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心理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930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针对性的提高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547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以PSQI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有157名临床护士(28.70%)有睡眠质量问题;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临床护士的睡眠质
目的 探讨脊髓内催产素(OT)与内源性脑啡肽和强啡肽A1~13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1~13血清和OT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 脊髓内注入抗甲-脑啡肽血清、抗强啡肽A1~13血清后,大鼠痛阈与注药前相比分别变化(-23.32±2.81)%~(-12.11±2.13)%和(-2
抑郁症的时点患病人数高达3.4亿[1],在美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8[1],故抑郁症治疗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疾病概念  1.一元论模式:一元论模式认为,抑郁症是一个单一实体,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其中重度抑郁症适合电休克治疗,中度抑郁症适合抗抑郁药治疗,轻度抑郁症适合心理治疗[4]。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4],但这些研究主要用于临床实验的疗效评价、某种特定疾病病人的健康评价及社区人群生活质量研究[5,6].笔者于2006年5月,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对133名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试图了解目前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为提高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婚姻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Olson婚姻质量问卷、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198例临床痊愈出院后2年的精神分裂症
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心理健康、职业决策等方面都起到相当的作用.自80年代以来,国外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相当多,其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内心理学界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就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及心理工作者研究的焦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心理神经免疫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这一机制进行了解释。
自测健康是国内外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国内许军等[1]于1999年研制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适用于各类人群[2,3].我们应用SRHMS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