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和合思想下的园林设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精髓,研究的是天地人的三者和谐相处。而园林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景观内部空间及外部空间的各个元素是否能和谐共处,与自然是否能共荣,是否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设计。本文重点研究和合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关系,通过对和合思想的研究,找出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契合点,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生态性、美学性。
  关键词:和合  思想  园林景观
   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崇尚天地人一个完整的社会统一体。和合思想所提倡的融合、共存、调和差异正是实现万物和谐统一的理论基础。
   和合思想具有双层含义,其一:和指万物的和谐、平和、共荣。其二:合指的是万物和谐的合作、融合贯通、结合。其内涵强调的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间万物都存在差异性,而和合追求的是包容差异性,调和差异性而使其和谐、万物繁荣生长。而不是使万物相互改变至完全一致,如果完全相同那么万物则无法发展繁衍。
   一  和合思想的作用
   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改变自然能力的提升,都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进入新世纪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在设计中提出生态,环保的设计,营建一个绿色的环保生态系统,尽可能对自然较少的伤害。通过科学完整的规划利用有效的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时提出有一个实效的,可行的理念为指导,进行合理、绿色、可持续的设计。
   和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理念,一种行为意识,一种行动指南而存在。和合思想指导着园林景观设计的开发,能够向着平和健康的发展。园林设计与自然的健康发展,不应只看作为树木、石头的摆放工作,而更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和谐不仅是人与自然、植物与景观,同时,也是与园林文化,与生物等一切存在于园林空间中的物质、精神的元素都应该是和谐共存的。所以和合思想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是设计之源,是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之前应放在首位的思想观念。园林景观的设计首要为思想,有了一个正确的思想为引导,才能正确、理性的设计出恰当的景观。同时,与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技术、文化、材料等都是息息相关的,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初期的设计,中期的施工、后期的维护等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这些的内容的完成都离不开和合思想的指引。
   二  园林设计的原则
   现代园林设计在满足现代要求的同时,应该是把对传统的园林思想进行升华,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去调和差异性,在现代人类环境遭到巨大破坏的同时,应该更加的去侧重于对园林中的生态设计。充分的考虑到植物、生物等的差异性、多样性、实现园林设计的人造与天造的合二为一。
   对自然的改造设计,要充分去尊重既有的自然环境。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物都是可以利用设计的,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利用完善这个生态系统。而我们所进行的设计应该是科学性的。也是一个人类有目的的改造物质、环境的过程。是用过对园林环境中的植物、生物、土地来贯通自然与人类、与文化的生态关系,是要实现天人合一的和合理念。园林设计是通过人类的改造过程,对自然的结合,那么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环境所会带来的破坏进行全面的、完善的考量。
   在园林设计中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是应该要注意的:第一,就是自然为先的原则,设计的首要应该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在保护的过程中进行开发,这也是人类进行园林设计,去改造自然的首要和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二,就是全局性设计原则,园林设计应该是对整个园林区域的设计,甚至是园林所在地的大组织环境的设计。第三,合适性设计,自然环境的有着其自身的生态结构、环境体系和功能,人对园林的设计应该是要与自然环境景观的天然景点是合适的,是和谐的,第四,美学性设计,自然环境的具有天然的美感,而人类的设计应该要基于自然美的基础上,实现人工美,实现人造景与自然景的完美和谐。
   三 和合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1  植物设计的和合
   园林植物设计与景观小品的最大差别在于时间上的差别。景观小品不会因为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带来不同的景色。而园林植物会伴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形成生长、凋谢的过程。在色彩,样貌上会形成改变,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景色。所以我们在进行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适应各个季节的植物,各个品种的植物,各个地方植物的和合设计。
   任何园林景区的设计都不是单一的植物群组,而是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生物的多种组合。植物生物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既需要熟悉他们的特性,也需要有和合设计的思想观念。从地域学来看,不同的区域,不同天气的城市都首先具有适合当地的植物种类。而在园林建设中的植物设计美学,植物的多样性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全部选择这些本土的,而对于外来物种,我们更应本着和合的设计理念去接受。当我们走在园林小路上,即可感受南方植物的细腻,又能体会北方植物的大气,使得植物配置更加具有丰富性,相得益彰。
   2  人性需求的和合
