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虫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试图在手头的各种中外昆虫学书篇和网络中寻找Angle Insects(天使之虫)这一缺翅虫英文俗铝的来历,但最终未能如愿。究竟為什么将这种鲜為人知的神秘小虫称為天使?这个名字又是从何时而来?难道是一个永远难以破解之谜?
  
  神秘天使雨中现身
  
  2011年7月7日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IBE)野外工作的倒数第二天。我们在通麦休整一宿之后,驱车前往著名的易贡茶厂,并准备沿途考察、拍摄。
  但是,天公并不作美,一直稀稀拉拉下着雨,时小时大。对于一心想拍摄各种藏东南地区特有蝴蝶、甲虫的我来说,在这种天气下几乎很难找到那些大型引人注目的观赏昆虫,着实令人心烦意乱。不过最想见到的则是那传说中的“天使虫”了!当然,这种天气对于车上的另外四位来说,也是同样的心情。一路上,只停了為数不多的一两次车,直到在易贡湖畔,发现了成片的蘑菇,大家才开始兴奋起来。出门在外,美味也是一种能使人产生动力的东西。為了能让这些蘑菇进到肚子,我们驱车前往数十公里外的易贡乡政府所在地,因為只有那里才有一家川菜小馆!
  水足饭饱,雨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但我们则必须往回赶了。想想那令人牵肠挂肚的神秘“天使虫”和第二天就要返回八一镇的现实,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当机立断瞅准地形喊“停车”了!
  第二次停车,雨正是大的时候。我只身一人下了车,直奔路边的一棵倒木而去。翻开树皮,除了蚂蚁,什么也没看到。顾不了更多的了,我往密林深处走去,几棵倒伏的大树就在不远处。树皮下面依然没有看到希望,加上光线昏暗,只好退了出来。回到公路旁,遇到下车找我的摄影师郭亮。
  往回走了几步,见到一段满是苔藓的朽木,心想,最后看看吧。于是先去掉一层苔藓,然后再扒开树皮,很快发现三两只3mm左右的小虫在快速爬行、躲藏,并有棕色和白色之分。天使虫?既没带相机下车,也没有放大镜在身,加之满脸雨水横流,实在无法判别。况且,“天使虫”在传说中都是群居的,扒开树皮便会四散奔逃,究竟是不是呢?无奈,只好取回一个活虫做样本,回去拍照辨认。本来,到了车上,也可以尝试着拍一张照片以作初步鉴别。但,意外发生了,我的手上出现一只蚂蟥!
  我从小就喜欢抓各种虫子、蛇类等,基本上没有什么动物是能够让我产生恐惧心理的,自从前两年在海南岛的五指山跟蚂蟥多次亲密接触之后,便对这种神奇的动物产生了莫名的恐惧。车上的几个人也跟随我一起躁动起来,立刻下车帮我在身上遍寻蚂蟥,果然又发现一只。再次上车之后,大家的话题自然而然转到蚂蟥上面,忘记了疑似“天使虫”的存在。大约10公里之后,我的手上莫名其妙的又出现一只蚂蟥,话题也就自然无法转回到天使虫上来了。
  回到驻地,赶紧拿出相机拍照。放大后,一位“天使”——缺翅虫的成虫出现在了我的相机显示屏上!时间在那一刻仿佛凝固了!那魂萦梦牵的天使终于被我发现。
  第二天,我们一早就出发,奔赴头一天的发现地,终于顺利拍到缺翅虫。
  令人兴奋的是:这次是国内首次拍摄到缺翅虫的生态照片,除了缺翅型成虫之外,也拍到了有翅型的成虫,以及两种类型的若虫照片。同时还拍摄了一些视频片段。除了美国的广布种类之外,世界其他地方的缺翅虫也几乎都没有像样的影像资料。
  
