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与研究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其他文献
【摘要】论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意义,并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从而为初中政治教学实践提供借鉴。研究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对于新时期初中政治教学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学生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 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判断能力与认知水平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探究意识强,思维活血,好问、多思、勇于尝试是其明
期刊
【摘要】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本文就结合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来谈一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问题。进而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教学技巧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我们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我们的学
期刊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依据中学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研究中学德育思想,充分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探索德育教育方法渗透德育教育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叉中国赋予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德育教育素材挖掘历史使命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期刊
课程资源在当前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涵义,也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教学质量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紧紧地挂上了钩。就历史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很好地开发、利用.对于我国的历史教学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大有裨益.加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等。要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具备管理统筹能力和管理艺术  【关键词】班级管理 教育契机 最近发展区 管理艺术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等诸多要素。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与领导者,其工作开展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期刊
现代教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一个需要教师引导的正在发育成长的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模式显然己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优化滞后的数学教学方法己成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素质教育思想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在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幼儿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才谈得上今后的全面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而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恢复到它那里去。”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期刊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探索的问题。如何提高差生的地理成绩,是我们广大地理教师研究的课题和刻不容缓的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差生的地理成绩呢!  一、课前细致的准备,课上有序的教学环节  我在课前的准备,不仅是做好知识内容的准备,关键在于考虑课堂上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将讲授内容、巩固内容等划分为几个环节,确定好每个环节所需的大致时间,还会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
期刊
【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情境、兴趣、激励、成功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下面,我就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创设问题情境,
期刊
【摘要】为什么同在一个班,一同成长,同样的教师教育下,有的学生学习物理很轻松,成绩优异,而有的学生学习费劲,成绩平平呢?其实,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智力水平是相当的。除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之外,就是学习方法不对头,也就是不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主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学习能力 培养 物理教学 观察 实验 教学方法  所谓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