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的洋务运动——关于“李鸿章拒购马克沁机枪”的观点修正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沁机枪作为一款曾改变战争模式的武器,在军事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官员在当时并未对该种机枪进行采购,这也成为后人对洋务运动甚至是对李鸿章本人进行批判的佐证。本文通过对该时期相关文献的梳理,确认洋务军工企业在当时已具备自主生产马克沁机枪的能力,并且较大规模地使用了先于马克沁机枪发明的加特林机枪,而没有采购马克沁机枪既是因为该武器本身工艺复杂以及当时国际军事思想的普遍滞后,更是由于洋务运动本身存在的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手段匮乏,以及资金严重短缺等原因所致。
其他文献
"私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为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正值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之际,中俄关系也迎来了历史
文章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创新兴趣的产生途径,然后通过解析生物分析课程的知识特点,选择适合的转化途径,最后通过课堂实践验证了创新兴趣产生后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影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