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生活化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源自生活,而又通过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反映生活。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音乐,也必须将课堂教学生活化一只有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来开展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一、教学导入生活化
  音乐教学的导入就像一部电影的开头,越精彩就越能激发观众的兴趣。相应地,每节音乐课的导入也很重要。
  记得前年,笔者曾有幸参加一次大型教学研讨活动“中学音乐同课异构”。其问,有五位年轻教师参加了比赛,教的是湘教版《音乐鉴赏》中第四单元的“汉族民歌”。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男教师,因为是借班上课,不熟悉学生(平时教师在课前多少都会与学生互动一下,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便于课堂中的互动),所以这位男教师板着脸就走进了教室。当时听课的教师都不看好他,觉得就他这样,估计学生不会喜欢,其课堂效果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
  可谁知,当学生陆续走进他的课堂,师生互致问候后,他问学生:“喜欢听什么歌?”学生看着他不是太和蔼的脸小声地说“流行”“感兴趣的”等。突然,他把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问:“《小苹果》喜欢吗?”一些男生来劲了,大声说“喜欢。”于是,这位教师就请那几个大声回答的男生上来,分成两组,一个人领唱“点亮笔者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但进行了微改,把后面的几个“火”放慢速度,其他男生一起在“火”的后面加“嘿”)。第一遍时,学生还找不到感觉,放不开;第二遍时,教师让唱“嘿”的男生一边唱一边用力推讲台,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这时,这位教师问:“带劲吗?与前面的感受有何不同?”
  由此,教师便导入了汉族民歌分类之一的“号子”。这之后的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教师很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显而易见,其课堂效果也是相当的好。
  课后,评课人问这位教师怎么会选《小苹果》这首歌来导入新课。他说:“这首歌虽然教学品位不是很高,但在生活中学生常常能听得到,比较熟悉,可以很快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样,教师就节省了导人时间,后面的活动就会更充分些。”
  由此可见,教师不一定要以多么华丽、多么动情的导入语去感染学生,只要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生活融入课堂,就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份兴趣、一份真情去感受音乐、领悟人生。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翻开现在的初、高中音乐课本,大多数内容都是“高、大、上”的(学生的话)。本来,让学生欣赏高雅音乐,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是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可是,如果教师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课本音乐的“高、大、上”范畴,那么,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就很难培养出来,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很有必要将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深处。
  如在教唱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的《哦,林中那间小屋》时,若按照书本的内容来教学,就只需教学生唱这首歌曲,但他们会很难体会歌曲对守林人那平凡而崇高行为的高度赞美之情。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守林人辛苦的付出,只是凭空想象,所以,也不可能真正唱出对守林人的敬畏之情。这时,笔者恍然大悟:学生对城市环卫工人很熟悉啊。于是,笔者先找一些歌颂城市环卫工人的歌曲来教唱,再让学生学唱《哦,林中那间小屋》,并让他们对比这两首歌曲情感方面的异同。
  结果,学生很快就能说出:两首歌曲都是歌颂那些为维护环境而努力付出的人,而《哦,林中那间小屋》中的守林人更令人敬畏。因为他们为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远离亲人,忍受孤独,克服困难,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比城市环卫工人更值得赞颂……
  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选择一些相关的曲子来欣赏或教唱,如《好大一棵树》《丹顶鹤的故事》等,让学生针对身边的自然环境,谈谈自己对环保意识的看法及做法,使现代生活哲理渗透音乐、渗入学生心灵,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索并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更好地实现生活问题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
  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在精神上得到美的滋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既不能强行灌输,又不能像大学音乐课那样进行专业训练,可这方面的现实不容乐观。
  曾听过一位教师上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与乐同行”中对五线谱音阶的讲解。她把五线谱音阶画在黑板上,然后用琴一遍又一遍地带学生唱,边唱还边讲解:“mi和fa之间是半音,只要升高一点点就行了……”这是一所农村学校,看得出学生的音乐知识很少。所以,这位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还是没掌握到要领,觉得“这节音乐课真没意思”(学生语)。
  而在同一所学校另一位教师的课堂上,笔者听了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学得兴致盎然。这位教师也是在黑板上画了图,但不是五线谱,而是台阶(看得出该教师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或之前练过)。教师问学生:“这是什么?”“台阶——”(这是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然后教师请了七位学生,分别拿着写有。七个阿拉伯数字的牌子,让他们贴在相应的“台阶”上。学生很积极,也很快找对了相应位置。
  其实学生对音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教师打乱了音阶让他们唱时就找不到音高了,往往唱出的都是一个音高。于是,这位教师用跳台阶和比身高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跳得最高的和长得最高的,音高也最高。学生们很兴奋,每个人都想去试试。最后,这位教师又给学生看了电影《音乐之声》里的“哆来咪”视频,他们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出来了。这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音高这个知识点。
