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法研究所谓“愉快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各种愉快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种方法。
  
  一、教学语言艺术化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若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初中化学绪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这样设计:课一开始,我并不急于叫学生马上看课文,而是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看过魔术表演吗?”“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将四个事先已沾有不同无色液体的小烧杯摆在桌上,然后将一瓶无色液体分别注入四个小烧杯中,奇迹出现了——四个无色杯子中分别出现了红、蓝、白、黄四种不同颜色的“饮料”。此时,全班沸腾起来了。学生们既惊讶又不可思议,个个以期待的目光望着我,希望立即得到答案。但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魔术的答案就在这本书里。”我边说边扬起化学课本……在第二节课的教学中,又设计了下面一段话:“现在我们已经走进了这个奇妙的化学世界,在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里,我们已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正急切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头脑里的问题或许排成了一条长龙。请别急,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吗?”接着‘运用书上的内容讲述了化学的应用、我国化学工艺的发展等。这样,就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美的感受,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另外,还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语言尽量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合理,使学生享受到化学知识像雨露滋润禾苗那样融进心田里。
  
  二、加强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到初中化学“缓慢氧化和自燃”时,不是先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演示实验:将滤纸浸到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把濾纸挂起晾干,不到半分钟,就会看到滤纸先冒白烟,最后发火燃烧。不用火点燃,滤纸为什么能够燃烧呢?这个实验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水到渠成:“要解开这个谜,答案就在课本的某页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打开课本,比平时百倍认真地看着,之后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一种强烈的印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是一辈子也不能忘怀的,比起老师硬性要学生枯燥无味地死背概念要省事很多。另外,在教学中,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应设计一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实验。例如:讲到铁的氢氧化物时,有意设计一个成功制得白色氢氧化亚铁而另一个未制得的实验,学生感到很奇怪。经师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后问:“采取哪些措施可制得氢氧化亚铁?”学生发言后再由老师点评,课后由学生分别去探索、验证。总之,化学的很多内容可以以实验演示情境,创设“愉快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兴奋、惊奇的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把“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
  
  三、通过第二课堂,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兴趣的发展,更能促进能力的提高。例如:可自编自导一场化学晚会:晚会可在一片震耳的“炮声”(氢氧气、氢氯气、氧乙炔等混合气体爆炸)中开始。序幕一拉开,几个女同学手持“喷雾器”翩翩起舞,把“喷雾成字”、“喷花似锦”两个节目以优美的歌舞形式表演出来。白纸上显出了“化学晚会”等不同颜色的字来。接着,枯枝凋叶的花盆,顷刻间变成了绿叶繁茂、鲜花争艳的盆景,还有“烧不坏的手帕”、“变幻莫测的晴雨花”、“魔棒点烟”、“雪条燃烧”等趣味横生的节目,把晚会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把同学们带到无限美妙的化学世界中去……此外,还可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进行智力竞赛、操作竞赛、化学谜语竞猜、化学专题讲座等活动,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得到应用,产生一定的心理满足和欢乐,巩固和发展了兴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趣味实验,乐中求知
  
  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使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实践证明,趣味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还会使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
  
  五、体会
  
  实践使我认识到:只要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就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培养兴趣要从多方面着手。没有兴趣,发展能力是难以想象的。只要赋予化学知识以完整的艺术形式和生动的形象,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的。
  除上所述,课堂上结合工农业生产,穿插科技故事,展示教具、挂图,编口诀、顺口溜,联系生活讲窍门,理科教学文史化,都能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其他文献
作为中学生,在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般都有各自特殊的心理倾向性,这特殊的心理倾向性归纳起来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一、积极的心理倾向性    1、上进心理  中学生作为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旅途的急骤生长期,身体内部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增强,并逐步趋向成熟,具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认真学习、力求上进的心理倾向。  2、向学心理  中学生在自己还是兒童的时候,就对这个世界具有新奇感,容
期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機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里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我想到,往常传统的作文教学比较注重指导学生选材、布局谋篇,而对于修改作文,很多人认为是教师的工作,大部分教师工作认真,做到精批细改,有眉批、总批;有错别字、病句修改,批语中肯,学生易于接受,批改字迹工整,符号正确,可谓面面俱到。
期刊
任何一种有效的、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参与。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教材内容,找出重点和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提高对课前预习的认识    针对课前预习的作用,许多老师认为:学生如果在课前都作了充分的预习,对教学的主要内容都已掌握,老师上课就没有了新鲜感,不能吸引学生。我的看法是:课前
期刊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養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前交际    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可以讲一个故事、笑话等)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在中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越来越明显了。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对英语都不感兴趣,由此产生了许多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那么,如何激发这些后进生,提高这些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作为一个英语教师,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目前,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英语无用,英语是一门第二语言,自己又不出国,只要学好母语就够了。但他们根本就沒有意识到,在改革开
期刊
【摘要】本文从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和谐课堂的建设目标,探讨了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建设的问题,并试图寻求建立和谐课堂教学的思路和策略,为和谐课堂的早日实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和谐课堂 思路 策略 教学氛围 建设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已成为了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与此相适应,
期刊
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把握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欲望较为强烈。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在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被大家所认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在这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因素。只有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
期刊
在高中的学生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数学的学困生曾经是中考时数学的佼佼者,可进入高中后,他们虽然仍努力地学习,却感到数学学习非常吃力。这是家长和学生都难以接受的事实。这就要求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初中数学教师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研究相对策略,尽力培养有较强数学潜力的初中生,使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在思维方式、教学要求和能力上都能适应新的变化,轻轻松松地学好高中数学。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