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品档案管理是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旨在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面临新时期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需求的变化,岗位工作人员和博物馆领导者,要树立全新藏品档案管理意识。本文重点分析提升博物馆文物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旨在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
博物馆的藏品档案是藏品有关信息的记录,是科学保管藏品的重要依据。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要将结合博物馆经营和运转需求,尤其是在当前博物馆馆藏品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且出现一些新的难点,更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认清当前的工作形势,发挥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体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思维方式。
1.档案保管规范化
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主要分成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管理两部分,纸质档案的定制要求严格,必须使用统一的制作工具和纸质材料、卷盒规格、用袋规格、幅面尺寸。以数字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电子档案管理成为博物馆藏品档案的重要媒介形式与管理方式,我国也出台了有关的管理指标和著录规则。规范化的图书馆藏品保管要求我们可以统筹电子和纸质档案实现统一管理目标,建立藏品档案管理的网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共享博物馆藏品档案资源,推进电子档案资料的利用和维护、保管工作目标落实。
2.管理制度规范化
建立管理制度旨在强化制度约束,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为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首先,以有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为支撑,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全面和完善,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管理工作;其次,博物馆档案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了解与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识,执行规定的工作标准,借鉴其它国有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最后,对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提用、统计等管理职责展开划分,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管理制度,细化责任管理内容,方便人员按制度履行责任以及追责。
3.档案分级规范化
我国出台的《文物法》明确规定,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相关文物报关单位,应该对藏品实施分级,依据藏品等级建立文物分级管理制度。《文物法》规定,博物馆内可移动文物按照历史手稿、文献、事物、代表性明确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划分为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珍贵文物有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也要按照文物分级情况展开分级管理,能够是档案资源更加规范和清晰,提升館藏品档案的利用率[1]。
4.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首先,建设藏品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博物馆藏品档案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于提高博物馆的藏品档案服务水平,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有利,可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型、升级。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新技术,可以转化传统纸质档案,以电子档案形式归档、存储,构成档案信息数据库库,这样博物馆的藏品档案资源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检索、处理、接受、加工等操作目标,突破传统档案管理的限制性因素,逐步完成档案资源共享目标[2]。
其次,实现馆与馆之间的合作,提升协同服务能力。简化档案利用的审批权限,各馆的藏品档案源于不同系统,一些利用频次较高的档案资源,可以把审批权限部分转移到归档环节,归档档案目录上增加“是否开放使用”的有关条目,简化审批环节,提升档案资源利用率;推进藏品档案数字化建设,公共博物馆以“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作为基本的管理服务思路;档案资料管理电子化的基础上,还可以强化档案的远程利用系统建设,给各博物馆之间提供实现合作服务目标的路径,藏品档案资源实现互联互通。
5.提高文物藏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博物馆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比较多,但针对藏品档案管理的培训活动组织较少。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专业的管理知识、博物馆学知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多方向的内容,结合不断变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我们应该强化对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3]。传统的博物馆的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为主导,对人才的培养是“以老带新、手口相传”的方式为主,培养工作缺乏系统性。当前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参与单位提供的专业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变化的法律、法规条款,同时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博物馆也要给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充足机会,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水准的外语水平和写作能力,可以完成高质量的资料输出任务;具备高度的岗位责任意识,主动完成岗位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建设的价值一致肯定。藏品档案是博物馆发展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资料和宝贵资源,这部分档案在保护藏品和利用藏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随着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体系的推动,博物馆藏品活动范围在扩大,藏品档案的建设与完善可以使藏品使用安全性提高,也推动着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关注博物馆藏品档案规范化管理,给藏品实现文化释放功能提供空间,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发展规划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推动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有.浅谈如何做好客家土楼档案的管理工作[J].科技视界,2016,32(23):162-163.
[2]关勃.基于做好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讨论[J].黑龙江史志,2013,11(13):180-181.