  这位教师是机智的、艺术的。她把学生觉得枯燥的音乐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联系起来,降低了学习难度,唤起了学生歌唱的信心,提升了他们主动学唱的欲望。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们终身。正像波兰前总统、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所说:音乐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震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必然也就有快乐。那么,作为传播音乐的中学音乐课堂,就更应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做到生活问题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音乐课堂轻而易举就能感受到美,从而激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艺术情操。
其他文献
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叶,采用分解袋法,在浙江千岛湖地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进行了分解试验,试图探索植物进化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特性的演变趋势。所选的9种植物分属于4个类群,按起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蕨类植物(芒萁和桫椤)、裸子植物(苏铁、水杉、杉木和马尾松)、双子叶植物(木荷和青冈)及单子叶植物(毛竹)。每隔一个月取样,每种凋落物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凋落物基质的氮(N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通过核心素养带动课程体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式的根本变革,就要去除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堂”,教与学要倾向于问题研究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课堂。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把学习的自主权和课堂的主动权留给学生,笔者尝试在课堂上由学生“听”历史到学生“讲”历史的改变。  一、基于课标的预设与把关  裴
寡食性的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e)和广食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是实夜蛾属的2近缘种昆虫,在它们的寄主植物中,只有烟草为其共同寄主,为明确它们对烟草挥发物嗅觉感受能力的差异,测定了这2种夜蛾的处女雌蛾、交配雌蛾及雄蛾对20种低浓度(1.0×10-5mol.L-1)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并对其中6种化合物进行了剂量反应测
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主张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教学;作为贵州省高中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主张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思维做根底,并希望以此激发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辛勤耕耘的
为了研究环境因子对刺槐综合影响,揭示其重要影响因子,研究设置了水分适宜、干旱、严重干旱3种不同生境,从环境因子——刺槐生理变化——刺槐生长状况3个层次采用多个指标进行了实验观测。根据实验结果,利用缩元递阶矢量分析法对层与层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供水量和温度是两个重要的因子。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环境因子对叶水势和WUE有一定的影响,对其它生理指标没有明显影响,刺槐基本上不受环境因子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功能。冠层盖度是评估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但目前缺乏有效评估手段。半球摄影技术在估算林冠盖度方面已显示出潜在优势,但它受到环境条件例如天气的影响仍然没有报道。在祁连山排露沟流域利用半球摄影技术反演冠层盖度,界定不同天气条件对阈值的影响,评估与传统方法估算林冠盖度的差别,结果表明:分类阈值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阴天的最佳阈值为118,晴天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普遍变暖。那么,荒漠地区的气候是不是响应了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荒漠区植物物候又是如何响应这种气候变化的呢?显然,研究荒漠地区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入研究荒漠植物物候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及荒漠地区的植物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位于中国西北典型荒漠地区的民勤沙生植物园1974~2007年42种中生、旱生植物的物候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4
对话,是思想的碰撞,是灵魂的激荡。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以下简称青年街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园本研修为载体,坚持“求真、分享、质疑、创新”的理念,在平等、开放的对话融合中打造出一支求真务实的专业团体,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一、真实问题——对话实践解困惑  青年街幼儿园立足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在引领幼儿学习发展、促进教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已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正在得到全世界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一、国际上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工业国家,在为解决环保问题而对废弃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园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1.生态工业园特征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