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合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和红花黄色素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2次/天,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1次/每天,治疗21天。依达拉奉组(30例):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21天。红花黄色素组(30例):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天,治疗21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显效率为85%;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为83.3%,显效率为70%;红花黄色素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66.7%。治疗组与依达拉奉组及红花黄色素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 P<0.01)。三组病例均未发生消化道、皮肤粘膜出血和过敏反应。结论:红花黄色素合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红花黄色素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及语言功能残缺,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目前发展快、恢复慢、致残重、复发率高。我院于2012年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0O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住院患者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排除脑出血及出血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l。100例患者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36~74岁,伴有糖尿病23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41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依达拉奉组(30例)和红花黄色素组(30例),患者在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伴随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天,红花黄色素100 mg加人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天,共治疗21天;依达拉奉组(30例),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21天;红花黄色素组(30例):红花黄色素1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天,治疗21天。其他降颅压、降血压、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法均相同。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制订疗效评定标准:(1)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一90%,病残程度1 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前三项视为有效,后两项视为无效。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有效+进步)/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37例,有效率为92.5%,依达拉奉组有效治疗25例,有效率为83.3%红花黄色素组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三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1],随着人口老年化,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发展快、恢复慢、致残重、复发率高,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急性脑梗死病灶主要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经由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恢复缺血半暗带区的损伤脑组织。依达拉奉可避免脑组织免受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比较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2]。而红花黄色素中含量最高且具有活性的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3],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纤溶酶活性,减少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等,抑制磷脂酶A活性,减少膜磷脂降解,保护组织细胞[4]。在本实验中,我们应用依达拉奉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療急性脑梗死4O例,总有效率为87.5% ,而对照组在常规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红花黄色素进行治疗,有效率只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依达拉奉和红花黄色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令人满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J,中华神经科杂志,1 996,29(6):3792—80 1.
  [2] 马连顺,马永杰.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5):452—461
  [3] Zhu M,Guo Z.Determination of the safior yellow 2A in Carthamintinctorius[J] J Chin Med Mat 2000,23(8):458—459.
  [4] 朱海波,王振华,田京伟,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实验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2005,40(12):1 144一l 146.
其他文献
目的:对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划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手术后管道护理的方法和效果,为护理工作给予参考。方法 以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手术后管道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胰腺炎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管道扭曲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降低,与对照
期刊
目的:比较单用抗抑郁剂治疗与合用集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1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配合集
【摘 要】目的:评估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 除接受常规治疗外, 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 2.4 mg静滴,1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 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DL)、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后患者NFI评分及ADL评分组内及治疗后患者NFI评分及ADL评分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 提高和改善妇女产后出血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探讨。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与抢救,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诊治组织精心护理患者痊愈。  【关键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22 文章编号:1004-748
期刊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度镇静催眠药物阿普唑仑中毒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我们将符合研究条
何若苹主任中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系首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40载,临证经验丰富.笔者
【摘要】 目的 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推进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积极意义。方法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在内的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
期刊
目的:探讨选择阿莫西林+甲硝唑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6月收治的152例牙周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