[3]奚三彩,张永庆.博物馆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文物保存的关系[J].文物保护技术,2014,11(03):214-215.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
博物馆的藏品档案是藏品有关信息的记录,是科学保管藏品的重要依据。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要将结合博物馆经营和运转需求,尤其是在当前博物馆馆藏品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且出现一些新的难点,更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认清当前的工作形势,发挥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体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思维方式。
1.档案保管规范化
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主要分成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管理两部分,纸质档案的定制要求严格,必须使用统一的制作工具和纸质材料、卷盒规格、用袋规格、幅面尺寸。以数字信息技术发展为背景,电子档案管理成为博物馆藏品档案的重要媒介形式与管理方式,我国也出台了有关的管理指标和著录规则。规范化的图书馆藏品保管要求我们可以统筹电子和纸质档案实现统一管理目标,建立藏品档案管理的网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共享博物馆藏品档案资源,推进电子档案资料的利用和维护、保管工作目标落实。
2.管理制度规范化
建立管理制度旨在强化制度约束,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为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首先,以有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为支撑,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全面和完善,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管理工作;其次,博物馆档案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了解与掌握最新的法律知识,执行规定的工作标准,借鉴其它国有优秀的档案管理经验,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最后,对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提用、统计等管理职责展开划分,明确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管理制度,细化责任管理内容,方便人员按制度履行责任以及追责。
3.档案分级规范化
我国出台的《文物法》明确规定,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相关文物报关单位,应该对藏品实施分级,依据藏品等级建立文物分级管理制度。《文物法》规定,博物馆内可移动文物按照历史手稿、文献、事物、代表性明确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划分为一般文物和珍贵文物,珍贵文物有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也要按照文物分级情况展开分级管理,能够是档案资源更加规范和清晰,提升館藏品档案的利用率[1]。
4.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首先,建设藏品档案信息化数据库。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博物馆藏品档案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于提高博物馆的藏品档案服务水平,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有利,可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型、升级。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新技术,可以转化传统纸质档案,以电子档案形式归档、存储,构成档案信息数据库库,这样博物馆的藏品档案资源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检索、处理、接受、加工等操作目标,突破传统档案管理的限制性因素,逐步完成档案资源共享目标[2]。
其次,实现馆与馆之间的合作,提升协同服务能力。简化档案利用的审批权限,各馆的藏品档案源于不同系统,一些利用频次较高的档案资源,可以把审批权限部分转移到归档环节,归档档案目录上增加“是否开放使用”的有关条目,简化审批环节,提升档案资源利用率;推进藏品档案数字化建设,公共博物馆以“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作为基本的管理服务思路;档案资料管理电子化的基础上,还可以强化档案的远程利用系统建设,给各博物馆之间提供实现合作服务目标的路径,藏品档案资源实现互联互通。
5.提高文物藏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博物馆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比较多,但针对藏品档案管理的培训活动组织较少。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专业的管理知识、博物馆学知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多方向的内容,结合不断变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我们应该强化对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3]。传统的博物馆的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为主导,对人才的培养是“以老带新、手口相传”的方式为主,培养工作缺乏系统性。当前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参与单位提供的专业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变化的法律、法规条款,同时在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博物馆也要给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充足机会,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水准的外语水平和写作能力,可以完成高质量的资料输出任务;具备高度的岗位责任意识,主动完成岗位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养。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建设的价值一致肯定。藏品档案是博物馆发展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资料和宝贵资源,这部分档案在保护藏品和利用藏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随着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体系的推动,博物馆藏品活动范围在扩大,藏品档案的建设与完善可以使藏品使用安全性提高,也推动着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关注博物馆藏品档案规范化管理,给藏品实现文化释放功能提供空间,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博物馆自身的发展规划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推动我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有.浅谈如何做好客家土楼档案的管理工作[J].科技视界,2016,32(23):162-163.
[2]关勃.基于做好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讨论[J].黑龙江史志,2013,11(13):180-181.
[3]奚三彩,张永庆.博物馆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文物保存的关系[J].文物保护技术,2014,11(0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