  缺翅虫的前世今生
  
  2002年,昆虫学界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个新“目”——螳螩目被发现并建立!什么是“目”?发现一个新“目”真的就这么伟大?生物分类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物种是最基本的分类阶元,每种生物都有它各自的位置。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而昆虫纲仅有三十几个目(根据分类系统及观点的不同略有出入)。
  一篇介绍螳螩目的文章开篇写到:“如果你是第一个看见蝴蝶、甲虫或者黄蜂的人,想像一下这种惊奇的感觉:你面对的不是一种、一属或一科未发现的生物,而是整整一目等待命名的生物世界。250年前,当林奈按照他发明的分类法对新发现的动植物进行归类时,他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当E?M?沃克于1914年首次描述蛩蠊时,可能也有过类似的感觉。”仔细想来,最后一个有这种感觉的真的不应该是沃克,因為他在1914年的时候把蛩蠊当作了直翅目的一个新的“科”发表,而蛩蠊目的建立是在1915年,并经过了他人的修订。那么在O?左普发现螳螩之前那最后一个有这种感觉的又是谁呢?他便是意大利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F?希尔维斯特里,正是他发现了缺翅目!
  1913年,F?希尔维斯特里的论文《一个昆虫新目的描述》横空出世,改变了所有昆虫学教科书的格局。这篇论文发表在《普通动物学和农业研究学报》第二卷上,文章非常详细的描述了新目及新科、新属的特征,并命名了来自黄金海岸(现加纳)、锡兰(现斯里兰卡)和爪哇(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的三个新种。其研究之细致入微,插图之精美,直至今日也堪称楷模。
  什么样才算是缺翅目昆虫呢?我国著名昆虫分类学家杨集昆教授曾写过一个系列的昆虫分目打油诗,其中缺翅目是这样写的:触角九节缺翅目,一节尾须二节跗;无翅有翅常脱落,隐居高温高湿处。
  缺翅目怎么还有翅?希尔维斯特里在发表新目的时候所见到的缺翅虫全都是无翅的类型,因此,他把缺翅目命名為zoraptera,在希腊语中zoros是“纯粹”的意思,a是“无”的意思,Dteron则是“翅”的意思。时间到了1920年,美国昆虫学家A?N?考德尔在《华盛顿昆虫学会文集》中发表了另一篇震惊昆虫学界的论文《缺翅目并非一个缺翅的目》,将其在美国考察的发现公之于众。至此,人们才了解到,缺翅目昆虫大多分為两个型:缺翅型和有翅型。但是,根据命名法则的优先权的规定,缺翅虫的名字则无法改变了。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缺翅虫多群居生活,通常是以缺翅类型出现,当种群较為拥挤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便产生部分有翅个体,以便于扩散到周围。但是,其身体较為柔弱,也只能进行短距离的迁飞扩散。有意思的是,缺翅型缺翅虫没有单眼和复眼,而有翅型则两者均有。当有翅型迁飞到新的居所之后,翅便像白蚁和蚂蚁的一样,自行脱落。缺翅虫一般生活在常绿阔叶林中,多发现于朽木的树皮下或者腐殖质土内,以真菌為食。由于只有2.4mm,因此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缺翅目目前仅知一科一属,即缺翅虫科缺翅虫属,全世界有34个现生种类的报道,加之分布的狭窄,更显弥足珍贵。另外,尚有10个化石种类被发现于多米尼克共和国(始新世和中新世)以及缅甸(白垩纪)等国所产的琥珀之中。
  
