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之改进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级会计学课程虽然是会计学系列课程的入门基础课程,但其操作性很强。从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贯穿到教学中、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诸方面探讨了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建构主义 案例教学 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1-0127-02
  初级会计学作为会计学系列课程的基础入门课程,虽然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但其在会计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操作性也很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工作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此,教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本文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贯穿到传统的讲授法过程中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具有方法性强、指导性强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优点,所以初级会计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学方法,而应该是对传统教法的一种扬弃。
  然而,在传统讲授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看成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被灌输对象。这使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及自己的见解,其思维能力得不到良好发展,批判性、独立性和求知欲受到压制。
  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回应。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定论,知识应具有个人性、情境性、发展性和建构性,它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应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所以,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而直接得到的,学生应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从而获得知识。可见,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应该是获得知识的主体,教师应该保护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当然,建构主义理论并不是要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有效启发和引导,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具有很大帮助。
  所以,在初级会计学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该注重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贯穿到传统的讲授法过程中,即要时刻明确: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的促进者、支持者和评价者。例如,在向学生讲授“会计”的含义时,不应将理论定义先入为主地灌输给学生,而应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在平时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与“会计”相关的事情或事物,然后现场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理论分析和提炼,最后循序渐进地总结出“会计”的理论定义。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很自然地将其脑海中对“会计”含义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从而减轻学生对初级会计学课程的畏难情绪,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二、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案例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以实战姿态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级会计学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根据教学进度精选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然后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事件情境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寻求答案。例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贷记账法在实际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教师应精心准备一套难度适合的案例,该案例应涉及某工业企业的成立,日常的供、产、销、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各环节的经济业务,然后按照教学进度,适时地提供给学生思考、讨论和进行账务处理。
  要想使案例教学法效果良好而非流于形式,教师的工作是关键。首先,教师应精心准备有代表性的案例,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并事先将材料发给学生,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然后,在案例讨论环节,教师应善于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并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案例主题去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偏离案例分析的方向;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和评价讨论情况,褒奖表现突出的学生,并指出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独立撰写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也应对案例分析报告给出评语和打分,并将其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从而为案例教学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笔者在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改革方式。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法,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和动力很强。案例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独立思考、相互协作和取长补短的能力,效果较好。
  三、注重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
  初级会计学作为应用型学科——会计学的基础入门课程,其内容虽然比中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课程简单,但仍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初级会计学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基础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验教学就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
  实验教学往往是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强化实验教学,首先,应加强实验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由于目前企业的会计工作尚包括电算化处理或手工处理两种形式,所以有条件的高校实验室建设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和手工账实验教学设施两种,既要拥有计算机和电算化软件,又应有会计工作台、证账表、模拟印章等各种会计办公用品等,以形成一个人机互动、模拟仿真的会计工作直观感受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环节的管理,包括合理制订实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实验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注重实验教材的选择或编写等。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初级会计学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所以两者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图文声并茂,能提供较理想的教学环境。所以,教师应积极将多媒体资料引入初级会计学的教学中,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在引入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由于单一的多媒体教学而使之变成电子教案的照本宣科,应注重把多媒体教学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系和教研室为单位,通过不同教师的合作来系统提高本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
  总之,高校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正越来越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必然有助于初级会计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宇. 《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10).
  [2] 袁国红. 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教学法研究——《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法探讨[J].会计之友,2009,(1).
  [3] 朱莲美. 《初级会计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概述[J]. 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1).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精品视频公开课借助网络、电视等传媒资源,在现在的社会再教育中日益普及,对促进社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教育在信息化时代背景的推动下,“开放共享”的理念是教
由于高校扩招后尚存在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综合能力还存在眷不足,因此人才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坚持与时俱进,改善现有状况,高校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加强对学生就
要以创新的观念来讨论如何使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取舍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等方面突出专业实用性。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方法与手段,构
正常人空腹血糖不超过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日寸不超过7.8亳摩尔/升,其能够保持机体血糖的恒定主要是依靠胰岛B细胞的功能。正常人的胰岛B细胞不断产生小量的胰岛素即称为胰岛素的
日本三洋化成工业与源自庆应大学的初创企业等正在积极研发用树脂代替金属作为电池构件避免起火的“全树脂电池”,将以此追赶目前在新一代电池研发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全固体电
在前期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安徽省高校GIS教育现状,结合GIS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实际,总结了面向需求的GIS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多数工科学生认为该课程较枯燥。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点入手,并将其应用到该课程
公务员制度自上个世纪中叶在英国产生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不过,虽然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效果相差悬殊,如果仅仅对各国的相关法规条例进行对比,却往往
Pirelli引入了Cyber Car技术,实现轮胎与汽车的交互,并分辨轮胎状态、提前警示轮胎的损害或磨损,从而提升道路安全性。
[摘要]管理沟通是目前国内外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主要探讨了“3分钟演讲”在本科管理沟通教学中的实践执行及其应该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管理沟通3分钟演讲ppt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2-0137-02  沟通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管理者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基于社会需求与专业特点的考虑,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