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o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学校又是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的主阵地。深入调查了解到,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体融入中确实存在很多难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合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統文化;融入
  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传统文化要想得到更好地发扬光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 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真正合体的问题及原因
  (一) 教师文化素养不高,影响传统文化教学
  对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起着传承和传播作用,肩负着历史所赋予的重要责任。为当地创设浓郁传统文化氛围,用厚重的人文气息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学习中感受地方优秀的独特魅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有透彻地了解,并且有很强的研究传播意识。然而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却普遍不高。脑子里装的都是数、理、化知识,对传统优秀文化了解很少,甚至处于脱节状态。正是由于小学教师和传统文化的这种生疏关系,才使得很多学校的传统文化开展只停留在肤浅层面,难以形成系统性和规范化。
  (二) 课程开发资源不力,导致传统文化孤立
  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开展形式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学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过于单一,不能自然地融入到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之中。
  小学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他们关注的总是经典国学或是国粹之类,学校开设校本课程内容也都是经典诗词、百家姓、三字经等,有的还把文明礼仪教学纳入到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之中。而对于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生活风俗、乡土人情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却漠然视之。这就直接影响了传统文化长期规范性地发展延续,现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当前很多小学校开设的地方课程都是上级教育部门强调开设的,学校活动的开展和教师的配比也只是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其结果是教师们在文化传统知识教学中只是应付了事而已,教学时只是把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作为主科知识学习的辅助部分,缺少知识内容的精心设计和传授的连贯性设计。
  (三) 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兴趣培养激发不够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及其重要。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传授不能采取一味强制灌输式,而是要采用有一定实践性和体验性的方式。
  可在调查中却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形式依然单一。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蕴含的历史典故,而是要设法调动学生去调查搜集,激发他们主动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而陶冶自己美好的道德情操。可是当前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还只局限在校园和课堂,教师根本没有为学生提供到现实生活中发现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空间,语文课堂上也只是本着主观讲授为主,缺少互动性地感知和实践体会。
  传统文化就在学生身边,应该很容易传播,便于感受的。可是受当前社会因素影响和形色各异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在学生们关注的只是网络里描述的外面世界,而对身边的优秀文化毫无兴趣可言。传统文化的形同虚设导致宝贵的本土资源在农村学生中黯淡无光。
  二、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真正合体的主要措施
  (一) 提高教师文化素养,促进传统文化融合
  小学教师对于当地传统文化地传承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小学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素养多少是融入教学环节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教学具有浓郁传统文化色彩的《敦煌莫高窟》一课时,为增强课堂上学生对这些优秀历史文化瑰宝的深入了解,教师就要在备课时查阅大量关于敦煌莫高窟的相关知识,并做细致深入了解,从而能够在课堂上以更宽泛的角度,引领学生走进美轮美奂的敦煌色彩文化之中,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合。
  (二) 重视课程资源整合,扩大感染熏陶
  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通常都是在校内课程中进行,当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规范性不够,课程内容五花八门朝令夕改,很多教师也为教学内容的选取而苦恼。
  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则呈现出了很多当地悠久历史文化和令人神往的风土人情,文字内容朴实生动、有趣感人,章节配图精美炫目,这样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校本教材会深深吸引学生们来阅读了解,也便于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中向学生展示当地的魅力文化。教师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想让学生们对身边的传统民俗、传说和发展演变史有细致的认识了解,就需要做好功课首先自身要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
  因此教师们除了创造性地挖掘开发教材资源外,还要亲身走进当地的村落,通过和老乡们攀谈来了解一些语文书本上没有描述的当地优秀风土人情,或者深入到当地民俗文化馆来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只有教师的头脑里有了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丰富地渗透和熏陶。
  (三)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再现传统文化魅力
  当前学校的规划建设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内涵的包装,但是却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化的楼廊装饰,而缺少特色活动的开展。
  如果能把当地优秀的乡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艺术中来,会更能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使学校的文化积淀更加厚重,学生会在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感染下,时刻体会到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久而久之就会在他們心灵深处开花结果。
  三、 结语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实现真正合体,对于弘扬本土文化、深化家园情怀,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小学师资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广大教师要全心投入、积极渗透、大胆创新、鼓励实践,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实现真正合体。
  参考文献:
  [1]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8):45.
  [2]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作文难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少学生经常这样说;“作文难教”,很多老师也曾经这样说。那么应该怎样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将所经历过的、所感受到的、所想表达的变成美妙的文字记录下来呢?前几年,学校为各班安装了电子白板,我开始进行多媒体作文教学的尝试和研究。实践证明,这一媒体的合理使用,让作文课堂变得灵动鲜活起来。  一、还原游戏场景,捕捉精彩瞬间  作文课上,我组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是教育起步阶段,这个时期对于幼儿的价值观以及创造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育中缺少对于幼儿的思维开发和探究能力开发,导致幼儿学习较为古板。而积极的开展科学探究教学则能够促使幼儿教育得到彻底改善,为幼儿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对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教学进行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  1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适宜性原则  对于幼儿来说科学适宜的教学活动才能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是学习舞蹈的黄金启蒙阶段,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于学习幼儿舞蹈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能训练幼儿的意志力。目前教育体系下人们对艺术教育也有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教师要具备舞蹈功底与舞蹈原创的编排技能。根据当前我国幼儿舞蹈的现状,找出提升幼儿舞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学前教育  引言:  幼儿舞蹈的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一课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通过近期的摸索与探究,对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了一些思考:评价好课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  关键词: 好课;标准;新课程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不同程度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带给教师带来影响十分深刻,不仅反映在
期刊
通过一年多的茶馆式教学,我感觉存在着教学主题不明确、教学过程自由散漫、缺乏思维深度、浪费时间和道听途说等诸多问题,最大的弊病在于一个“闲”字,使教学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严谨性,其受指责最多之处是致使学习者浪费时光。下面就我校开展的“有指导的茶馆式”教学谈谈个人的见解,共分六个步骤程序;一、自学成果展示---选茶(8分钟),二、形成探究问题---问茶(2分钟),三、小组合作讨论---议茶(10分钟)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最适合对学生进行素质情感教育的阶段。而小学语文的主要教育内容就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而这正好为素质情感教育的融入创造了绝佳的便利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素质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情感教育;小学语文;体现  在素质教育中,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以及习惯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是学生
期刊
摘 要:解析法和综合法是当前解决初中几何题比较常用的方法,随着当前课程体系的改革,各方面都做出改变,就当前初中几何而言,许多知识内容学习相对比较难,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出实践证明,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构建相应的模型,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本文对综合法和解析作出浅析,并加以几何案例证明,以供教师进行参考。  关键词:综合法;解析法;初中数学;几何解题  引言:  解析法其实质目的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
期刊
摘 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高效教学的前提。根据新课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深入可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本文也将通过对该方面内容的深入分析,给出具体的营造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良好课堂氛围;营造措施  引言: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学科。随着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以及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地理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在教学模式上要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思考。文章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义出发,指出影响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案例教材与团队分组学习、多媒体运用与学生自主参与学习、阅读法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这三种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创新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充分的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数学教学的思考,科学合理的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创新的改革,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全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跨越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的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