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微企业数量在全国企业占比99%,是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小微企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提出合理改革建议。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方案
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左右,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全国70%左右的就业问题;同时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小微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大众创业、万民创新;市场兼容性很强,特别是在很多竞争性领域,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
一、小微企业经营特点
小微企业经营有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核心企业都是大企业,不管小微企业处于上游还是下游,都受制于核心企业,或者预付货款,或者核心企业账期长,无法及时收款。小微企业价格低、技术低、收益低、附加值低,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制约了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小微企业处于初创期,产业升级能力与意愿较低,利润很薄,市场饱和度较高,因而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上没有话语权。
其次,规模小,轻资产。通常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成立时间较短,资本积累缓慢,导致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经营,资金周转较快,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实力较弱,办公场所或者厂房以租赁为主,甚至部分小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生产必须的机器设备采取了租赁方式。
第三,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对政府颁布的政策敏感度较高,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下行期,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小微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竞争比较激烈,受行业景气程度影响较深,往往某一行业处于低谷期,该行业的小微企业频临破产。
第四,经营管理较弱。相比较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人才配置和资本方面有着较大差距,小微企业管理呈现粗放、混乱状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缺少企业文化,无法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薪酬体系不完善,不能给员工提供远景职业规划,难以挽留人才。
二、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几个特点,概括起来为四个字:短、小、频、急。所谓短,是指小微企业用款时间较短,一般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满足短期资金周转需求;所谓小,是指贷款金额小,企业规模小,贷款金额自然也比较低;所谓频,是指小微企业贷款频率较高,临时性的贷款需求;所谓急,是指贷款时效性要求较高。
正是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存在这些特点,导致在贷款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之一就是轻资产,固定资产规模小,可用于抵质押的资产比例小,大多数企业主只能以个人或者亲戚的住宅、车辆进行抵押。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有贷款的企业,9.8%的小微企业使用过厂房抵押,6.9%的小微企业使用过机器设备。传统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往往要求有抵质押物,这些是放款的必备条件,而缺乏合适的抵质押物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二)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这也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的主要原因,缺少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手段。一般来说,财务报表是银行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但是小微企业一般缺乏专职的会计人员,会计制度不完善,往往财务和出纳由一人兼任;财务报表不健全或者设立几套财务报表,银行无法分析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而银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必须实行谨慎的经营原则以规避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可能性。
(三)小微企业营业能力有限,融资成本相对过高。小微企业在缺少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下,一般会通过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而获取贷款,如此一来,融资成本明显上升。一般情况,担保公司要收取贷款金额20-30% 保证金,还要收取2-3%的手续费;一般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还有在市场利率基础上浮20%,以2015年年初的一年期贷款利率5.6%为例,小微企业拿到贷款后的名义利率为8.72-9.72%(如果担保公司要求对不足值的房产进行抵押,还有相应的抵押费用和保险费用,此部分还未计入成本);如果贷款100万元,保证金20%,收取各种费用10万元,可用贷款金额80万元,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为12.5%。
(四)门槛较高,缺乏有效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分为两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渠道较窄,证券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大部分小微企业很难达到上市标准;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结构比例失衡,国债和金融债比例较高,企业债比例较低,而且企业债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小微企业同样存在较高门槛。故我国企业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然而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却因为小微企业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以及自身严谨的经营原则,难以获得贷款。
三、小微企业贷款难解决方案
(一)企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
企业应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信用;同时也要适应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紧跟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服务意识,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企业还要完善内控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透明化;企业还应该积极引进人才,降低管理风险,提高融资能力。
(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创良好信誉
一般核心企业实力较强,信用较高,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小微企业在与核心企业合作过程中,可以凭借自身情况请核心企业出具担保。如目前态势发展较好的海尔日日顺平台,海尔集团与中信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造传统银行的传统制造业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新模式,由中信银行为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付、结算一整套金融服务。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的订单量进行授信,既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解决了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拓宽融资渠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从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得到满足,由此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以来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对此也采取了积极态度。阿里小贷通过对自身B2B平台小微企业交易数据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另一种模式,P2P金融模式迅猛发展。P2P网络借贷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资金盈余者提供资金,获取比银行更高的资金收益,资金需求者在平台上完成借款申请,省去中间环节,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管理规范不清晰,也存在P2P跑路事件,但是,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一般都设有小企业部,致力于小微业务发展,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如建设银行的“小额贷”、“信用贷”,民生银行的“微贷”,兴业银行的“连连贷”、北京银行“科技链”、“短贷宝”;另一方面,银行应改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模式,完善小微客户打分卡,缩短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第三,银行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挖掘企业信息,适度给予信用贷款。如根据资金结算情况判断企业经营状况,根据征信报告判断企业总体融资规模与风险状况、根据水表、电表、煤气表判断企业开工情况,根据代发工资判断人员流动情况等等。
(五)政府加强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激励各类金融机构、互联网融资平台扶植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较好的融资环境;对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小微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按照贷款规模进行贴息;完善互联网金融法规,使微企业贷款有法可依;政府还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使企业信息更加透明,减少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情况,为银行提供贷款依据,如合并整理企业征信信息、纳税信息、 社保、公积金信息、公检法信息、违章信息以及企业主的婚姻情况、财产情况等等。对于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也应该给予政策支持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方案
