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VAR术中激光原位开窗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的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feed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TEVAR)术中应用激光原位开窗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技术的可行性,总结分析其近期治疗效果。

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24例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血管/腔内血管外科行TEVAR+激光原位开窗手术,男19例,女5例;年龄(54.00±13.58)岁。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原位开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30天内病死率、分支支架通畅率、内漏发生情况等。

结果

24例住院(12.81±4.18)天。共处理32支主动脉弓部血管,原位开窗成功30支,手术成功率93.8%(30/32)。术后截瘫1例,治疗后恢复;术后左颈总切口血肿1例,开窗相关并发症占8.3%。术后死亡1例,占4.2 %。术后1个月复查CTA证实分支动脉支架100%通畅,内漏1例。

结论

TEVAR后应用激光原位开窗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技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负压脱失的原因,并分析其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SMILE的患者信息,术中发生负压脱失的患眼纳入负压脱失组,与负压脱失组同日行SMILE但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患者屈光度及视力。负压脱失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白塞病患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白塞氏病患者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随访结果,总结不同外科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反复多次行单纯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手术,术后仅1例生存,病死率83%。5例患者为第1次行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后并发严重瓣周漏的患者,第2次行改良的Bentall手术(带瓣管道左心室流出道置入手术),术后2例死亡,病死率40%,其中1
目的分析术后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结果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CHD)小婴儿心脏手术后脑功能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NICU住院的确诊CCHD且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后的小婴儿(≤3个月)。利用脑功能监护仪监测并分析术后aEEG,比较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共纳入226例,完成术后aEEG监测,约5.8%显示背景模式为轻度异常,0.9%显示为重度异常,27.4%的病例睡眠
目的分析新生儿期改良Blalock-Tausing分流术后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总结治疗经验,以期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42例新生儿行改良Blalock-Tausing术,年龄(12.3±8.0)天(1~29天),体质量(3.2±0.4)kg(2.3~4.1 kg)。附带手术方式保留动脉导管未闭开放3例,右心室减压手术(肺动脉闭式扩张/跨瓣环补片)12例,B-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带来了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变革,不但显著提高了部分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甚至在逐渐改变着局部晚期肺癌和早期肺癌的临床治疗决策。但是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也接踵而至。寻找能有效筛选优势人群及能准确预判治疗应答情况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对肿瘤的免疫治疗进行动态监测至关重要。研究报道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动态监测的标志物越来越多,本文将对与肺癌相关的PD-L1、TMB、ctD
期刊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患儿临床资料。男39例,女29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1.1±0.5)岁;7例行肺囊肿切除术,3例行肺段切除术,1例行肺舌叶切除术,余57例均行肺叶切除术。结果6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切口皮下气肿5例,胸腔积液2例,气胸2例。随访3个月至1年,均恢复良好。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