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搭桥病人围术期免疫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aini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用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冠状动脉搭桥(CABG)病人围术期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评价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28例CABG病人随机分为CP组17例,对照组11例.CP组于术前、后各用CP3~7d,每天2g静脉滴注,术中将CP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对照组术前、中、后均不用CP.观察两组病人术前1周、麻醉诱导后、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后5、35、65min(14例病人)、术毕、术后24h、术后1周共8个时点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E、IgM)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补体C3、C4及4种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曲线相似,仅术后1周结果显示CP组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7个时点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源性磷酸肌酸用于CABG病人围术期,对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能减少病人术后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利于手术病人恢复.
其他文献
对34名摔跤运动员减体重期维生素代谢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减体重期摄入的VA、VB1、VB2、PP、Vc都明显低于运动员供给量标准。血中VA浓度减重前后基本一致,暗适应时间稍延长,24h尿
目的 探讨持续静滴顺铂与口服依托泊甙 (VP - 16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方法  6 1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 (33例 )、对照组 (2 8例 )。对照组予常规EP方案。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常见血液病骨髓细胞的异倍体,细胞周期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4例血液病惠儿骨髓单个核细胞的DNA含量,计算细胞周期各时相比例。结果白血病组
目的 :探讨小儿体外循环 (CPB)围术期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1 )水平变化规律和升高原因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法酶联吸附试验 (ELISA)法分别于手术前、
1 病情摘要1.1 病史 患者,女性,44岁,因浮肿、蛋白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年曾出现双下肢浮肿,查尿蛋白2+,少量红细胞,肾功能、血压正常。给予中药治疗2
献血者,男,22岁,某高校学生,健康,无输血史.1998年12月来本中心无偿献血,在对其血样作血型鉴定时,发现正定为B型,反定为O型,为确定血型,遂作如下血清学检查.
我们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e,LSCM),观察了宫颈癌细胞系SiHa中HPV16型(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E6,E7基因区产物E6,E7蛋白的表达。1材? We used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laser scanning conf
目的:研究了低分子量肝素在高危出血患者血透中的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碳酸氢盐透析.结果:患者透析顺利,未发生出血加重或新的出血.结论:速避凝能起到很好的体外抗凝
目的研究长期摄取过量的氟对人体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暴露组和对照组人群进行X线检查、尿氟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对其饮用水进
目的:探讨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41例患者未经球囊预扩张而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支架置入后扩张使用同一种球囊.结果:41例患者共置入42个支架.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