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左右,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小微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全国70%左右的就业问题;同时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大贡献;小微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大众创业、万民创新;市场兼容性很强,特别是在很多竞争性领域,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
一、小微企业经营特点
小微企业经营有几个明显特点:
首先,在产业链上处于弱势,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核心企业都是大企业,不管小微企业处于上游还是下游,都受制于核心企业,或者预付货款,或者核心企业账期长,无法及时收款。小微企业价格低、技术低、收益低、附加值低,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制约了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小微企业处于初创期,产业升级能力与意愿较低,利润很薄,市场饱和度较高,因而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上没有话语权。
其次,规模小,轻资产。通常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成立时间较短,资本积累缓慢,导致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经营,资金周转较快,固定资产投入较少,实力较弱,办公场所或者厂房以租赁为主,甚至部分小微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生产必须的机器设备采取了租赁方式。
第三,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对政府颁布的政策敏感度较高,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下行期,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小微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竞争比较激烈,受行业景气程度影响较深,往往某一行业处于低谷期,该行业的小微企业频临破产。
第四,经营管理较弱。相比较大型企业,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人才配置和资本方面有着较大差距,小微企业管理呈现粗放、混乱状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缺少企业文化,无法凝聚企业核心竞争力;薪酬体系不完善,不能给员工提供远景职业规划,难以挽留人才。
二、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具有几个特点,概括起来为四个字:短、小、频、急。所谓短,是指小微企业用款时间较短,一般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满足短期资金周转需求;所谓小,是指贷款金额小,企业规模小,贷款金额自然也比较低;所谓频,是指小微企业贷款频率较高,临时性的贷款需求;所谓急,是指贷款时效性要求较高。
正是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存在这些特点,导致在贷款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之一就是轻资产,固定资产规模小,可用于抵质押的资产比例小,大多数企业主只能以个人或者亲戚的住宅、车辆进行抵押。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有贷款的企业,9.8%的小微企业使用过厂房抵押,6.9%的小微企业使用过机器设备。传统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往往要求有抵质押物,这些是放款的必备条件,而缺乏合适的抵质押物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二)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这也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的主要原因,缺少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手段。一般来说,财务报表是银行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但是小微企业一般缺乏专职的会计人员,会计制度不完善,往往财务和出纳由一人兼任;财务报表不健全或者设立几套财务报表,银行无法分析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而银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必须实行谨慎的经营原则以规避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可能性。
(三)小微企业营业能力有限,融资成本相对过高。小微企业在缺少有效抵质押物的情况下,一般会通过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而获取贷款,如此一来,融资成本明显上升。一般情况,担保公司要收取贷款金额20-30% 保证金,还要收取2-3%的手续费;一般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还有在市场利率基础上浮20%,以2015年年初的一年期贷款利率5.6%为例,小微企业拿到贷款后的名义利率为8.72-9.72%(如果担保公司要求对不足值的房产进行抵押,还有相应的抵押费用和保险费用,此部分还未计入成本);如果贷款100万元,保证金20%,收取各种费用10万元,可用贷款金额80万元,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为12.5%。
(四)门槛较高,缺乏有效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分为两类,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我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渠道较窄,证券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大部分小微企业很难达到上市标准;同时,我国债券市场结构比例失衡,国债和金融债比例较高,企业债比例较低,而且企业债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小微企业同样存在较高门槛。故我国企业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然而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却因为小微企业缺少有效的抵质押物,以及自身严谨的经营原则,难以获得贷款。
三、小微企业贷款难解决方案
(一)企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
企业应诚信经营,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信用;同时也要适应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紧跟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服务意识,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企业还要完善内控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透明化;企业还应该积极引进人才,降低管理风险,提高融资能力。
(二)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创良好信誉
一般核心企业实力较强,信用较高,比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小微企业在与核心企业合作过程中,可以凭借自身情况请核心企业出具担保。如目前态势发展较好的海尔日日顺平台,海尔集团与中信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造传统银行的传统制造业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新模式,由中信银行为海尔集团旗下的日日顺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付、结算一整套金融服务。银行根据小微企业的订单量进行授信,既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解决了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拓宽融资渠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从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得到满足,由此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以来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对此也采取了积极态度。阿里小贷通过对自身B2B平台小微企业交易数据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另一种模式,P2P金融模式迅猛发展。P2P网络借贷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资金盈余者提供资金,获取比银行更高的资金收益,资金需求者在平台上完成借款申请,省去中间环节,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管理规范不清晰,也存在P2P跑路事件,但是,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一般都设有小企业部,致力于小微业务发展,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如建设银行的“小额贷”、“信用贷”,民生银行的“微贷”,兴业银行的“连连贷”、北京银行“科技链”、“短贷宝”;另一方面,银行应改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模式,完善小微客户打分卡,缩短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第三,银行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挖掘企业信息,适度给予信用贷款。如根据资金结算情况判断企业经营状况,根据征信报告判断企业总体融资规模与风险状况、根据水表、电表、煤气表判断企业开工情况,根据代发工资判断人员流动情况等等。
(五)政府加强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激励各类金融机构、互联网融资平台扶植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较好的融资环境;对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小微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按照贷款规模进行贴息;完善互联网金融法规,使微企业贷款有法可依;政府还应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使企业信息更加透明,减少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情况,为银行提供贷款依据,如合并整理企业征信信息、纳税信息、 社保、公积金信息、公检法信息、违章信息以及企业主的婚姻情况、财产情况等等。对于支持小微企业的银行也应该给予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