   可持续的设计已成为当代设计的主流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能仅仅以设计者或开发商的角度去考虑,而更应该是考虑到大众的需求,考虑到自然本身的现实情况,实现人类需求与自然需求的和合,而不是一味按照人的需求设计,完全去考虑满足自我的要求,而更需要考虑自然的诉求,考虑自然所存在的文化、地形地貌等的自然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启发人们再回大自然回抱,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这就需要我们去考虑人、植物的共同需求。
   3  文化的和合
   文化是园林设计的精神力量,是园林设计的内涵体现。园林设计的所在地有当地的文化特色,是人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遗产。而园林区的设计本身也有自身的文化定义,整个园区的小组织与社会的大组织都应该成为整体园林实体的组成内容。文化和合并不是说文化的同化,实现同一,而是实现各类文化的融合。文化是园林的体现,而园林又影响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园林设计的营造手法可以借鉴,但是文化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区分各地不同园林设计的关键。园林设计应与城市文化和合存在。    4  材料的和合设计
   现代材料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其种类也是很丰富的,而材料的使用更加会影响园林景观的自然效果,也正是因为材料品种的多样性,我们也需要考虑材料的和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提倡不会影响自然环境,不会对人们造成危害的材料,尽可能的减少这些影响的因素。在进行材料的选择及造型上,除了考虑材料本身的功能特性及其构造方式之外,还应考虑到材料如何与自然环境相融,实现现代装饰材料的自然化,达到材料的和合境界。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无论从造型、功能上的景观小品都可使用仿生设计,用来模仿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使用仿生态石材,木纹等的现代材料,以求达到环境的和合。
   5  设计的和合
   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提升人类的生活环境,通过技术性的改造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舒适。园林景观的设计就是通过技术性的设计来改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建立园林景观内的完美视觉。
   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多样,设计手段,方法丰富多彩,这些都要求我们有和合思想的观念。能够把各自风格的特征,各种园林处理的手法,技巧和谐的融汇在一起,把各自独立的小品融合成一组组景观。在设计上既依靠自然环境又使环境更加和谐,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园林场地因地制宜,科学的,和合的进行景观设计。尽量少破坏原有形态,利用现有形态再设计再创造,建立一个真正的,健康的,和合的生态环境。
   四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实例分析
   1  公园概况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坐落在南昌高新开发区艾溪湖的东边,这是南昌的一个生态形象,是南昌市仅有的一个城市湿地。公园整体面积2500亩左右。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独有的公园形象,其园林设计的前提应该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湿地环境为主,其次应该是挖掘其文化性,其自有景观的意义,实现娱乐休闲,教育文化,对话自然的一个城市好去处。
   2  道路设计和合
   道路的材料设计也是充分应用了和合的理念,通过道路的规划设计,实现道路与草地、绿化、植被等的共存,不会因为无序的设计而破坏生态环境。在其道路的材料选择上也是多以防腐木、地方材料为主,在路面的整体设计上不应太宽,可以搭配进行路面材料设计,可以用一些鹅软石、小的碎石或者仿古砖等模仿大自然的材料,在浅水区也可以设置一些汀步,这些都需要在材料的综合运用用做到和合。
   3  植物设计和合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有着大量的、齐全的生态体系,包括生物丰富的区域,在公园内,对植物的和合设计重点考虑了本土独特的植物,如江西本土的樟树就是一大亮点。同时,在园内还设立了针对于本土候鸟的繁殖保护区,也引进了外来物种,这些动植物也都是基于和合的理念,使得本土物种与外来物种和谐共处。在植物的设计上,通过排列,层次,形成景观的分区界线,可以形成空间的虚实变化,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道路两侧的多类型植物,可以给人们带来步移景异的效果,又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植物配置首先选择的是原始的湿地植物,适当的引入外来物种进行培植,以形成和谐、丰富的植物群体,一定要考虑外来物种的特性,防止会破坏生态系统。在植物的选择上可选一些净化水源的植物,如芦苇等,在道路两侧以垂杨柳,水杉等水边植物为主、配合银杏等各类植物,形成丰富的有层次的植物群。
   4  园林小品和合
   在园林小品的设计上,包含了亭、台、楼、阁等是园林设计中的景观要素,其功能性主要是人们的休闲娱乐,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这些园林小品的设计风格迥异,造型独特,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有着和合的设计理念,把多种设计风格的特点、特色融合起来。同时,还要与园林建筑的造型风格、湿地环境整体协调,考虑园林区的效果。在材料色彩上也要做到和合的设计效果。可以通过模拟自然、仿生自然的做法来进行设计,如亭子等可以模仿传统的茅草亭,或者是竹亭等,可以用选择一些原始的自然材料,使得设计的小品能够与湿地公园的环境融合到一起。
   五  结语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合思想一直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阶层,伴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提高,更多的人们开始寻求科学的设计,开始寻求把和合的思想贯通到园林景观中,使得设计更加的生态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处理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园林内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形成内部环境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合。我们不应只看到景观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应有一个理念上的新高度。使园林景观设计在和合的影响下不断进步,显示出独特的中国文化,独特的中国魅力。
  参考文献:
  [1] 吴晓敏、陶燕、蒋正跃:《居住区园林化的设计方法探讨》,《南方建筑》,2004年第4期。
  [2] 陆霞、沈守云、郇明:《园林生态设计理论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吉林林业科技》,2008年第2期。
