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癌治疗失败模式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1321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癌患者疗效及治疗失败模式,比较选择性咽腔黏膜预防照射与单侧颈部处理两种治疗模式在疗效上的不同。

方法

收集2007—2013年收治的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癌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咽腔黏膜预防照射组31例,单侧颈部处理组61例。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并Logrank法检验。

结果

92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7岁;79.3%患者有Ⅱ区淋巴结转移。经过中位36.5个月随访,3年的总生存率、黏膜控制率、颈部控制率分别为89%、87%、82%。15例患者出现原发灶,其中鼻咽部4例、口咽部3例、口腔3例、喉和下咽3例、上颌窦1例、食管1例。接受咽腔黏膜预防照射患者具有较高黏膜控制率(100%∶75%,P=0.040)及颈部控制率(88%∶62%,P=0.037),但两组总生存率相近(84%∶89%,P=0.910)。

结论

对于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癌患者,选择性咽腔黏膜的预防性照射可能会减少原发灶出现率及增加颈部控制率,但还需大样本证实。

其他文献
小细胞肺癌(SCLC)是我国肺癌常见类型之一,90年代后,SCLC的全身治疗方面没有令人兴奋的进展,但是放疗在SCLC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部分进展,为SCLC治疗疗效的提高提供了可能,这些进展主要包括广泛期SCLC的胸部放疗及脑预防照射、局限期SCLC胸部放疗剂量及放疗技术的研究、早期SCLC脑预防照射的价值研究等。笔者就其内容在东西方研究的进展加以综述,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帮助和借鉴。
目的回顾性分析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2011年间收治的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Ⅲ期者395例,其中97例单纯手术、212例术后辅助化疗、86例术后放疗。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比较行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满3年,125例随访满5年。全组单纯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和术后放疗者5年OS分别为17.1%、29.2%和36.4
目的研究不同病种IMRT计划通过率之间差异性及在确定通过率阀值的应用。方法连续选取已验证过的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IMRT计划各35例,使用一维方差分析方法检验通过率差异性。分析采用单一通过率阀值检验各种IMRT计划,并依据正态分布规律计算不同肿瘤IMRT计划验证通过率阈值。结果5组数据的组间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3,P<0.01),其中鼻咽癌组与其他四组之间统计结果均
目的比较PrecisePlan、Xio和Oncentra TPS计算的ROI体积计算值和实际值差异;将不同部位ROI勾画在3种TPS中两两传送比较体积计算值,给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5种不同层厚的CT扫描图像上勾画大小不同蜡块;在均匀模体上勾画不同层数的正方形和圆形;选取头颈部、胸腹部和盆腔部肿瘤病例各5例,将所有ROI按DICOM RT标准传输至PrecisePlan、Xio和Oncentra
目的比较替吉奥+放疗与单纯应用替吉奥在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择不可手术切除的老年局部晚期胃癌(Ⅲ期)患者58例,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组(试验组) 、单纯替吉奥组(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给予替吉奥40 mg/m2口服2次/d,第1~14天,休息1周后重复共4个周期,同时行胃部IMRT 45 Gy (1.8 Gy/次) ;对照组仅给予相同的替吉奥化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近期
期刊
胸腔内—区域复发或和血道转移为食管癌术后患者主要治疗失败模式,作为局部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的放疗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胸腔内—区域复发的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对于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性治疗的价值已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术后辅助性放化疗已然成为了其标准治疗模式。但对于淋巴结阴性的食管癌术后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性放疗目前并无定论,本文从术后pN0期食管癌患者需进行辅助性放疗的可能依据、目前的相关报道
期刊
目的回顾分析局部区域复发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挽救治疗预后因素。方法按入组标准纳入1995—2014年间首次治疗后出现局部区域复发且接受了挽救治疗的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6例,分析挽救治疗对OS、复发后OS的影响,并对复发后OS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总中位随访时间35.9个月,3年OS率为73%。复发后中位随访时间14.8个月,3年复发后OS率为58%。挽救治疗方式中
目的分析食管癌铂类药联合紫杉醇+IMRT的预后,探讨较佳的化疗方案。方法选取2008—2014年间收治的242例紫杉醇联合顺铂(68例)、奈达铂(85例)、洛铂(58例)和奥沙利铂(31例)化疗+IMRT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析4个组以及化疗周期数2、3、≥4个的预后。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年样本数168例。全组患者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