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组织是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有生力量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部署、明确了总目标、发出了总动员,特别是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深化国家安全体制改革的开创之举。红十字组织作为国际人道机构,按照国际人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要求,在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发挥人道助手作用、维护人权的公平正义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果。
  首都红十字组织在首都安全维稳中作用彰显
  作为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首都红十字组织在首都安全维稳工作中的作用愈加彰显。在完成首都历次重大政治任务和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中,有效发挥了应急启动快、处置能力强、协作配合好的独特优势。
  突出紧急救援站点的科学布局,完善人道应急的处置网络。目前,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机构承担着全市约50%的紧急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的任务。市红十字会在全市共设有130个紧急救援站点,其中设立在天安门午门、中南海西侧、国家体育场(鸟巢)等敏感地区、重大政治任务和大型活动举办地区、人员高度密集区和特殊场所的有8个;设立在大型社区、经济开发区、旅游景区、商贸服务区、高科技园区、外籍人员聚居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等区域的有70个;设立在社区、学校等人口稠密地区的有52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紧急救援网络。这些紧急救援站点作为首都红十字组织履行紧急救援职能的平台,收集和汇总影响首都安全稳定信息的前哨,协助有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去年10月28日,天安门金水桥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市红十字会救护人员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共救治15名伤者。去年11月20日,东南四环小武基村一配件厂仓库发生火灾,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救助转运了15名伤亡人员。多年来,市红十字会设立在首都的救援站点在配合公安部门处理治安事件和交通事故中,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上千次,为维护首都和谐稳定、保持良好国际形象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突出统筹协调联动,建立人道组织安全维稳长效机制。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是首都红十字组织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法定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和工作预案,是增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护能力,保障首都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目前,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机构与北京市公安局已建立一键式报警系统和信息长效对接机制。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建立起联动机制,在北京市交管局各支队设立急救站,实施应急交通勤务机制,遇有危重病人或重大突发事件时开辟绿色通道,保证了重大应急事件处置人员、车辆、装备的快速到达、快速处置。此外,还与北京市特警总队、治安总队、便衣总队及公交总队建立起联动机制,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与警航总队、首航直升机、华彬亚盛直升机建立联动机制,多次参与应急演练并成功救援、救治多名患者。与华彬亚盛、金鹿航空等机构建立固定翼飞机救援体系,为前期指挥人员快速到达及伤员的后期转运提供有效保障。与检察、司法机关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检察和审判机关的司法行为提供人权保障。此外,还进驻全市监管场所,为全市90%以上的被监管人员提供人道服务和人权保障。
  突出加大资金和物资投入,不断壮大红十字组织的维稳实力。为加强首都红十字人道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应急救援实力,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筹资建设“人道应急指挥通信平台”,此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它将成为全国红十字系统灾害救援指挥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在红十字紧急救援车辆装备更新方面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并形成长效机制。2009年以来,共投入购车费用和救援补助9201万元,共购置急救车114辆、摩托车和车上车50辆,另补助油料费316万元。北京市红十字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进一步加大了对急救站点建设和设备设施的投入,每年自筹资金1650万元用于急救站点的运维,为高效完成各类安全维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在安全维稳中作用的若干思考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北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首都红十字组织要把积极参与维护首都的安全稳定作为一项服务中心全局、落实“四个服务”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人道责任,紧紧围绕首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探索人道组织参与首都安全维稳的规律和特点,更好发挥人道救援和维稳处突双重作用,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制度作出更大贡献。
  勇于担当负责,增强首都红十字组织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参与首都安全维稳工作是首都红十字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也是履行红十字组织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道公平正义的有效形式。健全和完善首都红十字组织市、区两级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和工作预案,加强沟通协调,在处突维稳中做到联勤、联手、联防、联动。要与全市安全维稳部门和单位积极协调、密切协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专业部门组织、红十字组织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为首都红十字组织有效参与安全维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突出体制创新。将红十字组织纳入国家安全维稳工作体系,成为各级安全维稳组织的成员单位,以明确职责和任务。在现有应急体制基础上,建立人道事务常设机构,在国际性大型活動、重要会议、重大赛事的安全维稳中建立人道事务工作部门,便于在安全维稳工作中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的作用。此外,要进一步探索红十字人道工作进驻监所管理,并为检察和审判机关的司法行为提供人权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二是要突出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增强红十字组织在安全维稳工作中的发展后劲与活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大对红十字组织在社会服务和安全维稳工作方面资金投入和设施的保障力度,切实提高人防、物防、技防现代化水平,激发红十字组织参与首都安全维稳内生动力和强大合力。三是突出理论创新。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安全维稳的领导水平和智力水平。要加强红十字组织参与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加大国际间的工作交流与合作,确保红十字组织在维护安全稳定工作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红十字组织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基础建设,提高首都红十字组织参与处突维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能力建设是首都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有效参与安全维稳工作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创建平安北京、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必要条件。一是着力加强科学布局,切实加强网格化建设与管理,形成人道组织处置突发事件整体合力。要按照加大为重要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力度的原则,在重要核心区、政治敏感地区,及其他重点地区、单位、场所,增建红十字紧急救援站点,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使红十字紧急救援行动在处突维稳工作中反应更加快捷,处置更加科学有效。二是着力加强装备建设。装备配备是提高紧急救援队伍战斗力的基础。要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紧急救援保障资金投入长效机制,重点配备紧急救援装备器材,最大限度地保障紧急救援有效开展和救援人员安全;要结合安全维稳的特点,科学统筹特殊装备配备,优先配备适应防恐救援装备器材,提高机动化、快速化反应能力。三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紧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战斗力。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敢于担当、勇于献身、牢记使命、恪尽职守的高素质维稳骨干队伍。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紧急救援人员的各类培训和模拟推演,全面提高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责任编辑:沈 聪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用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结果: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
目的:观察四物五藤汤加千斤拔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用四物五藤汤加千斤拔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3.4%。结论:四物五藤汤加千斤拔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疗效,
在前不久结束的市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今后五年北京市的奋斗目标时提出,"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城市运行的精细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应急体系更加完善,城市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智慧城市"的提出,引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脂、肝功能及B超影像学的影响。方法: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调脂治疗,包括合理运动
在转型时期,社会公共危机频发.而我国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存在着预警机制不完善、协同应对不足等问题,这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本文主要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
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中创造了很多经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学习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