  [3] 张程:《浅析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要点》,《山西建筑》,2006年第9期。
  [4] 尹素娟、石平、何建宏等:《行为心理与居住区绿地空间环境设计》,《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郑鹏,江西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黄莉华,江西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诗经》是先秦文献典籍,记叙商、西周、春秋中期之前的历史文化生活、政治风俗人伦,汉代齐学诗经学家好“假经设谊,依托象类”,以阴阳五行、灾异符命来说经,为人君政治服务,未免附会经义,故作玄虚,使汉代经学成为预言灾异的符命书。每种学术风气都不是空穴来风,必有所承和文化序变的过程。本篇选定齐诗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先秦阴阳五行文化的发生发展,齐国稷下学派驺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总结和完成,直至汉董仲舒
期刊
摘要: 《乱》是一部剥去故事外壳的、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体会的视听盛宴,是一部借用电影的形式语言展览的动态画廊,故事是载体、人物是符号、本质是用流动的画面呈现出黑泽明日本式的极静之美。  关键词:视觉意象 静逸 极致 构图 华丽 死亡  《乱》是大师黑泽明的晚年作品,影片取材日本战国时代一段寓言,并将莎士比亚不朽名著《李尔王》的情节融合其中,叙述了虚构的战国大名“一文字家族”灭亡的故事。就电
期刊
摘要: 韩剧在中国盛行,有多种原因,但韩剧所承载的民族传统文化及精神内核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在韩剧中蕴含着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基因,显示着强大的内在力量。而民族传统文化在韩剧中也不断地再现,不时被激活,让观众倍感温暖和亲切。韩剧的成功给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宣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守护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和创新中华文化,在宣传中不断创新,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不断融合互进,才能走出自己的文化精
期刊
摘要: 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张家口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形态,其中有泥河湾远古文化、黄炎蚩三祖文化,还有宣府文化、元中都文化、辽代文化以及北方丝绸之路文化,它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双向通路,也是各种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因此诞生了张家口地区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如:二人台、插花落子、曲长城背阁、抬阁、打棍、打溜子,等等。然而,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后继无人、隔代断层”的
期刊
摘要: 本论文基于对凉山平坝彝族的哭嫁歌传承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平坝彝族哭嫁歌的演唱和传承现状,力求从中透视凉山平坝彝族口头传统的变迁,并进一步扩展到对整个平坝彝族文化变迁的思考。以婚礼上的哭嫁歌来看,凉山平坝彝族人对哭嫁歌的演唱和传承正发生着裂变,但是哭嫁歌仍是平坝彝族中保持的口头传统之一,至少它现在仍然以活的形态存在于民众当中。  关键词:哭嫁歌 口头传统 传承 变迁   从民俗学意义而言,
期刊
摘要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我国思想和文化突破传统的重要转折点,该时期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使得书籍的封面绘画设计逐步突破传统的束缚,汲取西方的绘画艺术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是我国书籍封面绘画设计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的封面绘画风格和特征,对于促进当代书籍封面绘画的发展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学思想 艺术魅力 新文化运动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书籍
期刊
摘要: 针对我国城镇发展的“同质化”问题,提出城镇色彩是人们感知一座城镇的“第一视觉”,体现了城镇的特色与个性,论述了色彩在建设特色城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西柏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对西柏坡现有的色彩语言进行提炼,对西柏坡进行主题定位,进而指出了西柏坡色彩规划的策略和思路。  关键词:地域性 城镇色彩 西柏坡   城镇色彩的地域性是指特定地区的整体风貌、
期刊
《文学界》杂志2010年的“清明节纪念专号”(4月号)上刊载了一组“路遥纪念专辑”文章,其中有路遥的短篇小说《姐姐》和他为《延河》杂志做的访谈《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读过之后,我心里升腾起阔别已久的温暖和感动——这温暖和感动是十多年前在我初次接触到路遥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继而一鼓作气读完他的大部分作品后,日渐被强化并吸引我走进文学系的原因之一。后来我接受了系统的“文学知识”和“文学理论”
期刊
摘要 阿来的小说《格萨尔王》运用现代叙事技巧讲述故事,他设置了两个叙述线索以及两个叙述者,从多角度思考故事的深度及意义,进而表现作者对国家、对人性的深度思考,传达出作家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具有悲悯情怀。  关键词:叙事者 国家 人性  阿来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作家,《格萨尔王》是他积极的尝试。当故事的大幕徐徐拉开,叙述者好似一个古老的说唱艺人,以洞彻世事的平静口吻为读者娓娓讲述着一个民
期刊
摘要 许地山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他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如敏明、惜官、尚洁、春桃等既是宗教的虔诚信徒,又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人生哲学,在蛛网一般的人生中,形成了“不僧不俗,亦僧亦俗”的独特生活理念,生本不乐、虽哀犹爱、豁然达观、独立进取是她们共同的生命特质。  关键词:许地山 女性意识 宗教 平凡  具有宗教气质的文学家许地山在现代文坛中显得颇为与众不同,一方面,他是一位精研儒、佛、道和基督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