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述rn地舒单抗(Denosumab)是首个被用于抑制核因子kB受体激活剂(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 ligand,RANKL)及骨质疏松、其它骨骼疾病的药物.RANKL与其在破骨细胞前体上的受体RANK结合是破骨细胞增殖、成熟、活化和存活的必要条件[1].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RANK的一种可溶形式,RANKL的诱导受体,可以干扰RANK/RANKL的结合以及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在动物实验模型中,OPG的运用可以降低骨质吸收并增加骨量[2].已知OPG/RANk-RANK骨调节轴是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发育、调节其功能最终的惟一途径,故而在这条通路上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最早Denosumab被发现对于骨质疏松的优良表现,并于2010年6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同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对于恶性肿瘤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led events,SREs)发生率的降低优于唑来膦酸,2010年11月FDA批准用于实体瘤骨转移的治疗.而对于原发骨肿瘤中的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直到2013年才被批准使用于复发、不可切除及发生转移的病例[3].在后期的研究中,笔者看到Denosumab给部分GCT治疗带来的惊喜表现,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和经验的积累,相关的问题逐步凸显,笔者就Denosumab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