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

来源 :现代国际关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战后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持续40多年的旧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亚太地区形势正在朝着稳定与缓和的方向发展,政治上的合作势头在加强,本地区的热点问题正逐步获得解决。多数国家的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以高于全球平均值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保持着相当的活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区形势的相对稳定。在此新形势下,东盟的团结合作有了新的增强,特别是在今年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
其他文献
<正> 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后,古巴的国际处境异常艰难。由于古巴坚持走自己选择的道路,积极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大力推进多元化外交,因而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基本上稳住了局势但仍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一古巴为求生存、渡难关,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和政策调整,以抵制美国的经济封锁。 (一)适时调整了经济政策,以保证食品和能源两大必需品的最低需求。 1、全民动员,大抓食品生产。政府号召城镇居民及机关、厂矿企业工作人员轮流“上山下乡”搞种植。他们一般在农村劳动2—3周,主要种植土豆、白薯和
<正> 一自从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米,尽管双方之间产生过矛盾、摩擦,有的问题甚至至今尚未解决,但是从总体看,中日关系已从民间发展到官民并举,从以经济为主进展到政、经并重,从双边关系走向世界性的合作,经历了一条不断前进、逐渐成熟的发展道路。纵观20年来的历程,中日关系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一)恢复邦交、发展关系的准备时期(1972—77年)。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取代佐藤荣作出任日本第64任首相。素以“果断”、“实干”著称的田中首相一上台便声称要“适应世界潮流的变化,开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欧共体为了最终实现“大欧洲”目标,大力加强和发展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一、发展关系的状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随之而来的经互会崩溃,为欧共体积极发展和密切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一)欧共体与东欧国家签订并开始实施贸易合作和联系国协定(统称欧洲协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元首格里布任戚在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今年1月28日的选举中,原议会国家防务、安全和反犯罪斗争委员会主席梅切斯拉夫·伊万诺维奇·格里布一举以绝对优势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成为白俄罗斯独立后第二任国家元首(根据白俄罗斯现行宪法,最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