有1/7的老年人不是死于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在我国也非常普遍,那么老年人如何用药更安全呢?
  7种非处方药被列入风险药物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報告显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达19.9%,有临床资料表明,服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8%,服用6~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将增至40%。而现在的老年人,同时服用五六种药物非常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PIM目录将7种非处方药物列为风险药物,老年人在药店自行购买使用时应格外注意,其中应用普遍的前三名非处方药分别为:氯苯那敏(扑尔敏)、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
  老年人用药安全隐患多
  老年人身体的组织器官均发生退行性改变,功能老化、适应力减退,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擅自停药和增加药量也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老年人常常多科看病,要吃的药很多。有的老年人认为各科医生开的药都必须吃;有的则是觉得药很贵,自行减少药量;有的看到别人吃了某种药有效,自己也去买来吃。
  另外,现在的老年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正因为重视,所以当身体出现不适,尤其是患了慢性病时,他们就会病急乱投医,盲目迷信广告、偏方,从而导致滥用药物。
  用药需把握“量”和“时间”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正确用药呢?首先,不要擅自用药或增减药量。老年人凭着自己“久病成医”的经验,自行选择用药很危险,除了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外,还会延误疾病的治疗。
  同样,擅自增减药量也不可取。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个体差异大、半衰期延长,因此,增减药量需要医生的指导。
  其次,还需要注意有些药物联合使用会影响疗效甚至会增加毒副作用。医生特别提醒,就诊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
  再次,掌握好用药的最佳时间可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像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按说明书或医嘱要求的时间来用药,否则容易引起低血糖和低血压。但事实上,老年人常不按时服药。
  最易伤害老年人的十种药
  布洛芬
其他文献
摘要 学区教育督导是美国教育督导系统中的关键人物。美国学区教育督导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教学专家型督导、科学管理型督导、民主领导型督导、社会科学家型督导、沟通型督导与发展型督导几种角色的演变。美国学区教育督导所具有的突出的辅导功能、科学与民主的督导方式、专业自主等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关键词 美国;学区管理;学区教育督导;角色演变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
如何在高中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是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破解的两大难题。    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2007年11月7日,我在我省某市调研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这是一个在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前列的一个市。他们谈起自己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探索和改革时,自信、自豪溢于言表。但是,一谈到高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顿时就沉重了很多。11月8日,我在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是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特别注意从整体上优化对教师的管理,使区域教育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让幸福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底色    一位教育专家在某地为教师做报告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们,从心底里说,你们感觉现在工作得幸福吗?”“不幸福!”全场教师异口同声。“不幸福”,竟成了教师心底的呐喊!这个例子或许有些极端,但在现实中我们的确能经
可能有这样一些现象:一个学校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非常多,但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是100%,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的比例也非常大……  当前教育中的某些不和谐现象是比较突出的,我们要摆脱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尴尬境地,转变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是关键。现行的评价正由已往的以达到评价指标为目的的达标评价(发现优点的评价),逐步向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帮助师生寻找问题的发展性评价过渡。为此,我们需
司空见惯的咳嗽看似简单,但背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却不尽相同。本期,中医专家教您辨证止咳。  【咳和嗽是两种病,你分清楚了吗】  如何区分咳与嗽  很多人一旦咳嗽了,就会随便买点药吃,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你应该先分清楚自己到底是该治“咳”,还是该治“嗽”。  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指出,咳嗽尽人皆知,但是“咳”与“嗽”的区别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中对咳和嗽是这样描述的:“
[摘要]关于优质学校,有实质性、世俗性和行政性三种解读。衡量优质学校的标志有理性标志和感性标志。感性标志的判断往往更简捷也更准确。判断优质学校的五大感性标志:从是否动静分明看学校的整体面貌,从是否热情友善看师生的人格健康水平,从是否整洁卫生看师生的行为习惯,从是否简约灵动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是否书卷气十足看师生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优质学校;判断标准;感性标志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
前段时间感冒肆虐,很多人的第一选择都是到医院去打点滴,尽管世卫组织已反复强调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但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还是最信奉“一针而愈”。  然而,抗生素的表现越来越差强人意,在用量越来越大,治疗周期越来越长的阴影下,无惧任何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已跃跃欲试了。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高三学生,因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输液治疗,但仍发烧9天不退,没有办法,让我给介绍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给看看。  那位大
[摘要]以文化立人的理念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与思考。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发展之根,先进的现代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发展之源,自身文化是学校发展之基。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营造环境文化,建设德育文化,构建课程文化,形成管理文化。  [关键词]府学;文化主人;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4-0036-05    行走在府学胡同小学(以下简称
“吕主任,我们教研组的活动没法开展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老师一进办公室就向我抱怨道:“在上个星期的教研组活动时间里,我把我们组的老师带到阅览室去,因为那里环境幽雅,很适于老师们进行沙龙活动,可我们还没坐下,数学教研组和音乐教研组就来了,结果相互干扰。于是,我把老师们带到工会活动室,因为那里有许多休闲设施,也很适于老师们进行沙龙研讨,可谁知英语教研组已‘捷足先登’。这个星期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我本想让老
[编者按]“新基础教育”在成型性研究阶段,将学校领导与管理改革,特别是学校运行机制探索作为推进学校变革的重心。本期的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这一研究团队历经5年的努力形成的一些实践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理论与实践双向滋养,双向构成的产物,其中蕴含了转型性变革时期学校管理的某些新观念和新思路。我们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迪。  [摘要]“新基础教育”推动学校管理变革的基本思路是“重心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