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现代的焦虑——以中医存废之争中的周作人为例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f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派中人看似激进主义的立场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单纯利害上的考量,而具有了政治和历史的意义。近代中国关于中西医论争的性质其实就是复古与现代两派的对立与决战。"不想拼命"的心理底线,最终还是被纳入复古与维新的框架来应对。周作人在中西医之争中始终如一的态度是他知识分子的拯救和启蒙立场的结果。面对来自权力的舆论箝制,周作人文学上的办法是言此而意彼的冷嘲热讽。1950年代后有关周作人的调整或再描述的行动与方式是当时改造中的知识分子重新确立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政治及革命关系的反映。
其他文献
生态美学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诸种关系。以生态美学视野审视目前的小城镇建设,发现其存在目光短浅、做表面工作、思维局限等问题。因
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间的争论是当代中国思想界最重要的事件。虽然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二分法有一定的局限,但的确可以从整体上反映出当代中国思想界的分化。基于两方阵营的差异
如何处理公平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是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罗尔斯看来,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其正义理论确立了正义原则在一
本文的理路是用《章太炎藏书题跋批注校录》中公布的新材料,论证章太炎学术批判精神的合理性。通过研读章太炎藏书题跋批注,揣摩章太炎先生阅读所藏书籍时的心路历程,展现章
生活时间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存在方式,生活时间分配是测定人们生活方式状况的一种尺度。从对生活时间的分配利用角度,可以看出生活质量的高低及社会整体发展的水平。女性的生活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有指导创作的目的,其诗类目重视诗题与题材的契合,先定类后选诗,体现出编纂者对诗歌创作引导的意识。依据《文苑英华》诗类设置,对宋初诗歌进行题材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