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和田河东地区断裂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来源 :断块油气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低级别断裂研究较少,和田河东地区低级别断裂非常发育,具有研究代表性。文中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基于构造地质学相关理论,对断裂特征、期次、演化等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低级别断裂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发现:研究区发育NNE、EW、NW转NNW、近NS向4组断裂体系,纵向上分为4个构造层,断裂主要集中于基底和下构造层。其主要经历了4期构造运动,加里东早期形成NW转NNW向弧形正断层;加里东中晚期是NNE向及近EW向走滑断裂带主要活动期;海西晚期断裂活动弱,仅褶曲变形;喜山期仅近SN向逆冲断裂活
其他文献
文中基于“构造、沉积和水动力控气”理论和“富集区找气”思想,应用测录井、实验测试、试采等资料,系统总结了川南筠连地区煤层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剖析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的配置关系,建立了煤层气富集模式和指标体系,并优选了富集有利区。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成藏具有4个特点:煤层倾角大(1°~30°)、厚度小(1~2 m)、层数多(1~9层);煤阶高,含气量较高(10.94~18.66 m3/t),吸附饱和度高(70.43%~98.46%);煤岩微裂隙较发育,且连通性较好,煤层渗透率相对
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为例,利用密井网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建立了扇三角洲沉积储层定量地质知识库。通过分析研究,将研究区流沙港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细分为5种微相类型,这些微相砂体有6种叠置模式。对现代扇三角洲沉积考察的定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辫流坝长宽比为1.65~4.25,辫流坝与辫状水道宽度比为0.65~5.00,该数据为刻画实际地下地质体的展布提供了重要依据。扇三角洲地质知识库显示,辫状水道宽厚比为150~200,辫流坝宽厚比为170~220,分支水道宽厚比为180~230,河口坝宽厚
致密油储层压裂施工后仍会有大量的压裂液滞留在储层中,不仅会对致密油储层中的原油产生一定的渗吸驱油作用,还可能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水锁损害;因此,为了确认压裂液在致密油储
川南YJ向斜区YJ2井在茅口组钻遇石灰岩岩溶储层,测试获高产工业气流,日产量为58.8×104 m3,展现出川南向斜区茅口组岩溶储层巨大的勘探潜力.文中基于YJ向斜区高品质三维地震
方差、相干等方法在断层识别中的应用已较成熟,但这些方法应用于复杂断裂发育区存在断面表征模糊、平面组合不清晰等缺点.基于相似系数改进的最大似然属性,利用断层倾角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