  藏东南缺翅虫的猜测   
  缺翅目在中国的发现应该说完全得益于中国科学院在七十年代组织的大规模科学考察。1973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复生在考察过程中,在察隅地区首次发现了中国的第一种缺翅虫,即1974年命名的中华缺翅虫。1974年第二次进藏考察的黄复生在墨脱的汉密地区采集到我国的第二种缺翅虫,并于1976年被命名為墨脱缺翅虫。除缺翅型之外,也采集到了墨脱缺翅虫的有翅型成虫和若虫。
  1998年国家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组织了大型科考,徒步穿越世界最大的峡谷。中科院动物所高级工程师姚健在林芝的达波地区再次采集到墨脱缺翅虫。增加了墨脱缺翅虫的新分布点。
  2000年台湾东海大学赵仁方博士和陈锦生教授联合发表了在台湾花莲发现的纽氏台湾缺翅虫新属新种,但后来该新属被证实是无效的,依然属于缺翅虫属。
  至此,中国的缺翅虫种类达到三种。
  為什么藏东南的缺翅虫不是一种,也不是三种,而是两种?
  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的外观是非常接近的,除了雄性外生殖器解剖之后有些区别之外,最為明显的区别是腹部第八腹板上面的四根最粗大的刚毛的排列。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从大峡谷带回的缺翅虫标本,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腹面第八节的四根最粗大的刚毛呈梯形排序,而这正好是墨脱缺翅虫的特征。因為中华缺翅虫的这四根刚毛是呈弧形排列的。
  缺翅虫基本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以内的地区,但是有三个种类例外。在西半球,美国的胡氏缺翅虫可以向北延伸到北纬40度的地区。而在东半球,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的分布更加向北延伸,直到我们这次的发现地约北纬30度左右,这已经是东半球缺翅虫最北的分布记录了。藏东南这两种缺翅虫跟南亚地区分布最北的缺翅虫相比,向北推移了15度以上。分析其原因,应该是藏东南地区特殊的水热条件和独特的地貌所造成。在远古时期气候温暖时,热带的种类就会向北方扩散。当冰期来临,残存的缺翅虫种类遗留在了气候相对特别的藏东南山谷之中,逐渐演化成当地的特有种类。
  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最接近的分布区域只有200公里左右,如此接近的分布地点為什么会有两个形态接近却又明显不同的种类呢?我们假设:原始的缺翅虫祖先也许是生活在低海拔的阔叶林中,并且和南亚地区的缺翅虫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大地不断隆起,藏东南的缺翅虫被高山所阻断,长期的地理隔绝,外加冰川作用的影响,久而久之,逐渐分化成了两个近缘的缺翅虫种类。由此可见,高山的隆起及沟谷的形成对物种的分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这次发现墨脱缺翅虫的地点与以往的发现地点——达波,虽然直线距离仅三十多公里,但是却是在雅鲁藏布江北岸,而以往的发现的所有地点都在雅鲁藏布江南岸。那么為什么我们的发现并非一个另外的种类?而只是為墨脱缺翅虫增加了新的分布地点呢?我们分析认為,雅鲁藏布江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山中的朽木随着山体滑坡非常容易越过雅鲁藏布江的激流,飘向对岸。这样经常性的两岸交流,使得墨脱缺翅虫虽有大江阻隔,却还是无法分化成不同的种类。
  也就是说,缺翅虫这类微小的生活于树皮下的柔弱昆虫虽然自身的扩散能力不强,但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江河的阻断对于它们并不能造成完全的阻隔。因此,这一新分布地点的发现,為研究缺翅虫的扩散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将為这一稀有物种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西藏》杂志社主办的“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2009年3月21日至3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通过100幅图片全方位地展示了上个世纪西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地再现了西藏民族历史性的变迁。3月2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书记李前光、
美国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说道:“科学并不是无情地探讨客观信息。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天才的科学家更像艺术家,而不是信息的拥有者。”在青藏高原的纳木错流域,具有冰川、冻土、湖泊、高寒草甸(草原)、湿地等多种环境介质,这些谱写神话故事和诗歌的元素,是科学家进行科研的宝贵对象,是研究地表多圈层互相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在纳木错,活跃着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常年与山与湖为伴,和大地一起呼吸吐纳
错高,即湖头芝意。错高村便是紧临巴松错湖头而建的一座古朴、原始村庄。从地理方位上讲,位于巴松错的东北端,背倚雄奇陡峭的巴松错著名雪山——“燃烧的火焰”。她依山傍水,面朝温润如碧的巴松圣湖。从村头缓缓铺向巴松湖畔的,是一片时时徜徉着黑颈鹤和大队赤麻鸭的湿地。成千上万的雪鸽,会在村头的位置,以洁白高傲的雪山和苍劲挺拔的松林为背景,密密麻麻,招摇着迎风飞过。  这片湿地还是错高村中个头大小不一的藏香猪们
历算学家贡嘎仁增已经年近七旬,每天还步履蹒跚地到藏医院历算研究所上班。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历算所的历本编纂,还包括免费为来自农牧区的历法学徒讲课,对来自西藏各地的客户提供历算服务,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版本不同的多种历书以便于随时翻阅、查找。他也是这些西藏畅销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新的藏文历书上市了。  2009年2月1日,街市上的行人多是“猫农闲”的乡下人。我在西藏的民营书店“古修那”看到20
选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主观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自己自由选择的行为往往更为负责、更具有热情。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愿意积极主动去做的事情,其过程常常显得轻松愉悦,结果也自然事半功倍,相信大家都能认同这一观点。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恰恰使人的自由选择缺失了,教师成了实施教育计划、贯彻教材教法的工具,孩子则成了一个任人填塞的容器,情感体验多了“我应该”、“我必须”,而少了“我愿意”、
七月流火的季节,人的肝火就会跟午后两点钟的太阳一样旺盛,总需找一没有车水马龙与烈焰当头的清凉地儿才能把心安放,偶遇泽库——名不见经传的青海藏区草原。今晨,我已然自在漫步于这蓝雾涌动,清凉入心肺的高海拔草原之上。  泽库居青海省东南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昆仑山系西倾山北麓,有大片水草丰茂的高原牧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纯牧业县。明代,这里还是同仁藏民的夏季牧场,仅做一时之旅;如今,这里
【教材分析】  《传统游戏我会玩》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第二课。本课编排立足传统游戏,呈现了“传统游戏知多少”“看看他们怎么玩”两部分教学内容。“传统游戏知多少”分两个层次,一是了解祖辈玩过的游戏,以及传统游戏代代相传的原因。二是玩一玩传统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学会玩某些传统游戏并不难,但体验其中的乐趣、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容易。因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新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2011年的藏历新年是公历的3月5日。山南地区农村的藏历新年,基本延续了古老的习俗。    坚耶村:驱鬼、吃古吐,阖家沉醉    加麻乡坚耶村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南部,是个山清水秀的古老村庄。我们来到这里时,村民旺堆老人已经在家中等我们很久了。旺堆老人的儿子在外地工作,这时也回到家中准备过年。二女儿卓嘎次仁和丈夫小谭也从山南
【摘 要】低年級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关注童心视角和学科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性地表现自我,使美术课堂既能保有儿童的情趣,也能彰显美术教学的价值和学科的味道。这样的美术课堂,才能带给儿童最好的成长方式。  【关键词】美术课堂;童心视角;学科特点;低年级  赫伯特·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尊
吕楠前后共花了15年时间,独自一人,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  拍摄了《被人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三个部分的系列作品,以完整而宏大史诗般的规模,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现状”,象征了作者期望“人类伟大精神复归”的三部曲。我怀疑这世界上有没有第二个艺术家,能以这样庄严的态度来对待艺术创作?所以,当吕楠把这三部作品放在我的面前时,它给我的震撼,让我久久不敢动笔,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