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rNi合金表面CeO2-NiCu复合镀层制备研究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脉冲电沉积在FeCrNi合金表面制备了CeO2-NiCu复合镀层,并研究了温度对于复合镀层形貌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eO2 微粒使镀层宏观下的光亮性得到提升,同时电沉积温度对NiCu-CeO2 镀层硬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镀层硬度下降.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镁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Fe-LDHs),并煅烧制备了镁铁金属氧化物( Mg-Fe-LDO).用 X 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制备的催化剂的相组成、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所有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基于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进行评估.根据XRD分析, Mg-Fe-LDHs的特殊层状结构在500 ℃煅烧后会形成Mg-Fe-LDO.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结果表明,Mg-Fe-LDO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最宽. Mg-Fe-LDHs和Mg-Fe-LDO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分别
采用氢氧化钠和油酸(OA)对氮化硼(BN)进行改性,制备出BN-OA,以BN-OA和石蜡为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出石蜡/BN相变复合材料.研究了BN-OA的添加量对石蜡/BN相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BN-OA的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逐渐提高,并在添加量在4%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将石蜡/BN相变复合材料和三聚氰胺海绵结合,制作简易的房屋模型,发现通房屋内部温度随环境的温度的变化很小,说明石蜡/BN相变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维持室内的温度平衡.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简称“飞灰”)熔融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飞灰问题成为掣肘,掌握飞灰熔融气相产物盐分布规律,有利于二次飞灰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对烟气净化设备设计和生产运行具有借鉴作用.选用江苏省某生活垃圾焚烧电厂产生的飞灰,利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飞灰熔融中试系统进行飞灰高温熔融试验.通过重量差减法、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化学法等测定飞灰熔融过程中气相产物盐及熔渣的组成和产量,获得Na、K、Ca、Mg和Fe的气相迁移率.利用热力学模型模拟1000~1600℃、不同气氛(不通气体、氮气气氛或空气气氛)
本文通过优化螺-笼烃化合物的法沃斯基重排反应参数,如反应时间,底物的量,KOH 浓度及加热方式,最终确定了最佳的反应参数为:首先底物为2.19 mmol,10 mL的水,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0%,120℃下回流4 h后,然后继续加入KOH至质量分数为25%,120℃下继续回流7 h.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得到81%~92%收率的较小螺-笼烃二羧酸.
高熵合金突破以1种或2种元素作为基元的传统合金设计理念,以等摩尔比或近等摩尔比制备出具有简单相结构且综合性能优异的多主元合金,有望使金属材料的性能极限和应用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了研究元素掺杂对合金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出等摩尔比的CoCrCuFeMn和CoCrCuFeMnZr高熵合金.利用XRD、OM、SEM、EDS、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Zr元素添加前后CoCrCuFeMn合金的物相结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研究发现:添加Zr元素后,CoCrCuFeM
替诺福韦三乙胺盐分别与三氯氧磷和焦磷酸缩合,再经水解得到替诺福韦一磷酸酐及二磷酸酐,通过制备液相得到纯品,其结构经HRMS、1H NMR、31P NMR确证.
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67)是一种多孔晶体材料,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模板剂,同时这种结构的材料也可以用于合成高性能的Co3O4 电极材料.以ZIF-67作为模板剂,经过热处理合成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的Co3O4 材料.再构造三电极系统对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由ZIF-67作为模板可有效控制 Co3O4 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并且Co3O4 电极的比电容可达820 F/g;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约为60%,循环性能良好;充
过渡金属Fe2+是最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PS活化物质,但是Fe2+易于被氧化而失去活化能力以致Fe2+/PS体系持续效果较差.为了提高Fe2+活化PS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将碘化X射线显影剂(ICM)的典型代表碘海醇(iohexol)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其在UV/PS、Fe(C2O4)33-/PS、UV/Fe(C2O4)33-/PS和Fe2+/PS这4种高级氧化体系中的降解,考查Fe(C2O4)33-浓度、紫外光强和pH对UV/Fe(C2O4)33-/PS体系中碘海醇降解和PS活化分解的影响,并分析体
对经生化处理后的有机硅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分析,采用臭氧-双氧水联用氧化的处理方式,可以降解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达标排放.
通过分子设计经简易的“一锅法”合成了两种新颖的卟啉基微孔聚合物(PMPs).基于红外光谱与固体核磁碳谱、扫描电镜和物理吸附仪表征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扫描电镜测试表明PMPs具有球形形貌.以四(4-醛基苯基)硅烷与吡咯制备的四苯基硅烷核卟啉基微孔聚合物PMP-Si展现出高的比表面积,高达814 m2/g.在273 K和压力为0.1 MPa的条件下,PMPs展现出高达138.9 mg/g的CO2 吸附量,超过了很多报道的多孔材料.具有高二氧化碳吸附量的PMPs在CO2 的捕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